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空降热搜第一,这骂战越来越有意思了

发布时间:2022-03-19 07:20:12来源:独立鱼电影

很久没见过如此旷日持久、高潮迭起的骂战了。

没错,说的就是最近的「冯巩大战」。

起因是巩汉林在两会期间的发言。

他提议提高科研人员和劳模的收入。

顺带以偷税漏税艺人、高薪低能的「某足球队」作为反例。

这一观点得到广大网友的赞同。

但也惹得男足相关人士不爽。

前国足队长冯潇霆,在社交平台上阴阳怪气了一番。

得到巩汉林的迅速回怼。

「冯巩大战」,由此而来。

高潮还在后边。

有网友翻出了冯巩2月发布的一则短视频。

将男足比作海参,「浑身是刺,其实挺软的」。

冯巩本人加入「冯巩大战」,彻底引爆全网。

喜提微博热搜第一。

运动员、评论员接连发声,余震不绝。

相声小品演员也陆续下场,搞起了创作。

因为曲艺人们的加入,这场嘴仗打得比球赛还精彩。

正像网友调侃的:「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小品圈」。

确实,内娱最不好惹的一群人就是他们。

众所周知,相声小品圈语言犀利,怼得人哑口无言没一点脾气。

毕竟,语言艺术就是他们的专业。

而怼男足,早就是他们的传统艺能。

早在91年的春晚上,冯巩和牛群的相声《亚运之最》就首次拿男足开涮。

自称万事通的俩人,开了一次亚运专题问答。

「亚运会期间什么最臭」

「中国男子足球队临门一脚,那脚最臭」

「什么话最伤人」

「有些球迷的话最伤人」

「中国队脚太臭,不如回家买土豆」

这一问一答,把男足从里到外嘲讽了个通透。

掌声雷动。

从此,「男足」与「臭脚」挂上了钩。

97年春晚,俩人再次搭档。

这回的相声,主打性别梗。

牛群率先挑衅:女足不行,亚特兰大奥运会只拿下银牌,就因为足球队里少个男的。

而冯巩回呛:男足连亚洲都冲不出去,就是因为球场上少十一个女的。

一波拉踩,又把男足狠狠揶揄。

女观众们个个笑开了花。

《两个人的世界》

冯巩和牛群的男足段子,就此成了春晚保留节目。

俩人趁热打铁,第二年又出了部「续集」。

冯巩拉着黄包车卖力向前冲。

牛群坐在车上不忘称赞「中国足球有你这速度,早出线了」。

又是一记绝杀。

《坐享其成》

阳奉阴违的段子也没把男足落下。

谈及谦虚的美德,把李宁奥运会连获三金,女排五连冠拿来对比。

最后冯巩一句话内涵国足。

「中国足球队才是好样的,几十年都冲不出亚洲,那才是咱的谦虚。」

满屏的弹幕,可见「笑果」显著。

《我错了》

曲艺圈热衷于调侃男足的,当然远不止冯巩牛群。

郭达、蔡明、郭冬临,也把男足女足「拉踩」了一番。

「女足责任大,男足要翻身」

《球迷》

黄宏和宋丹丹的小品《回家》。

宋丹丹在糊墙的报纸当中,走神看上一篇「中国足球何日能出头」的文章。

随即被黄宏一番调侃,大过年提中国足球,纯属添堵。

还贡献出了一个三句半。

「这一年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气的世界杯!天天喊着能出线,到后来,狗戴嚼子瞎胡勒!」

而最经典的男足段子,莫过于2008年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火炬手》。

抢答环节,白云大妈金句频出。

「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揪心」

「足球」

「什么运动更揪心」

「中国足球」

就算过了几十年这些梗也依旧不过时。

虽然语言类喜剧节目没少拿国足开涮。

但这不等于某些人口中的「蹭国足流量」。

严格来说,这只是相声小品的一部分素材。

冰山一角,而已。

除了男足,他们也没少对娱乐圈、餐饮圈开炮。

冯巩和郭冬临的小品,讽刺演员抢角抢戏。

《得寸进尺》

陈佩斯和朱时茂,更是怼影视圈的先锋。

小品《主角与配角》当中,两主角分别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演员之间的勾心斗角,被他们描摹得极其生动。

也侧面抨击了僵化的影视创作环境。

「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你管得了我,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啊」

