大学生这项指标下滑!教育部将它列为22年工作要点,高校怎么做 ?
发布时间:2022-03-31 20:34:14来源:麦可思研究
预告:目前,《星视角》系列专栏已经分享了程星博士的三篇文章,文内他对于世界顶尖大学开展通识教育、高校建设住宿书院以及学术咨询分享了自己一些观点和看法。明日,程星博士将就“大学的国际招生”这一话题分享见解,敬请期待。
近日,国新办举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郝风林在会上表示,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再次引发公众对高等教育中体育教育的热议。
近年来,高校的体育教育和大学生体质健康话题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高校体育工作规划、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外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等做出明确规定。按照《标准》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得评为合格等级,各省(区、市)不得批准其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
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今年,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为何被如此重视?
大学生身体素质亮起“黄灯”
去年9月,教育部召开第五场金秋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总体状况出现好转,但问题依然严峻,青少年的近视、肥胖,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表示。
王登峰在会上介绍,自2014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3—15岁、16—18岁、19—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分别上升5.1、1.8和0.2个百分点,初中生上升最为明显。王登峰解释:“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总体上优良率在增加,但是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增长。”
根据调查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9年全国19至22岁大学生身体素质多项指标呈现下滑趋势,男女生握力、立定跳远、50米跑、男生引体向上及坐位体前屈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代表耐力素质的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成绩分别下降12.37秒、9.56秒。大学生身体素质亮起“黄灯”。
对此,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曾表示,与中小学每周都有固定体育课时要求和课外锻炼时间(如课间操等)安排相比,保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更困难的事情,因为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大三后就不再修体育课程,也没有早操和定期的体育竞赛等活动。他强调:“大学生身体素质更值得关注,尤其需要一些更具有强制性的措施来保证大学生能持续参与体育锻炼。”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刘海元认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继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运动不足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他指出,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方法,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最为重要。“大学是人生集中学习的最后关口,如果这个时期体育还不达标,体育运动习惯还没养成,那么走向社会后,在工作或生活中再习得技能和养成习惯就比较困难了。
“对大学生群体,有必要启动专门的健康工程、制定特殊的毕业政策,督促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国家长远发展形势看,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不良,直接威胁高质量科技革命和国防建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表示。
那么,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课及其他体育健康活动?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建议,帮助学生培养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想让学生长期坚持,就需要在体育课中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逐步找到自己喜爱并适合的项目,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动”起来高校有妙招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培养运动的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投入体育锻炼,全国多所高校都在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该校创新构建了“4+2+X”体育教学模式,其中,4个学分为必修学分;体质健康测试每年为0.5个学分,4年共计2个学分;X是指学生完成4个必修学分后,其他学期可自主选修体育学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后可达到毕业要求。
此外,学校还鼓励和引导学生实现“三结合”,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将体育基础课和专项课融入学生日常健康锻炼,将课外锻炼情况计入体育课程成绩;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校园运动虚拟布点,建立在线计分系统,将学生日常健步走即时数据计入课外锻炼成绩,并将其作为“阳光体育”奖学金评价的重要指标;坚持居家在校相结合,针对学校寒暑假及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锻炼问题,发布《居家在线体质健康锻炼系列指南》,探索创建学生体质监测“一人一案”,指导学生坚持锻炼、科学锻炼、有效锻炼。
西安工业大学
自学校开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教务处与各学院协作配合,构建了《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情绪管理》《生命安全与救援》等线上公选课程群,涵盖体育健身、健康安全等教学内容,其中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目前选课学生近4000人次。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实施《大学体育》等课程的模块化、菜单式线上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个性化选择,确保广大学生在宿舍封闭期间能够保持锻炼、增强体质、疏导心理。
陕西师范大学
学校以竞赛为手段,做到全过程育人,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健全人格的合格大学生。在教学中该校完善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举办线上啦啦操之星挑战赛、健身东方舞之星比赛、体能竞赛,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浓郁的体育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育艺术素质的提升。系列线上体育竞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网站、陕西省教育厅网站、中国教育报、红星新闻、极目新闻、新京报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责编|麦可思姚琳婧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