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经观社论 | 打赢信心之战,还须摆正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3-19 07:20:25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社论3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在关键时刻给资本市场送上了“定心丸”。3月16日到17日,短短两个交易日,沪指由濒临跌破3000点反攻站上3200点,港股、中概股亦是由此前的接连暴跌上演V型反弹行情。这是一场信心之战。

决策层显然洞悉市场的关切。此次会议回应了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调控、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和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五大热点。最近一段时间,这些问题也确实困扰着市场投资者。加之俄乌地缘冲突引发欧美全方位的制裁,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甚至某些市场出现罕见的极端行情,说投资者为此“担惊受怕”亦不为过。

由此,大洋彼岸的中概股暴跌引起连锁反应,港股暴跌,A股暴跌。沪指从3月初的最高3500点一路下跌,差点跌破3000点,让很多机构投资者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这种极端行情已经很难用“市场短期波动”来刻画。对于投资者而言,研究基本面已经失灵了,市场的投资信心涣散,资金犹如惊弓之鸟接连抛售,更何谈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股市的这种异常波动当然值得高度关注。一方面,中国经济前两个月表现超预期,呈现出阵阵暖意,股市却持续下跌,被看做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已经无法反映经济真实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投资者诸多疑问也需要权威部门积极回应,比如房地产、中概股和平台经济等等。预期管理原本重要,更何况我们还面对“预期转弱”的压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越是在恐慌之际,市场越期待监管释放稳定透明一致的政策预期。所以当此时刻,决策层直面关切积极发声,市场才会闻声而动。

要问的是,如何进一步稳定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之外,我们以为,还需要进一步辨析和厘清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系。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不乏一种倾向,认为股指一路下跌特别是海外中概股下跌不是什么要紧事儿,甚至觉得资金进股市就是进入了虚拟经济,不是支持实体经济。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资本市场要服务实体经济。

的确,金融行业特别是资本市场不从事任何生产制造,近年来被冠以“虚拟经济”概念,以区别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但是如果把经济比如成人体,实体经济好比肌体,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如同血液,为肌体输送养分。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才能抵抗外界病毒的入侵,确保人的健康成长。

A股市场汇聚了众多领域的实体经济企业,尽管有些企业质素有待提高,但仍然可以说,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获得更好的成长资本,依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是最好的选择。这些企业通过股票债券融资以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做大做强。从企业的生长周期看,大部分早期科创企业是靠风险资本扶持起来的,它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成长为大企业。与此同时,风险资本则更多依赖资本市场退出,从而进行新一轮的创新企业探索与发现之旅。

中国希望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不再被“卡脖子”,发展自己的战略科技力量,这同样有赖于资本市场。科创板就承担了这样的使命,北交所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目的也在于此。历史地看,从早期投资到上市融资,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过程中,海外资本和市场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由此看到了风险资本对接渠道支持创新经济的重要性——这体现了金融开放的价值。

中国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达到80万亿元。没有稳定的预期和信心,就无法吸引各路资本特别是长期资本,就无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没有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数字经济时代的优秀企业恐怕也将失去成长的支撑。我们围绕全面推行注册制进行的一系列基础制度改革,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这也包括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正是“双循环战略”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