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充电桩联播快讯 | 2022第10周

发布时间:2022-03-13 15:38:01来源:充电桩视界

3月10日,海南省充电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公布了2022年2月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据月报,2022年2月新增接入运营商0家、14座充电站、102个充电桩(其中:直流桩79个,交流桩23个)、197个充电枪,建设总功率约1.49万千瓦。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2月底,海南省级平台已接入了充电设施运营商77家、1574座充电站、12048个充电桩(其中:直流桩6150个,交流桩5897个,交直流一体桩1个)、17211个充电枪,建设总功率约80.48万千瓦。已接入7家换电设施运营企业、28座换电站。其中,在各市县充电枪建设方面,海口约占海南省充电枪建设数量的46.91%,海口、三亚、儋州、澄迈、万宁的充电枪数量分列海南省前五。

在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方面,截至2022年2月底,接入省级平台的充电桩历史累计充电量6.40亿度,历史累计充电次数2239万次。2022年2月的充电量为0.36亿度,同比增长104.92%;充电次数为128.33万次,同比增长106.16%;桩日均充电量107.58度,桩日均充电时长3.59小时,每次平均充电量约28.28度,每次平均充电时长约0.94小时。

近12个月充电量、充电次数趋势图如下,充电量、充电次数小有起伏,但整体是向上增长趋势。

2022年2月海南省充电量0.36亿度电,相比今年1月,环比增长-13.07%,比去年2月,同比增长104.92%。2022年2月海南省充电次数128.33万次,相比今年1月,环比增长-13.10%,比去年2月,同比增长106.16%。

当前海南省充电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亚,2月海口、三亚充电量约占海南省充电量的77.05%。儋州、陵水、万宁、琼海、东方、澄迈,这6个市县约占海南省充电量的16.08%。其余市县充电量较小,总计249.05万度,占海南省充电量的6.87%。

利用率为充电枪口全年的订单时长与充电枪口有效运营天数时间的比值。2021年2月份,海南省平均利用率为10.48%,利用率前十的市县地区均超过7.5%,其中,陵水、三亚等4个市县利用率超过10%。

2022年2月,海南省充电服务费的服务费标准(采集到各企业的收费标准值)峰时段平均值为0.58元,平时段服务费平均值为0.60元,谷时段平均值为0.61元。2月海南省平均每度电服务费为0.35元(实际服务费和电量计算得出的实际值),其中,白沙的平均每度电服务费最高,为0.70元每度电,最低的市县为海口,为0.27元每度电。低于海南省平均值的有海口、东方2个市县地区。

(海南省充电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

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日前,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

《规划》提出了十个重要任务,包括统筹推进电源建设,推动电网提档升级,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推进煤炭清洁化生产利用,加强能源安全储备和风险管控,推进能源消费转型升级,培育能源新技术新业态,强化能源民生服务保障,推进能源合作,建立健全现代能源治理体系。

《规划》提出,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做好移民安置的前提下,重点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建成白鹤滩、苏洼龙、两河口、杨房沟、双江口、硬梁包等水电站,继续推进叶巴滩、拉哇、卡拉等电站建设,开工建设旭龙、岗托、奔子栏、孟底沟、牙根二级、丹巴等水电站。“十四五”期间核准建设规模1200万千瓦以上,新增投产水电装机规模2400万千瓦左右。同时,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6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1000万千瓦以上。

《规划》要求,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一方面,大力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实施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行动方案,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到2025年,天然气(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3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加快省内油气输送管网建设,到2025年,形成输气能力700亿立方米/年。同时,提升城乡燃气普及率,发展燃气采暖。积极调整工业燃料结构,鼓励玻璃、陶瓷、建材、机电、轻纺等重点工业领域实施天然气燃料替代。以及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深化煤炭清洁利用、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到2025年,优质产能煤矿产量比重达到50%以上。

《规划》提出要加强能源安全储备。到2025年,全省建成储气能力32亿立方米(含地方政府和下游企业应具备的储气能力11亿立方米),建成国家西南天然气储备基地;建成川东、川南、川北煤炭储备基地,到2025年,煤炭静态储备能力达到450万吨以上。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划》提出,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加快构建节约高效、清洁低碳的用能模式。进一步扩大电能替代范围,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供暖供冷、家居家电等领域因地制宜推进电能替代,不断提高电气化水平。全面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全省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到2025年,力争建成充电桩12万个,总充电功率220万千瓦,满足电动汽车出行需求。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推动川渝能源一体化发展。一是加快川渝电力一体化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二是有序推进川渝地区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打造川渝天然气生产基地。三是着力建设川渝一体化煤炭保供体系,建立煤炭储备应急保障机制。(央广网)

上海市首个道路直流充电桩投用每周能服务100台新能源车

从黄浦区获悉,2022年,该区交通委在管理范围内的4条道路停车场试点建设充电设施。这也是上海市首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道路直流充电桩。

