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都说春要“捂” | 春捂的正确方式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2-03-30 22:54:10来源:家庭医生报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如何看待?

春寒料峭、寒流涌动,又可道是春光明媚、春风和煦,这样的阳春三月便是如此的冷暖不定,昼夜温差颇大。“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也就是说这种飘忽不定的温度下最难保养身体。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乃四时养生之道。一年四季之中,大自然的阳气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此循环往复。对应的气候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藏,这样的气候变化,对人的整个进化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春捂”捂的是阳气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民间广传古老的养生谚语,也是警醒大家不可急于去衣,尤其我们刚经过整整一个冬天,人体的抵抗力相对还是很差,何况春天还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对于老人来说,因为老年人“气弱骨疏、体怯”,更容易受到寒风侵袭,所以常需备夹衣,暖和的时候备换,强调逐渐换掉厚重的棉衣。

顺四时而适寒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阴寒未尽,阳气渐生。万物都在生发之中,而人在天地之气交织中,整个身体处于一种类似于落叶树一样的状态—在春天时它的营养从根部向树枝走,这样才能发芽。同样,人在春天的时候气血也是从内脏向外走,毛孔从冬天相对闭合状态逐渐打开,所以春季宜“养生宜捂”。这个时候捂的稍微多一点的话,它有助于毛孔的打开,这样阳气才能不断生发。如果过早减衣被,暴露皮肤过多的话,寒气容易从皮毛入侵,需要消耗人体的阳气来对抗寒气。

《内经》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却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因此顾护阳气非常重要。

当季如何“春捂”?

“捂”并非是将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来抵挡邪气,我认为穿衣以身体最舒适为度,根据温度适当增减衣服,不可贪凉也不可过捂。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春捂过厚过暖,也会使机体得不到适应季节变化的锻炼机会。稍动即出汗就是过捂了,如果过度汗出,一方面会导致阳气外泄,另一方面汗孔开泄,风、寒、湿易通过汗孔,侵犯肺经及其脏腑,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嗌干,咳嗽咳痰等症状,所以必须根据环境气候温度的变化而随时增减衣物。比如早晚可以多一件衣服,中午温度高就得减一件;当我们春游踏青时,风和日暖,身体燥热起来后完全可以减去衣物。因为人体的体温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另一方面要靠增减衣物来协助。气温一升高,活动量多了,产热也就多了,但热散不出去,体温调节机制失衡人亦生病。

张伯礼院士曾说过“春捂”也是具有针对性的捂,即捂下不捂上。若以一身之气分阴阳,则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人体下部血液循环劣于上部,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伤害,所以,初春的防寒保暖尤其要注重下体的保暖。腰以下,这种地方怕凉,所以裤子要穿保暖;不要漏脚脖子,应穿长袜,因为“足为肾之根”“足为阳之根”,寒多自下而生,秋冻则相反。我认为“捂下”仅适宜于健康人群。而对于有呼吸道基础病的患者如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等人群就不仅“捂下”,还要“捂胸、捂背、捂颈”,因为这是气管、肺部所在部位,受寒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作。

合节气,顺自然,方为大道

“春捂秋冻”只是“养生”的措施之一,具体还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最好的养生防病之道是如《内经》所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积极防病健身的方法是加强锻炼,合理饮食,规律生活,提高机体的调节功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而且要内外兼修,情志舒畅调达,营卫气血合和,以进一步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才是“春捂秋冻”的真谛和实现“少灾少病”的前提。 

专家介绍

王丽华,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国医大师洪广祥。中华医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呼吸病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保健学会重症肺癌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肺系疾病的教学、临床与科研,擅长于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如急、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节、肺癌、支气管扩张症、肺炎、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一直致力于肺结节、肺癌、哮喘与慢阻肺的中医防治研究。在慢性内科疾病及不同体质的中医调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坐诊信息: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慢性咳嗽(肺结节)门诊:周五上午

新冠肺炎后肺纤维化康复门诊:周五上午

西湖院区骨伤门诊(西湖区抚生路666号):周二下午


来源:江西省中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员:钟世芳沈德森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