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二战后全球最重要的25座建筑,中国上榜一座

发布时间:2022-03-31 07:33:39来源:丹尼尔先生

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主编:丹尼尔|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富兰克林曾说:「从来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世界越是混乱,我们越会深刻意识到和平的重要,它是世界得以发展,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中之重。

前段时间,《纽约时报》曾发表过一份极具影响力的建筑榜单——《二战后最重要的25座建筑》。其中既包含了现代主义大师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也包含了当代在平等、可持续及环保等重大社会议题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尽管争议性无可厚非,但入选的建筑,的确代表了在世界被摧毁的二战之后,为社会重建和文明发展,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建筑不仅重塑了我们赖以维系的生存环境,直至今日,仍然作为建筑设计的经典,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很多人觉得,建筑设计是离自己非常遥远的存在。其实不然。建筑并非高居神坛之上,而是切实存在于生活之中,与我们朝夕共处。

如果你觉得这些建筑平淡无奇,那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精髓,早已经融入到我们身边的每座建筑之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体验。

建筑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

它不仅是时代意志的转化

更是记录生活的一面镜子

NO.01

巴拉甘自宅

第二届普利茨克奖得主巴拉甘,这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自宅设计,外表低调,内部极简,尺度私密。空间设计中贯穿着他一生钟爱的主题:虔诚的信仰、光、身体还有马。

色彩、装饰和光影营造出神秘而纯粹的空间氛围,贯穿着以信仰为中心的精神生活。所有的设计和装饰都是对生命的反思,作为凝聚宁静与和谐的理想居所,被后世不断借鉴。

比如将落地玻璃,分成四块十字窗框,象征十字架,后来被安藤忠雄运用到「光之教堂」的设计之中。

自宅的十字窗(左)&光之教堂(右)

巴拉甘的价值,是在国际风盛行之时保持独立思考,将现代建筑的极简融入墨西哥本土的文化传统,创造出兼具地域特色和情感魅力的生活空间。

NO.02

范斯沃斯住宅

现代建筑先驱——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堪称对「少就是多」的极简主义践行到极致的设计。

住宅仅使用最少的元素来确保房屋的稳定性。钢制框架结构,精工细作的八列梁柱支撑着两片地板和屋顶。极致细节、连续屋顶和笔直立面的结合,让建筑如同纯净的玻璃盒子。

尽管实用性屡遭批评,但没人能否认住宅完美的秩序、比例和质感,以及这种极简风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NO.03

新古尔纳村规划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西,尊重当地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以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致力于重建传统乡土建筑的构筑以及使用方式,而不是照搬西方的建筑设计,材料构造和布局。

他率先开发了适用于埃及本土的材料技术。在卢克索就地取材,用红土砖设计建成的新古尔纳村,宣告了本土建筑在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浴火重生。

NO.04

珊纳特塞罗市政厅

芬兰设计大师阿尔托设计的市政厅,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温和气质,仿佛16世纪托斯卡纳城市碎片,穿越500年光阴误入北欧森林。

裸露的红砖墙掩映在葱郁的绿色中,使建筑与自然既对比强烈又密切相融。材料交织,光线的设计,整个建筑甚至家具、灯光都经过精心设计。

乡土风貌和古典形式都融汇到真实的设计之中。规模虽小却充满细节,丰富迷人,百看不厌,经久不衰。

证明了在现代建筑国际式的理性之下,依然可以通过材质与光影,营造出充满情感与内涵的,美的建筑。

NO.05

西格拉姆大厦

西格拉姆大厦以精简的结构体系,讲究的逻辑表现,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理念。建筑精雕细琢,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琥珀色玻璃幕墙配以青铜的窗格,为严密规整的国际风建筑,增添了优雅华贵的质感。

西格拉姆大厦被誉为功能主义典范、现代美学杰作。此后无数建筑试图模仿,但只有它成为永恒的经典。

NO.06

香川县厅舍

二战后的日本建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以全球化的现代语言,重建日本社会及承载起它的基础设施。

