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最新财报解读:为何营收大幅增长?
发布时间:2022-03-19 20:19:45来源:看懂经济
以下为3月15日苏筱芮老师在看懂小程序
(欲了解会议详情,可直接点击进入)中分享的内容:
作者|苏筱芮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TA已经入驻)
首先感谢大家来参加本次的财报分享交流,今天的主角是在美股上市的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这家公司是2019年完成品牌升级的,前身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当时很多资金来源是TOC的,后来察觉到风向有变,开始加大ToB业务,引入机构资金,也就是大家平时在新闻里见到的“助贷”。
财报中可以观察到,信也科技的资金来源非常丰富,已经对接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60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去年9月还在深交所发行了首期消费金融ABS。资金的多元化可以说是助贷业务当中的实力象征,代表了合作伙伴的信赖与认可,对机构自身来说也可以降低资金成本、助力业绩提升。
来观察一下主要指标,因为是美股财报,所以可能会讲一些对应的英文,先是营收,operatingrevenue,季度来看Q4是24.5亿,同比增长32.1%,年度来看是94.7亿,接近百亿的规模了,同比增长25.2%,可以说这些指标表现还是不错的。
具体来看营收构成,第一个是Loanfacilitationservicefees,促成贷款的服务费,年度金额是37.9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8.8%。第二个是Post-facilitationservicefees,贷后服务费,金额是13亿元,同比增长94.6%,可以说这两项指标的增长还是非常可观的。另外两项指标的变动就相对平缓了,一个是guaranteeincome,担保相关,金额是25.94亿元,跟上年的33.86亿相比有所下降,财报里说是因为采取了客群上浮战略,我解释一下,就是说客群的质量变好了,不需要原来那么多,所以金额就下降了,还有一个是netinterestincome,利息相关,金额是12.16亿元,跟上年相比也有一个微增的幅度。
那么营收大幅增长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无论是财报还是公司发的宣传通稿,他们的表述都非常官方。在我看来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当年的业绩基数会比较低,所以同比一比,就显得增幅会比较高;第二是经济的回暖带动消费需求增长,再叠加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提速,共同促进了业绩提升,不仅仅是信也科技这种金融科技公司,比较近似的消费金融公司最近也有公布年报,业绩同样是相对不错的。
前面讲的营收主要是财务指标,跟营收挂钩的一个业务指标是促成的借款规模,Transactionvolume,我们看他PPT里的一张柱状图,这个指标每个季度都是在往上走的,2020Q1还是130亿出头,到现在,也就是2021Q4,已经390亿了,可以说增长幅度还是非常可观的。这项指标的上升还带动了另一项指标,outstandingloanbalance,也就是贷款余额的一个增长,截至最新的话这个数据是503亿。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业务指标就是借款人数。跟前面营收不太一样,它出现了下降的一个趋势。比如Q4借款人数,NumberofUniqueBorrowers是354.7万,比Q3的389.2万是要少一些的。新客角度来看同样如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
再回到财务指标,盈利能力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比如净利润,NetProfit,本年度是24.95亿元,上年是19.69亿元,应该说也是迎来了比较好的一个提升。
在财报中,信也科技的管理层讲了这么一段话,“目前,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继续保持强劲,现金及短期流动资金储备充足”,我们可以看到财报中也提到说,信也科技目前持有的现金跟现金等价物,它的总量是44.18亿元,短期投资是12亿元,确实比较充足,数据是截至到去年的Q4。
前面主要是指标内容,那接下来就涉及到信也科技的产品跟商业模式,信息来源是他们发布的一份文件,文件名称是investorpresentation。
我们看第七页,信也科技列举了旗下的面向C端的三类产品。第一个是大家熟知的拍拍贷,主要面向个人借款用户,产品性质是分期贷款。中间的Smallbusinessgateway是面向小微企业主的,主要帮助他们经营周转。最后一款产品叫KOOHuaCard,属性是信用支付,资料上面也写了Payment+Credit。
这里延伸一下,就是关于KOO花卡的形式,它既有支付功能,就是Payment的部分,然后又具有消费金融属性,就是跟Credit关联的授信。今年一月份,发改委等部门颁布了这样一份文件,叫《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里面提到“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链接”,同期还有一份文件《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当然目前还在征求意见稿阶段,也提到说“不得在支付页面中将贷款、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作为支付选项”,其实最近几个月已经能够观察到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的一些动作了,所以说这类信用支付产品前景如何,会不会继续遭到整改,还是值得去关注跟思考的。
