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神雕侠侣》里这位没露面的坏人,是大宋王朝最后的救星

发布时间:2022-03-12 07:35:57来源:朝文社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探究

视频

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187,阅读时间:8分钟

说起“射雕三部曲”之一的《神雕侠侣》,读者们总是率先想到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神话。然而,在这部看似“言情版”的武侠小说里,还藏着一个没露面却曾力挽狂澜救大宋的坏人。

他是谁?

01科举及第

《神雕侠侣》中没露面的坏人,在书中第二十二章里随着郭靖的吐槽被迫暴露在读者们面前。许多读者还记得,当时郭靖说的那句话是:“不错,淳佑皇帝是乃是无道昏君,宰相贾似道是个大大的奸臣。”

短短一句话,不但解锁了书中的隐藏人物贾似道,还将贾似道牢牢钉在了奸臣的耻辱柱上。

说来郭靖提到的贾似道,在许多其他的野史话本中也常常以“奸臣”的形象示人。有的话本里说贾似道是纨绔子弟,也有的资料里把贾似道形容成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奸诈小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贾似道,真的有那么坏吗?

在贾似道的种种恶评中,靠“裙带关系上位”成了流传最广的黑料之一。虽说贾似道的姐姐贾氏,确实曾在绍定四年入宫,成为文安郡夫人。一年后,贾氏又因理宗的宠爱被晋封为贵妃。

但贾氏得宠归得宠,贾似道进入官场的“入场券”,却是自己辛辛苦苦考取的功名。公元1238年,贾似道进士及第,算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捧上了大宋公务员的“金饭碗”。

或许少年登科让贾似道有些得意忘形,一次,贾似道夜游西湖,一直狂欢到深夜。偏偏那天理宗恰好登楼远望,看到西湖一片灯火通明,第二天便找人打听昨晚究竟是何人在湖上。

很快有人告诉理宗夜游西湖的人是贾似道,理宗听后,本想让贾似道的舅舅史岩之去劝说贾似道,可史岩之却说:“贾似道虽有少年习气,但他也颇有才华,可以重用呀。”

理宗听后,也不追究贾似道游西湖的事了,直接一纸诏令,委派贾似道为澧州知府。

02大宋救星

贾似道就此开启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地方官生涯。在这段时间里,他身上的两大重要能力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以致贾似道一度成为无数人眼中的“优秀地方官”代表。

这其中,贾似道的第一个重要能力就是理财。他在总领湖广财赋期间,设法收换了湖广会子,从而保证了当地物价始终维持在一个平稳的区间里。待到他担任京湖地区的行政长官后,贾似道又大力推行屯田政策,使当地每年上交国家的米粮高达三十万石。

不仅如此,贾似道还曾给公安书院捐钱捐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产业的发展。

理财能力出众也就罢了,偏偏贾似道还是个军事奇才。为了抵抗蒙古大军南下,贾似道早在担任京湖地区的军政长官时,就曾大力修筑江陵城,从而加强京湖地区的防御体系,而当蒙古大军采用修筑城堡,步步推进的策略后,贾似道又见招拆招,在沿江一带战略要地修筑城寨,为两淮地区的防御力量增色不少。

公元1258年,蒙古大军突然进攻两淮地区,兵锋直指扬州城。面对兵强马壮的蒙古人,贾似道经过仔细部署后,率宋军与蒙古军展开一场血战,不仅击毙了蒙军统帅也柳干,夺得“马匹千计,器甲万计”,还将蒙古大军全部赶出了淮河以南。

消息传回宋廷,理宗大喜之下,升任贾似道为枢密使兼两淮宣抚使,而此时距他的姐姐贾贵妃过世,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一年。

公元1259年,忽必烈突然再度兴兵伐宋,兵发鄂州。理宗皇帝惊恐之下,立刻想起了能打胜仗的贾似道,于是他急忙下令贾似道出兵汉阳,声援鄂州。

热血青年贾似道接到命令后,想都没想就带兵从汉阳进入了鄂州城。此时蒙军在城外建了五丈高的瞭望台,又一边用鹅车在城墙下挖地道,一边找来敢死队,冒着成为活靶子的风险拼死登城。

蒙军强攻之下,鄂州城眼看就要陷落敌手。生死一线之际,贾似道临危不乱,组织宋军抢修城防,短短一夜之间就沿着城墙内壁修起了一排木栅,使城中多了一道夹墙,彻底粉碎了元军“穴城而入”的计划。