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建筑技术和形式的复兴。不仅开拓了日本现代建筑新境界,更在建筑细节和服务精神上,成为后世无数政府建筑的模板。

NO.07

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

20世纪中叶,在所有建筑都试图消除装饰时,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却以对细节的绝妙处理举世瞩目。

奎里尼基金会展现出意大利设计中现代和传统、功能和装饰的完美结合。此外,这座1959年的建筑,甚至考虑到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比如,在深受洪水困扰的威尼斯始终安全而稳固。

NO.08

拉图雷特修道院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堪称20世纪最引人瞩目的建筑大师,其中作为「身心俱寂之所」的拉图雷特修道院,更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宗教权威备受挑战的时期,神父Marie-Alain致信柯布西耶:您能建造一座属于「神的房子」吗?请为一百具躯体和心灵,建一座修道院。

柯布西耶用现代主义的方式,将空间、光线和结构这些基本要素诗意组合,为心灵和信仰构筑了崭新居所,标志着宗教建筑的全新里程碑。

NO.09

干草堆山工艺学校

美国建筑师爱德华•巴恩斯的干草堆山校园,并非几栋山林中的房子,而更像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推至全新高度。

证明了现代主义建筑并非孤立冰冷的构筑物,而是环境的有机共生体。

NO.10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小儿麻痹症疫苗发现者JonasSalk与建筑大师路易斯•康不期而遇。诞生了位于加州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用空间诠释着对科学和人道的思考。

空间、光线和结构等现代建筑语言发挥到极致,明暗对比、线条交织等处理手段成为最迷人的亮点。满足功能的同时极具美学价值,被誉为「连毕加索都值得参观」的研究中心。

NO.11

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

现代建筑充满了乌托邦式的想象,其中美国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富勒为蒙特利尔世博会设计的美国馆,以特殊结构激发了建筑的多种可能。

金属网状结构共同构成直径76米的圆球体。设计简洁新颖,没有任何多余材料,如同精致漂亮的水晶球,极大拓展了人们对新结构的想象空间。

NO.12

约翰逊出版公司大楼

1971年,非洲裔建筑师穆图萨米,在芝加哥完成了该市第一座摩天大楼的设计和建造,前卫的造型,充满了非洲未来主义的迷幻色彩。

作为市中心第一家由非洲裔美国人拥有和设计的芝加哥超高层建筑,至今依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NO.13

悉尼歌剧院

丹麦建筑师伍重的悉尼歌剧院,作为设计新颖的表现主义建筑,堪称人类创造史上无可争辩的杰作,建成仅34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引人注目的屋顶,由平台上一系列巨大的壳体环环相扣,层叠的风帆造型,与港湾大桥和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成为城市绝对的象征和标志。

NO.14

彩虹岭滑雪场

法国设计师夏洛特•贝里安,在半个世纪前就以现今流行的模块化设计,建造了前卫的萨尔克滑雪度假中心。

三个度假村按海拔从低到高,面向连绵山峦。材料就地取材,屋顶层叠倒置。当自然设计观念邂逅雪山上的莱萨尔克,雪场住宅有了崭新诠释。

NO.15

阿尔伯特•范•瓦森霍夫住宅

20世纪70年代在建筑史上是一个模糊的分水岭。「后现代主义」设计裹挟着各种风格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建筑师朱利安•兰彭斯,就在安藤忠雄之前,在瓦森霍夫住宅中,将混凝土作为自己的设计符号运用到建筑之中,呈现出粗野但真实的质感。

NO.16

巴黎蓬皮杜中心

佐伦•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在巴黎市中心,合作建造了时代最知名也最具革命性的建筑:蓬皮杜国家中心,颠覆了对建筑设计的固有认知。

外围的28根设计骨架包围建筑,内部没有一根立柱和墙。所有机械系统按照不同颜色区分展示,不仅结构清晰明了,也使内部空间最大化。

NO.17

印度管理研究所

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印度管理研究所,将现代建筑语言和印度传统材料和形式相结合,是现代建筑师尊重本土景观和文化传统的典范。