接下来第八页,是信也科技的获客模式,主要分为线上跟线下。线上我们可以看到有推广平台,也就是流量渠道,比如微信、头条、抖音等等,还包括了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还有应用商店。然后线下offline的部分有提到DirectSalesTeam,就是线下的地推团队。说到线下地推,在消费金融领域其实有过一些争论,有些观点当时是非常不看好线下的,说线下是一种重资产的模式,因为你需要设立分支机构或者门店,需要储备很多的销售人员去做业务,像之前有一家机构,名字就先不提了,是当年非常头部的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被线下业务拖累,还产生了大规模裁员,就是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了。
当年头部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被后来居上者取代了,人们就开始思考,这类业务到底还需不需要线下?能否经受住疫情的冲击?那么在我看来,纯线上或是纯线下,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线下的缺陷刚刚已经提到过了,那么线上的环境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现实考验,比如说线上的这个流量红利差不多见顶了,而且导流费成本也是不便宜的。所以说现在这类机构的一个主要思路呢,就是把线上跟线下结合起来,多条腿走路的方式,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
再谈谈为什么线下地推的获客方式会被重新重视起来,因素其实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客群。原来主做个人借款,或者说是消费信贷的一些机构,这些年开始热衷于小微企业贷,这个话题之前我跟媒体朋友讨论也是比较多的,有哪些原因呢?在我看来,第一个是政策的鼓励,号召市场机构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第二个是风控的逻辑,像这种小微企业由于财务没大公司那么健全,这个授信的依据很大一部分也是基于人,也就是小微企业主来做授信,它跟之前消费信贷的授信相当的接近。第三个就是这方面需求非常广阔,但这些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没有被传统的金融机构所满足。
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又缺乏有效的风控手段,难以啃下“硬骨头”,所以说像以信也为代表的一批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发力这类业务。我们可以看到财报中,Q4信也科技单季服务小微的用户是50.7万人,同比增长了161.3%,促成的小微贷金额高达86亿元,占同期总交易额的22.1%。然后从用户规模来看的话,可以看到信也科技全年服务的小微用户是82.6万人,促成的借款金额是270亿,占全年促成交易总额的19.7%,虽然目前小微并不是一个主要业务类型,但未来还是存在不少发展空间在里面的。
关于资产质量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第十页,前面提到过“客群上浮战略”,信也科技这么讲,其他的一些同类公司,比如说360数科也讲过类似的,它其实背后存在政策方面的因素推动,一个是以银保监为代表的金融监管,鼓励降低融资成本,另一个是以最高法为代表的司法监督,通过具体法律相关的规定以及判例向市场传递信号。
第十页左边这张图,CreditRating,讲的是信用风险等级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到注释里有这样的内容,就是讲ReferstoMagicMirrorScores,说的是信也科技的魔镜评分系统,最深色的等级I是信用最好的,lowestrisk,然后VII级是风险最高的,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深色柱子的比重不断在上升,这会带动资产质量的一个优化,所以说我们看到右边逾期率相关的一些指标,相对来说还是有些改善的。
再来关注科技相关的一些内容。2021年全年,信也科技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是4.35亿元,同比增长了17.5%,单季来看光Q4投入就达到了1.3亿元,同比增长24.2%。截至去年年底,信也科技共有软件著作权189项,专利申请150个,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有20个,关于科技的创新跟探索是一直在持续的,产学研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
那么未来这类以助贷见长的金融科技机构前景如何?市场上有过一种声音,说这类机构就是给传统金融机构做嫁衣的,讲他们的前景并不明朗,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完成后会失去他们的价值跟作用。不过在我看来,如果这类机构能够找准自己的专长跟定位,逐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科技驱动的大趋势、大方向,未来还是前景可期的。
记得前些年看过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给信也科技取了个外号,叫“节奏大师”,意思是在行业变革的数个关键节点,信也科技都能够踩准节奏、顺利通关,今年3月份消费金融最新的一个节奏是“新市民”的服务,我们在财报中也可以看到信也科技立马就跟上了,今后“节奏大师”还会演绎怎样的曲目出来,作为专注消费金融跟金融科技领域的分析师,我也会持续关注。
今天这个分享交流的时间有点长了,因为不仅有提到财报里的一些指标,然后也做了一些延伸,包括关于产品、商业模式的一些思考等等。大家如果有相关的问题或者观点,会后都可以通过看懂这样的一个非常优质的内容平台来进行交流。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