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回应西湖大学本科专业多「天坑」,建议不要过多关注收入和就业,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2-03-22 22:25:03来源:前瞻网
来源:PaperRSS
3月19日晚7点,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在线宣讲西湖大学首次本科创新班招生事宜。围观网友迅速用弹幕填满屏幕,提出所关心的疑问。
例如,本次西湖大学仅招收五个专业,其中三个属于“生化环材”行列。有人就此发问,“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专业,西湖大学现有的本科专业中,四大天坑占了三个,这个您怎么看?”
类似的直率问题还有很多:西湖大学喜欢招什么样的学生?为何首招不超过60人?为什么只在浙江招生?本博连读不想读了怎么办?对于这些疑问,施一公一一做出了解答。
施一公回答核心观点:
“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指的是它们的就业、收入等。任何专业都有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可能收入减少。高二、高三学生需要考虑的不该是“生化环材”或者其他专业是否“天坑”,而是要凭兴趣爱好,因为梦想和兴趣是最终成才的关键,不是收入。
本科生到了大三下学期如果决定读博——而不是转行、毕业或读硕士,在与院系和学术导师充分沟通前提下,有三个选择:一、留在西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学术导师帮助联系介绍海外高校、导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三、学术导师写推荐信,帮助学生去国内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西湖大学创新班实行专业自主选择。所谓自主选择就是按照兴趣来,我们会保证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不会加条件限制,但是我们会给出建议。
为了让每一位本科生在学校很顺利地成长,也为了每一个环节万无一失,学校经过研究,我们希望在招生规模和地区采取逐年推进的做法,最后经过教育部批准,今年我们先行在浙江省内招生,不超过60人。我当然也希望去我的家乡河南以及全国各地招生,明年、后年……我们会尽可能快地面向全国其他省份招生。
施一公
网友1:
“我翻了所有老师的publicationlist,没有一个正儿八经搞芯片设计的,没有一个正儿八经搞人工智能的,全是搞材料、材料、材料……”有网友在问答平台吐槽:“西湖大学干脆改名‘西湖材料大学’好了。”
对此也有网友意见不同:西湖大学本来就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本博连读的学生。非要用“实用主义”的眼光去看待,略显狭隘了。还有人表示,报考西湖大学不适用于大学毕业马上就需要就业的学生,但适合一批有科研理想又不愁吃穿的学生。
施一公(表示自己也是在两三周之前刚刚听说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的民间说法):
首先,“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指的是它们的就业、收入等。任何专业都有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可能收入减少。高二、高三学生需要考虑的不该是“生化环材”或者其他专业是否“天坑”,而是要凭兴趣爱好,因为梦想和兴趣是最终成才的关键,不是收入。
任何一个进入西湖大学的本科生,根本不需要担心“生化环材”对将来的影响。如果西湖大学的毕业生在生化环材领域都不能有好的发展前途,那么这个世界可能就不需要这些专业了。
这不只是学科问题、专业问题,实际上是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应该更看重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不管是在科学还是其他领域,兴趣驱动是最重要的。而在考虑兴趣的时候,我建议,学生和家长都不要过多关注收入和就业。因为这样会误导孩子,会让孩子为柴米油盐担心。
这个世界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很独特的,每个人对世界也是很独特的,每个人只有一辈子,每一天都是独特的。当我们享受着这个世界带来的便利时,为什么不让梦想飞起来?为什么不去追求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
西湖大学聚拢了一批志同道合、有理想有梦想的人,这些人会营造一个很特别的文化和环境。我相信任何一个西湖大学的学生从进入之日开始,就不会再想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这句话。
网友2:
读大学到底读的是什么?
对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很多人从小都有个科学家梦,但他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科研、怎么做科研吗?
即使在天才遍地的北大清华,一届学生里有多少人读博?读完博又有多少人去做科研?
如果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不喜欢这个专业,我不想做科研了,那该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和你同分、去了老牌985的同学保研率是你校的两倍,你会作何感想?
再现实一些,当你拿着毕业证找工作的时候,HR问你:是985吗?是211吗?是双一流吗?
该怎么回答?把学校官网的简介再给他背一遍?说我们校长是施一公?还是说,我高考成绩本来能去**大学?