研究所设计源于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不再关注将教室为学术思想的中心,在这里教育是协作的,跨学科的,随时发生在教室内外,走廊和广场。

NO.18

庞培亚文化体育中心

庞培亚文化体育中心所在的20世纪末,不仅是现代建筑的低潮期,也是拉美政治经济和文化痛苦的转型期。

建筑反思了现代主义彻底消除传统的做法。在充分保留原有工业厂房的基础上,让新旧建筑形成戏剧性的对比。成为拉丁美洲在这个时期,少数可以被称为杰作的建筑之一。

NO.19

瓦尔斯温泉浴场

20世纪末环保风潮席卷世界,极大影响了建筑设计。彼得•卒姆托在瑞士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将酒店、温泉以及湖光山色融为一体。

建筑的光与影、空间的开放与封闭、线性排列的设计元素,呈现足以恢复身心和精神的力量,也将人们对美好自然的想象推到了至臻的境界。

NO.20

甘多小学

2022年,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凯雷,在2001年以最为节能和经济的方式,为赤贫的布基纳法索,完成了甘多小学校舍的扩建。

作为榜单中成本最低廉的建筑,材料的质感和建筑的形式语言,充分体现了甘多当地社区的特点,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建筑树立了绝佳的典范。

NO.2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唯一入选建筑,是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设计者王澍凭借在这个建筑中的精彩演绎,而获得了建筑界最高奖——普立茲克奖。

设计将现代建造方法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在尊重传统文化及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完美演绎了融建筑、园林、山水于一体的布局,富于层次和生趣。

校区布局借鉴传统「合院」形式,仿佛自土地中生长起来。质朴而谦逊的传统墙体,通过简单的砌筑方式,在建筑和自然间穿梭,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

大面积白墙黑瓦,尽显中国画意蕴。不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更将民族传统与建筑风格完美融合。

NO.22

BaiturRauf清真寺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阿卡汉建筑奖女建筑师玛丽娜•塔巴苏姆设计的BaiturRauf清真寺,以低碳环保的宗旨,传达了宗教建筑独有的平和与宁静。

建筑墙面砖块以复杂的十字交叉方式组成,光线透过孔洞照进室内,在地板留下繁星一片。卓越的通风和采光设计,让这个避难所充满肃穆感。

NO.23

色彩理论系列小屋

21世纪来临,建筑师们开始思考建筑真正的意义所在,并更多地关注建筑在公共空间所承载的社会功能。

色彩理论系列小屋,就试图弥合艺术与建筑间的划分。艺术家用明亮的单一颜色绘制芝加哥附近废弃的房子,不仅重新激活了建筑功能,同时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政治复杂性的思考。

NO.24

法国波尔多530公寓改造

波尔多三座大型社会公共住房创新改造项目,对欧洲战后现有住房提出了设计挑战,并完美把握了欧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趋势和机遇。

改造前(左)与改造后(右)对比图

设计在保留原有品质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活质量,更让居住者拥有了诗意的空间环境和生活品质,堪称老旧住宅改造及翻新的典范之作。

NO.25

国际空间站

建筑的本质,从来都是宏大的哲学命题。虽然设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人类在空间探索上的进步而拓展,但建筑的意义却始终清晰。

榜单「二战后25个最重要的建筑」的最后一个,是无数设计师共同构筑的「国际空间站」——这个意义深远的选择,能帮助我们从更宏大的视角重新认清建筑,也认清人类自己。

Reference

1.TheNewyorktimesStyleMagazine|The25MostSignificantWorksofPostwarArchitecture

2.lightlynews|The25MostSignificantWorksofPostwarArchitecture

世界和平,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箴言24:3|

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聪明立稳。

©Copyright

丹尼尔主编作品|尽情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授权

MATTENAI玛缇奈

香水级家居香氛礼盒

一秒改变你家的品味

还能安抚焦躁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