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2月居民贷款罕见减少 消费意愿仍有待提振

发布时间:2022-03-12 22:33:56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记者万敏中国人民银行3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的社融规模与信贷增长均不及市场预期。其中,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与企业信贷仍保持增长相比,居民信贷的表现不乐观。央行数据显示,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

历史数据显示,2月份银行机构的工作日少于其他月份,且往往处于春节假期周期,居民贷款常表现出季节性波动。2019年2月,住户部门贷款减少7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26亿元。受到突发疫情影响,2020年2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2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862亿元。到2021年则有所收敛,2021年2月住户贷款增加14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

但今年2月份居民贷款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同时减少仍然较为罕见。中信证券认为,数据反映出来2月的信贷用于补充短期流动性的更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偏少,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偏弱。居民贷款继续受到地产销售拖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认为,2022年和2021年的春节假期都出现在2月,与去年同期相比,2月新增贷款有所减少,特别是短期住户贷款同比减少近3000亿,与春节消费不振有比较明显的关联。

“春节期间的交通客运量恢复程度不及2021年端午、国庆等假期;旅游热度低于2021年春节,恢复程度不及2021年各假期,收入仅为2021年同期的一半;春节档观影人次同比减少约5000万,票房同比下降23%;线下零售、餐饮、酒店等消费也受不同程度影响。”金天认为,消费不振的背后,还和经济复苏、特别是部分居民的收入增长减缓有关,这可能促使居民更倾向与增加储蓄,减少不必要的大额支出。

央行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仍有半数以上的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且储蓄偏好的增长也强于消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4.7%,比上季增加0.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1.8%,比上季增加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3.5%,比上季减少1.6个百分点。

与居民的收入预期倾向保守的同时,物价上涨带来的消费抑制还有可能增强。日前统计局公布,2月份,受春节因素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等共同影响,CPI环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主要是能源价格上涨带动,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6.2%、6.7%和1.3%。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认为,由于我国是全球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国,未来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或将加大,PPI涨幅高位回落的趋势可能将放缓。另一方面,俄乌两国还是小麦、玉米等粮食进口大国,随着粮食价格进一步走高,在推动PPI涨幅的同时,也会直接拉动CPI上涨。叠加考虑猪肉价格可能在下半年出现拐点,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或将出现明显上升,部分月份甚至有“破3”的可能。

居民消费意愿与是否有稳定就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而居民就业与收入稳定又息息相关。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1.54亿户,其中,企业4842.3万户,个体工商户1.03亿户。根据调查显示,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为2.68人,以此推算,全国个体工商户解决了我国2.76亿人的就业。

3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疫情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其中量大面广的是中小微企业。他表示,“对这些特殊困难行业,我们已经出台了40多项扶持政策。仅退税这一项,粗算一下,像餐饮、旅游、客运、文化等几个行业就能够享受1800亿元。他们不仅需要财政的支持,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的,金融业也要给予‘无缝续贷’。”

金天认为,从国际经验看,发放消费券能够直接刺激居民消费,但成本较高,不是现阶段最优先的政策工具;若要真正提振消费,还是要适度保持和增加社会经济活力。从卫健委近期通知开放居民核酸自检等信息来看,未来防疫将更加精准有效,线下接触式消费等方面的限制措施有可能出现一定变化,为增加居民消费带来相应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