“太方便了,以后会经常来充。”一早,正好路过丽园路的强生出租车司机蒋师傅看到这里充电站启用后,就来“尝尝鲜”。不到1个小时,他的出租车就充满了电,而且停车费加充电费一点也不贵。

很多周边的市民看到充电站启用后,也来一探究竟,“本来还准备买汽油车呢,现在家门口就有快充了,我要改变主意买新能源车了。”住在蒙西小区的潘先生边打量边计划着。

丽园路充电站一共有两个集成式直流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辆车充电,“根据我们前期测算,4个充电头,一周能服务50-100台新能源车,有效缓解周边小区充电难的问题。”黄浦区交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启用的两个集成式直流充电桩,不仅体积小,防水等级也较高,噪音几乎听不到。

充电桩的旁边还专门设立了充电专用泊位的指示牌,提醒车主不要占用充电车位。有需要的市民,只需扫码下载“联联充电PRO”,登录注册后,即可使用。充电费用则按照梯度电费标准统一收费,非常便捷。

截至目前,黄浦区已设置直流快充桩1111个,交流充电桩1818个,建设比例约15%,快充占比38%,正逐步构建起5分钟充电生活圈。(澎湃新闻)

日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迈入“8元”时代,从经济、环保等角度考虑,越来越多的市民倾向购买新能源汽车,而充电、换电等配套设施能否跟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市工信局日前印发《无锡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同时提出了2022年无锡市充电桩建设目标:新增私人充电桩不少于18000个,新增公共充电桩不少于2050个,新增专用充电桩不少于300个,计划新增换电站15个,从政策层面为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车市场“充电续航”。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无锡市共建有公共及专用充电站605座、充电桩6388个、私人自用充电桩22801个、换电站11座,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充换电网络。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充电桩数量少、分布不均,充电慢等问题。

目前困扰无锡新能源车主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自用充电桩比例偏低,近半的私人新能源汽车需要依赖公共充电设施进行补电。据了解,2021年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3.3万余辆,其中约75%是私家车,但车主在小区成功申请安装的充电桩仅1万个,不少新能源车主为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而烦恼。

业内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居民加装充电桩必须满足“有车位、有电、有章”的条件,供电部门才可以进场施工。这意味着要想装一个私人充电桩,需要走一个复杂的流程;而且现实中,一些物业公司对安装充电桩积极性不高。

“盖章决定权在于小区物业,但是由于考虑到老小区用电容量限制、铺设难度等问题,物业并不积极。”该人士表示。对此,《规划》对新旧小区提出了分类推进实施自用车充电桩安装的意见,提出新建住宅小区专属停车位要按100%配建比例预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条件;既有居住社区,已建住宅小区根据实际需要和场地建设条件执行国家相关条例规定。这就意味着,对于有条件安装的小区,物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车主的安装要求。

尽管国内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据了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的三分之二,但作为电动汽车普及应用必备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充电桩数量仍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在节假日中长途出游高峰时期,“一桩难求”限制了电动汽车的中远途出行。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充电桩充当的是加油站的角色。公共充电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外围街镇分布相对较少的问题尤为突出。对此,《规划》提出,无锡市将建设城市公共充电设施网络,重点推进大型商场、超市、商务楼宇、医院、文体场馆、旅游集散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以及交通枢纽等各类社会公共停车场公用充电站建设。

同时对公共新能源车辆如公交、环卫、城市物流等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按照专车专用、桩随车走、便捷使用等原则,优先在自有停车场站内配建专用充电设施。扩大充电桩的建设面,让错峰充电发挥效能。比如利用单位内部停车场资源,配建相应比例的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向社会错峰开放充电设施。

着力实现充电桩数量多、分布广的同时,无锡还将试图破解最根本的问题——充电能不能“更快”。

当下主流电动汽车即使通过快充充电桩,充满电也需要1个多小时。这不仅大大影响了车主的使用感受,还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率。市工信局装备处人士介绍,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车用动力电池容量正变得越来越大,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充电速度,使公共充电站大功率充电成为主流。对此,无锡的硬核应对策略是:“十四五”期间高压大电流充电产品将逐步应用,超充站将加速建设,并探索应用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无锡在新能源产业有着厚实基础,这有助于我们较快切入到智能有序充电的时代。”

据了解,未来5年内,无锡市将大力推广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应用,逐步普及分布式能源站,建设电网友好的智能有序充电应用场景,利用新能源汽车移动储能特性,实现“车-桩-网”互动,优化电网负荷曲线、平抑电网负荷,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调互动发展。

此外,智慧车联网平台将进一步完善,打造全市统一的充换电服务一张网,实现对全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充换电设施和新能源汽车数据全覆盖采集,为运营企业和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撑行业监管、分析决策。

相关人士透露,至2025年预计无锡市区充电桩需求约12.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约2万个、专用充电桩约0.5万个、私人自用充电桩约10万个。“按照目前推进速度,新能源车的充电,将会有越来越好的体验。”(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