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两部《长津湖》票房近百亿 博纳影业申请A股上市为何屡次被拒? | 腾讯新闻财看见

发布时间:2022-03-08 17:43:18来源:财看见-腾讯新闻

出品|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X财看见

策划|紫月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博纳影业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目前博纳影业涉及电影投资、发行、院线及影院业务。但在资本市场上,博纳影业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登陆美股的内地影视第一股

2010年冬天,顶着“中国内地影视第一股”的头衔,博纳影业赴美上市,纳斯达克敲钟现场,博纳影业董事长及创始人于冬意气风发,更有著名影星巩俐、袁立相伴在侧。

不过,博纳影业在美遭遇“水土不服”,上市首日即破发,此后股价一直萎靡,市值最高时仅有60亿元。而彼时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其“同行”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2015年市值最高时分别达到800亿元和576亿元,博纳影业与两者相差十倍。

彼时的于冬恐怕很难想到,当其再度回头时,国内资本市场早已沧海桑田。

“我问过王长田,也问过王中磊,问他们觉得博纳和华谊、光线的差距真的能有十几倍吗?”于冬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感叹公司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

回溯2008年前后,博纳影业与华谊兄弟的业绩表现难分上下。彼时国内融资渠道有限,拿着美元基金的红杉资本选择了博纳影业,因此博纳影业采用红筹架构赴美上市。而落选的华谊兄弟被马云看中,留在国内登陆创业板。

看似简单的上市地点选择,却令两家公司的市值差距迅速拉大。

赴美上市当天,博纳影业便跌破发行价,跌幅达22.6%,此后股价一直在低位盘旋。于冬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中直言,自己后悔让公司在美股上市,因为美国投资人眼中只有好莱坞,而博纳的观众和市场主要还是在中国。

在美上市五年,博纳影业仅融资9250万美元。于冬曾透露,这些钱难以支撑公司运营,只能依靠股市以外的其他方式进行融资。

真正促使于冬下决心将公司私有化的,是博纳影业在2014年底出品的电影《智取威虎山》。这部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但同一时期博纳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却“跌跌不休”,这让于冬很难过,他下定决心要让公司回到A股上市。在私有化退市前,博纳影业总市值仅为50亿元左右。

在阿里、腾讯、红杉资本、软银赛富、复星国际等资本方的鼎力相助下,博纳影业于2016年4月完成私有化,2016年底完成25亿元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阿里影业领投,中信证券金石基金、中植企业集团、工商银行等机构参投,彼时公司估值已经超过150亿元,为其登陆A股做了充足的粮草准备。

《智取威虎山》海报

私有化后回A路而不得

2016年10月,就在博纳影业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后不久,新一届证监会发审委上任,监管政策收紧,影视公司很难实现资本化,而由于彼时资本看不到退出的希望,影视行业的热度也不断消退,准备IPO的影视公司更加艰难。

2017年9月,博纳影业首次递交招股书。2018年,影视业受“阴阳合同”、“查税风波”影响,负面新闻频发,国内对影视资产并购上市的审查愈发严格,不少国内头部影视公司均被劝退,博纳影业成为唯一留下的。

然而在发审委排队两年后,2019年7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被查,与瑞华有关的33家公司IPO项目被叫停,受此牵连,博纳影业的IPO审核状态变成了“中止审查”。

或许连于冬自己也没有料到,博纳影业的回归A股路会如此艰辛。早在申报IPO之初,于冬就拒绝了他人借壳上市的建议,表示“会老老实实排队”。一晃三年过去,“老实”的博纳仍在排队。“好在投资人没追着还钱”,于冬曾对外透露。

博纳影业的投资人除了上述知名投资机构和企业外,在2017年3月,博纳影业首次提交IPO申请前夕,多位知名导演、影星突击入股。其中,黄晓明、张涵予各5000万元认购343.63万股,章子怡3000万元认购206.18万股,陈宝国2000万元认购137.45万股,韩寒1000万元认购68.73万股。

或许他们都畅想过,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的风光再现。现实是,因未能上市,这些股份至今也未能在二级市场兑现。

与此同时,A股的影视传媒板块在经历了2015年的爆炒后持续下跌,估值水平已经从巅峰时期的超100倍PE下降到如今的26倍多。曾领涨行业的华谊兄弟的市值从800亿元缩水至96亿元。光线传媒的股价也从2015年最高点跌去一大半,市值从最高点576亿元缩水至281亿多元。