很多大学喜欢把自己的第一批学生称作“黄埔一期”,问题是,不是每所大学都能成为黄埔军校。
一所大学的底蕴不是靠发论文发出来的,而是靠时间的积累、岁月的沉淀,靠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学者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成独一无二的校园文化。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近几年,各种新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所大学的愿景都那么美好,仿佛只要进了这所学校,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我也愿意相信,虽然行业平均收入存在巨大差异,但只要在每个行业做到顶层(如施一公本人),不必担心就业问题。
我不怀疑有些大学在若干年后能成长为顶尖名校,但对于最初的几届学生而言,放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白纸。
没有校园文化,没有学长学姐,没有校友资源,没有社会声誉。夏天去图书馆的路上,连棵能乘凉的大树都没有。和发展了几十上百年的大学相比,新兴大学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完善的。
当我们拿着高分、满怀期许跨入大学校门,我们要面对的是每天的日常生活,食堂、宿舍、图书馆,社团、选课、GPA,实习、保研、考研……
只有真正体验过辛酸苦辣,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其实,大学时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一项能为之废寝忘食、奉献余生的事业。
对不少人而言,高考选专业时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并不了解选择的大学和专业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多是靠着网上的信息、亲朋好友的七嘴八舌,进入大学以后才发现情况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浑浑噩噩度过四年,随随便便找份工作,平平淡淡度过一生。
人的认知水平是在不断提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多的人生可能。
所以,不要在人生太早的时候,以当时的认识水平决定自己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更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学校、导师或者其他任何人身上。
网友3:
其实没说错,生化环材确实要兴趣加成,否则你根本没法扛得住里面的惊涛骇浪。
我来讲讲几个故事,让不开心的人开心开心。
1.有博士读崩的:
我高中志愿报生物,亲戚都反对,说生物在国外都转码农,风险极大,要选也选生物信息。
我当时Discovery纪录片看太多,就觉得生物多好玩,就想选生物。
我爸跟我打预防针:你想清楚,家里一个做生物的都没有,你以后出什么问题,家里罩不住你。
我心想:随便啦,大不了混崩了就回家。
结果,我真的崩了。
读生物读到本科都没问题,还挺开心的,人懒不想出国,博士不幸找了个国内的垃圾老板,整个博士都在和垃圾老板哔哔哔。
家里花大价钱一路最好教育资源到高中,吸收知识和个人进步都很快,结果崩在博士阶段。有时候觉得回家躺平算了,家里多香!
但还是对生物有兴趣,只要心态好,做想做的事,看想看的文献,其他就无所谓了。
2.有博士崩,工业界还崩的:
我前同事,软软糯糯的小姑娘,35岁了,两个孩子的妈妈,真的超温柔,依然是少女。
她读了上海最好的初高中之一,复旦本科,国外基因治疗的硕博,读博照样也崩了。
她博士老板要退休,不管实验室。全实验室不发文章,搞得她回国时一篇一作文章都出不来。回来只能去工业界。
能力是真的强,专业基因治疗出身,比我懂得多,每次和她聊天都受益匪浅,完全是百科全书。
结果,她的领导因为理念不合,作为Cofounder被董事会清出公司。她换了新领导,35岁就要面临新领导的Pua,还要稳定下面人的情绪,撑了两个月,崩了。
新领导说:你连一作都没有,你这种水平,我招都不会招你。研发部开会时,把她简历打印出来发给全研发部看,把她逼走。
我当时就觉得:你一个60岁男的,欺负一个35岁的女孩子,要不要脸?有没有素质?
姑娘后来离职后又去了别的公司,做得还不错。
3.有博士牛逼,博后崩的:
有个同学博士很不错,两篇大子刊一作,博后去大实验室混出个CNS主刊,就能回国拿教职了。
去的是大实验室,2年就发了个CellReports。
去了另一个实验室,依然很难发主刊,但他挺喜欢现在实验室的,就是实验室老板被领域大佬压制住,文章出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文章,不知道能不能回国,愁得不行。
你看到了吗?这里的问题是什么?
是不确定性。
网友4:
这个说法挺坦诚的「报考西湖大学不适用于大学毕业马上就需要就业的学生,但适合一批有科研理想又不愁吃穿的学生」,希望在报考前让学生了解清楚,根据家庭情况来决策就行。
因为很多学生和家长真的就是关注收入和就业,对他们来说,上大学解决的是生活问题,生计问题,要赚钱,让自己有个更好的生活。这很正常,而且并不影响他们同样为社会做贡献。你说他们如果做互联网的工作,拿着高薪,难道不一样给社会创造价值么?做新能源汽车也需要搞互联网的,做各种新消费产品也需要。
而对于确实有科研理想,对于就业和赚钱的渴望没有那么大的学生和家长(现实中真的也有不少,家庭条件不错),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科研条件,做出更大的成就,并且有更多科研和学术的机会,这同样是好事。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两者错位,老师和学生都难受,到头来老师还觉得是学生的境界问题,其实上老师和学生是阶层的差距问题。老师本来就是极少的学术精英,同样处在不需要为就业和赚钱发愁的状态,而如果学生还在苦苦想着怎么赚钱租个好点的房子,显然不匹配。
希望西湖大学能做好,在各个领域找到合适的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对于西湖大学开招本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热议,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PaperRSS
推荐阅读
转载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意见请发送邮件至janny@qianzhan.com,定将及时处理,谢谢支持。
查企业就上企查猫
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