「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了」

这些包袱至今受用。

这两段小品,简直和如今的内娱撕番乱象如出一辙。

谁能想到前阵子才被命令禁止的乱象,早就被几十年前的小品讽刺过了。

巩汉林和赵丽蓉的《如此包装》,也狠狠戏谑了影视圈流量明星的人设包装。

想要获得流量,艺名漂亮,穿搭时髦还不够。

还要学上点招牌动作,把听起来粗犷的方言改成港台腔。

巩汉林一边肯定「这就是语言动作」。

赵丽蓉一边拆台「这就是不让好好说话」。

最后一场好好的传统评戏变成了四不像。

不仅批判了流量为王的时代,还顺带批判了只为敛财的行业现象。

《打工奇遇》则瞄准了餐饮界。

赵丽蓉饰演的打工人,来到酒店做服务。

但其实就是做个饭托,虚假吹捧菜品,让客人们高消费。

一百八一杯的宫廷玉液酒,其实就是兑着白开水的二锅头。

八十一盘的群英荟萃,也就是一盘炒萝卜。

同样,赵本山和宋丹丹大火的小品《策划》对销售行业的虚假宣传阴阳了一波。

为了给下蛋公鸡添油加醋。

又是揣测公鸡的下蛋心理,又是宣扬公鸡蛋治疗脑血栓。

甚至还包装出了经典广告。

貌似荒诞的段子和表演,本质是扎根于现实的讽刺艺术。

就拿餐饮界乱象来说,至今屡禁不止。

从前阵子引发热议的「中餐日作」,到这几日闹得沸沸扬扬的老坛酸菜。

比起小品里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到底,相声小品讽刺的手段,也不过是为了进行一场「挫折教育」。

攻击是假,督促是真。

然而,随着这次「冯巩大战」的发酵,骂战也逐渐变了味。

一些人在这场纷争里开始站队。

不止恶意揣测冯巩、巩汉林蹭男足流量,还认为这种发言会对男足未来发展有负面影响。

更有拿「巩汉林小品没冲出亚洲」作为回怼的。

甚至衍生出「伪球迷没有资格评论」的离谱观点。

但是,男足成绩不佳本就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

这几波回怼,反倒显得格局太小。

原本一场平常的语言艺术,硬是被他们降格成了低级的人身攻击。

在他们看来,相声小品圈对男足有意冒犯、刻意针对。

实则不然。

怼天对地的毒舌,并不等于无脑黑。

冯巩牛群的《亚运之最》,即便毫不留情面地吐槽了国足的臭脚。

但是也赞扬了,曾经担任男子足球队的主教练高丰文的不服输精神。

两人在表演小品《拍卖》时,还专门插播了一条中国足球队著名主教练,施拉普纳来到拍卖现场的消息。

冯巩上前和仰慕已久的施大爷握手。

两人还拍卖起了他为了中国足球变白的头发。

言语之中,对中国足球的重视可见一斑。

2002年,冯巩和郭冬临合作的小品里,郭冬临赞赏了男足出线进入世界杯。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中国足球终于出线啦」

二十年过去了,全中国人民都还记得这段词。

到了2010年春晚,冯巩原本也想再拿男足开涮。

但是因为演出前两天得到捷报,也临时改词。

不仅和全国人民分享了国足多年来终于翻身的喜讯。

还展望「国足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美好的未来,也得来了满堂欢呼。

不顾忌骂,也不吝啬夸。

这恰恰证明了创作者以及观众们,对男足的关注度。

直言不讳的毒舌也好,阴阳的讽刺也罢。

辛辣的言语和讽刺下,反而让人体会到一种对自己家小孩,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这种表达,于情于理也不应该被限制。

更何况,当下能讽刺的对象已经越来越少了。

还记得,去年《吐槽大会》上前国脚范志毅讽刺男篮:

「在家门口打成这样脸都不要了。」

本是一段再正常不过的脱口秀,没想到引起轩然大波。

被男篮队员隔空diss:

后续节目延期播出,也疑似与这次争议有关。

其实,脱口秀也好,相声小品也罢,本质上都是怼天怼地的语言艺术。

而这种怼,原本也就覆涵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到柴米油盐,茶余饭后的娱乐八卦,大到热点时事,社会现状的讽刺针砭。

而这也是相声、小品这类喜剧艺术多年以来的传统。

他们指向的某些人或某一群体,也并不是表面上的针对。

怼的最终目的,还是透过现象直击事件的本质。

而相声、小品圈看似揪着男足不放。

反倒说明了男足即便一直成绩不佳,但依旧被重视着。

被骂并不可怕,被无视才是。

因此,批评的声音更应该被珍惜,而不是被堵嘴、打压。

目前,这场骂战还有余波。

但,比起口水仗的胜负,更重要的是:

面对现实,改变现实。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