次日,忽必烈看着鄂州城里新修的木栅夹墙,忍不住感慨道:“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但此时说什么也没有了,忽必烈只得令蒙军死战鄂州城。然而,此时传说中的“花花公子”贾似道,却身先士卒,冲在战斗的第一线,还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压根没半点“皇亲国戚”的架子,带领宋军一次次打退蒙军的进攻。

宋军的士气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全军上下拼死抗敌,终于以伤亡一万三千人的代价,让蒙军止步于鄂州城下。

忽必烈见状,只得无奈的收兵北撤,一路上忽必烈越想越憋屈,忍不住怒骂部下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

03身败名裂

鄂州一战,贾似道的声望达到顶峰。他成了大宋王朝的救星,顺理成章的坐上了帝国宰相的宝座。

可惜,贾似道是个优秀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宰相。大权在握后,贾似道排除异己,陷害同僚,还为了政绩推行“公田法”,一步步将大宋拖入了亡国的大坑里。

贾似道推行的“公田法”,早在宋孝宗年间就曾有人提出,其主旨是限制地主对田地的占用量,从而让更多的农民有田耕种,提高社会的生产力。

宁宗时期,叶适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买田赡养诸军”的建议,主张通过买田保障军粮供应,缓解土地兼并。

这些关于“公田法”的建议,无疑给了贾似道灵感。于是,贾似道效法前人,提出购买官户超过额定数量的田地,这样既能防止土地兼并,又能补充国家财政,还能平定物价,充实军饷,可谓是一举多得。

然而,贾似道的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公田法”最初实行的时候,本来是要求官户将超出限制数量三分之一的土地卖出充作公田,可实际执行的时候,常常遇到官户手中的田地,达不到超标后充作公田的数目。

朝廷无奈之下,只得将回买比例增加。一时间,无论官员百姓,只要占田超过二百亩的,都要强制出售田地数目的三分之一,后来,这一政策又改为占田百亩者,也要强制出售田地。

由于此时南宋财政困难,朝廷无法按照市价回买田地,负责执行这一政策的官吏索性以权压人,用一些没人要的度牒、告身或是贬值严重的楮币来充当货币,强行购买百姓的良田。

与此同时,积弊丛生的南宋政坛又为大官僚、大地主提供了腐败的土壤。一些地主勾结官员,故意隐瞒土地,而官员们为了完成任务,又将普通百姓的田地故意夸大计算面积,逼着百姓们大量出售田地。

更为令人愤慨的是,许多官员还借机榨取田租。原本按照“公田法”的规定,一石租的公田只能收租八斗,可官员们在实际执行时,根本不问土地肥瘠与原租数目,直接按照每亩田八斗租来征收,就连公田法里规定的遇到水灾旱灾可以减免收租的政策也视而不见。

如此一来,公田法直接化身为欺压百姓的恶法。比如景定四年,镇江、常州、江阴大旱,可官吏却催收如旧,以致“浙中大扰,民之破家失业者甚众。”

一个公田法得罪了天下百姓,贾似道偏偏还要继续作大死,疯狂在军事上任用亲信,直接导致南宋高层权力混乱,对蒙防卫能力直线下降。

比如在襄樊之战时,宋军的李庭芝本想一鼓作气驰援襄樊,可另一位统帅范文虎却不服李庭芝的调遣,刻意拖延行程。

偏偏李庭芝又指挥不了范文虎的部下,不得不重金招募民兵。而李范二人的矛盾,不过是军中权力混乱的冰山一角,前线的其他宋军官兵们,也全都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助,最终导致宋军在襄樊之战中惨败。

蒙军拿下襄樊后,很快兵发鄂州。南宋的太学生们一见,立刻集体上书求贾似道亲征,舆论压力下,贾似道不得不领军出征,屯驻于丁家洲。

但此时的宋军早已拉垮得厉害,丁家洲一战,贾似道大败。一时间舆论大哗,朝野物议沸腾,百官纷纷上书,要求杀贾似道以谢天下。

谢太皇太后无奈之下,下令将贾似道流放到循州。谁料,贾似道走到半途,被昔日与他有旧怨的郑虎臣击杀,就此结束了颇具争议的一生。

纵观贾似道之死,真是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冤。他确实有功于国,却也亲手葬送了南宋。说到底,此时的南宋已是无可救药,才会造就出贾似道这样的宰相,而这样的贾似道,也在无形中狠狠的推了南宋一把,让南宋一头跌入灭亡的大坑里,再也无力回天。

参考资料:何忠礼、郑瑾《贾似道舆鄂州之戟》、朱瑞熙《“蟋蟀宰相”贾似道》、卫驰《贾似道之“误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