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缴利润≈降准?权威解读:降息概率增加,降准窗口未关!
发布时间:2022-03-09 20:54:06来源:上海证券报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央行上缴超万亿元利润”这一消息,自昨晚发布后,逐步发酵,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对于政策的解读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有声音将这一举动与降准画上等号,认为“全年1万亿增量基础货币投放相当于50BP降准”。更有甚者,认为“这一行动效果或远胜过降准”。
难道说,市场主体此前预期的降准,真的以另一种形式降临了吗?
记者采访了解到,央行上缴利润并不等同于降准,但具有类“降准”的效应——在对经济的提振效果上,二者有望实现“殊途同归”。上缴利润的具体流动性释放效果,仍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而且,这并不意味着,降准窗口就此关闭。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后续降准的必要性有所降低,但降准是否落地,仍取决于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态势。此外,综合考虑内外因素,近期降息概率增加。
可实现“类降准”效果
但并不等同于降准
昨日晚间,央行发布公告称,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
由于这一过程涉及基础货币投放,属于扩充增量,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从效果上来说,上缴利润与全面降准,有望实现“殊途同归”。
“上缴利润、财政支出之后,基础货币增加。”中金公司表示,总的来看,这次上缴1万亿元利润(财政支出之后)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相当于降准50BP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这个角度看,近期全面降准的必要性下降。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上缴利润有“类降准”50BP功效,只要这部分钱形成政府的财政存款后并投放,那就会形成基础货币的扩张。
中金公司还表示,在对经济的提振效果上,上缴利润再投放的效果远好于等量降准,因为其直接改善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且直接带来广义货币投放。然而,降准是释放一部分锁死的基础货币给商业银行,不一定直接带来信贷。
需要“敲黑板”的是,二者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别。
“与直接降准通常一次或两次落地不同,央行上缴利润对资金面的宽松效应在短期内较为有限。其次,降准会直接增加银行长期流动性,提升其放贷能力,但央行上缴利润没有这个效果,它直接增加的是财政减税(退税)降费能力。”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王青说,“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意味着相关资金不会一次性划入财政账户;而且,具体落到财政支出方面,还需要一个过程。
上缴利润产生的具体流动性释放效果,仍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由于1万亿元利润上缴和财政的支出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流动性条件进一步宽松需要等到财政存款的实际投放。”中金公司说。
张瑜表示,本次“类降准”并非一次性释放,同时,只有当财政资金使用后流向企业居民端,实体经济的才能有“类降准”感受。此外,本轮上缴利润限定了资金的用途,因此实体经济感受的流动性释放或小于50BP的降准。
降准必要性降低
但窗口并未关闭
正值3月,我国货币政策已步入了重要的窗口观测期——一方面,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发布在即,前瞻3月加息态势,是“鹰”是“鸽”尚无定数;另一方面,我国5.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已经树立,上月社融“成色”即将揭晓,稳增长诉求持续凸显。
多位分析人士此前表示,“靠前发力”的货币政策需要加大实施力度。尤其是在“稳增长”诉求越发强烈的背景下,适时适度降准,能够配合和支持信用扩张需求,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效助力实现稳增长目标。
在“央行上缴利润超万亿元”过后,市场认为,短期降准的必要性降低,那后续降准还有可能落地吗?
“央行上缴利润有降准效应,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未来直接降准的必要性和次数,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季度降准窗口就此关闭。”王青表示,后续是否实施直接降准操作,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态势。
王青表示,一个重要观察点是即将公布的1-2月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数据,以及2月金融数据。其中,可以重点观察2月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能否实现“由降转升”。
“从1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看,近期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效果在信贷增速上还未充分体现。若接下来贷款增速没有出现一定幅度的趋势性上行,全面降准、乃至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就会仍然存在。”王青说。
“补充资金缺口、提供中长期增量资金,降准是可选项。”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虽然未来一个季度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压力较低,但是仍然存在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导致的流动性缺口,可能成为降准的触发因素。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较小、银行超储率也再次下行,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和降低贷款利率,一方面需要弥补中长期资金缺口,另一方面需要降低负债成本。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国内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国内需要适度加大货币政策扩周期与逆周期调节力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全球疫情尚未结束,海外政策转向,国际地缘局势升级等因素,都表明当前降准仍有必要性。
美联储加息在即
“抢跑”降息概率增加
降准之外,政策利率“降息”也是政策选项。
张瑜提醒,可以关注3月15日MLF降息的可能性。由于美国2月CPI同比数据大概率较今年1月进一步抬升。在通胀提升的情境下,不排除美联未来通过连续加息的方式抑制通胀。因此,3月15日,人民银行存在“抢跑”降息的可能,一方面可彰显独立性,提振内部信心,;一方面推动全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也有助于“扩信用”的加速修复。
“往后看,目前存量基础货币水平不低,随着季末财政投放进一步释放基础货币,近期降准概率下降。但由于海外风险和疫情反复影响,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经济预期较弱,近期降息概率在增加。”广发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倪军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精准,实施降准降息,增加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降准降息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形势变化,整体看一季度出现的概率不大,可能会在三、四季度。”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也不必连续降准降息,最好的方式是“边走边看”,看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
编辑:颜剑
校对:冯雯君
图编:赵雁旎
制作:单凌鹤
责编:张晓光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