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读书打卡继续!他们眼里的中共领导人

发布时间:2022-03-26 07:10:28来源:学习小组

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起发生在延安窑洞里的一场对话。

1945年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走进毛泽东的窑洞。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

见毛泽东听得专注,黄炎培继续说道:“大凡初聚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听闻这席话,毛泽东略作沉思后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走群众路线。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70多年后,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会场,习近平深思熟虑地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表示,我曾谈到当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

毛泽东与访问延安的黄炎培交谈。(图源:求是网)

习近平多次提及的“窑洞对”,最早是在黄炎培的书稿中公开披露的。

1945年7月1日至5日,黄炎培、章伯钧、傅斯年等6人组成国民参政员访问团赴延安。短短5天的延安之行,给黄炎培带来不小冲击。回到重庆后,他整理思绪,将经历感受化在笔端,写成《延安归来》一书。

除了“窑洞对”,黄炎培在书中对延安的人和事有许多详尽记述。比如,他描写景物见闻:“延安的街道是整洁的,阶下有水道,没有一寸土是荒着的;没有看见茶馆,没有看见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没有看见一个面带烟容而颓唐的人。”

曾被国民党污蔑为“凶神恶煞”的共产党人,也和黄炎培“平时想象完全两样”。

在黄炎培眼中,毛泽东是“一位思想丰富而精锐又勇于执行者”;朱德则是“一望而知为长者”;贺龙、彭德怀、聂荣臻等将领,“总以为个个都是了不得的猛将,说不尽的多么可怕。料不到,他们都是从沉静笃实中带着些文雅,一点没有粗犷傲慢样子。”

黄炎培还对延安的生产、经济、文化、教育及边区政府工作作风、民众生活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访问。在延安看到的一切,让他兴奋万分。“我认为中共朋友最可宝贵的精神,倒是不断地要好,不断地求进步,这种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前途希望是无限的。”

当年,《延安归来》在重庆国讯书店出版发行后,首印2万册几天内就被抢购一空,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1945年,重庆国讯书店出版的《延安归来》。(图源:网络)

如果说《延安归来》记录了一位民主人士在延安的亲身感受,那么,《1937,延安对话》则以外国人的视角,展现了当时延安的社会风貌。

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埃德加·斯诺的帮助下,美国著名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毕森一行悄悄奔赴延安。踏上延安的土地,毕森说:“我脑中不停地翻腾着一个念头:这里,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心脏。”

在延安,毕森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袖,并将见闻用铅笔写在笔记本上。除文字记录外,他们还拍摄了大量照片,捕捉到不少正值盛年的中共领导人风采。

延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左起):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图源:《1937,延安对话》)

在毕森眼中,毛泽东“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青春的活力,显示出年轻小伙子一般的气质”;周恩来“是个干净利落、衣冠整洁的人,普普通通的衣服穿在他身上,却能显示出卓尔不群的风采来”;朱德“是中国革命运动中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庞”。

几天的访问,毕森一行被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魅力和坚定信念所折服。他在笔记上写道:“延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为了共同的事业,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大家分享着这种精神追求所带来的充实感。”

1972年,在重新整理35年前的延安对话时,毕森感慨万千:“往昔的经验,当今的形势,未来的局面,古今中外,纵览全球,一切的一切,均在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运筹帷幄之中。一切的一切,都承载着充满希望的神秘的预言。”

1937年,毕森(右二)一行和毛泽东合影留念。(图源:《1937,延安对话》)

《延安归来》和《1937,延安对话》,前者时隔76年后再次发行,后者尘封84年后首次在国内出版。两本书篇幅不长,但都在中华民族历史选择的重要关口,给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延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风貌。

小组想和大家一起打卡阅读这两本书,各位组员可以抓紧备书(实体书、电子书均可),活动将于3月28日(下周一)正式开始!

【活动时间】2022年3月28日—4月15日

【参与形式】进入下方小程序,点击“报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