市场风向已经城头变换大王旗。

押注国产历史题材、战争题材

2021年12月29日,在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论坛圆桌对话中,博纳影业CEO于冬发言:“现在影视公司上市比登天还难!”他还表示,“向市场拿钱,这是我们行业的唯一生存之路”。

融资环境受到挤压,电影公司只好把重点放在电影业务上。靠本事吃饭。靠港片起家的博纳影业,近年来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主旋律大片上的地位。凭借《红海行动》、《中国机长》以及《长津湖》系列电影的大卖,押注国产历史题材、战争题材,使得博纳影业成功活了下来。

博纳影业近年来投资出品最成功的国产历史题材电影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年其出品的《智取威虎山》获得了总票房8.83亿元的好成绩。博纳影业2017年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和2015年两年,《智取威虎山》为公司带来了约1.5亿元的毛利润。

此后,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到最近的《长津湖》系列电影,博纳影业开始主推此类题材的电影,并成为了公司的投资发行业务的重要支柱。

业内人士透露,国产历史题材电影虽然在前期制定剧本和选择主创人员时较为麻烦,但后期制作相比其他商业电影来说更短。而且相关部门在此类题材的档期安排和审核速度上也会给予相应的便利条件。

2022年春节档期,博纳影业主投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在春节档继续领跑,截止到2月10日,电影总票房30.83亿元。

《长津湖水门桥》

由博纳主投并发行的“大片”,对其毛利影响很大。公司2019年最赚钱的影片为《中国机长》,投资及发行总毛利为5.57亿元;2018年最赚钱影片为《红海行动》,贡献总毛利6.16亿元。 

此外,博纳影业采取了与知名演员、导演深度绑定的方式,保证影片质量。比如,股东之一张涵予约定为公司提供五部院线影片的影视服务工作,其中一部为张涵予导演的影片,现已完成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和《中国机长》《中国医生》《长津湖》等影片的合作。

疫情期间仍盈利但影院收入剧降

虽然上市坎坷,好在市场踩对了点,博纳影业近三年来营收、利润稳步增长。2017年至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97亿元、27.84亿元、31.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2.64亿元、3.15亿元,同期盈利水平超过华谊兄弟。

但是,博纳影业对政府补助的依赖性较强。2017年至2019年,博纳影业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0.68亿元、1.02亿元和1.56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高达33.89%、38.71%、49.45%。

难得的是,在电影行业几乎全线停工的2020年上半年,博纳影业仍保持盈利。2020年1至6月,博纳影业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净利润为2680.06万元,主要得益于部分线上发行以及版权销售业务。但不可否认,疫情对电影行业的业绩打击依然很大,博纳影业曾表示,2020年的营业利润可能较上年下滑50%以上。

从业务板块来看,以2019年为例,博纳影业的影院业务、电影投资业务和电影发行业务几乎呈“三足鼎立”的态势,分别实现营收11.57亿元、9.80亿元和9.6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7.13%、31.45%和30.84%,刚刚起步的院线业务仅占总收入的0.77%。

发行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代理发行的发行佣金和买断保底发行的票房分账收入。

院线业务是博纳影业2019年的新增业务,当年实现营收2399.46万元,包括院线管理费收入、影片推广费收入、广告收入等。其中,来自于公司自营影院的院线管理费收入为1083.88万元。

2019年2月,博纳影业取得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的第一张电影院线牌照。

截至2019年年底,博纳院线已拥有自营影院79家,银幕654块,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宁波、重庆等城市。同期,博纳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已达到73家。

2020年上半年,博纳影业影院收入仅为4129.01万元,同比骤降92.74%;毛利亏损1.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3.9亿元。即使在没有疫情的2019年,公司影院业务的毛利率为15.08%,远低于电影投资36.17%和电影发行71.57%的毛利率。

疫情期间影院一开工就再次递交上市申请

2020开年,疫情重创影视业,博纳无法独善其身,6月博纳影业副总裁黄巍的纵身一跃,也给其IPO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2020年7月,影院有序恢复开放,8月博纳影业再次递交招股书。有分析人士认为,博纳影业选择在影院复工一个月后的特殊时刻再递招股书,足见其对回归A股的迫切心情。

2020年11月,博纳影业上市申请获得发审委有条件通过。事后,监管发出审核意见追问,要求博纳影业结合2020年1月-10月业绩实现情况,进一步说明2020年盈利预测是否谨慎客观,是否具备实现的基础。

但在发审委提出相关意见后,博纳影业迟迟没有回复。有分析人士认为,博纳影业未回复的原因,应该是疫情发生后,业绩未能达到上市要求。

相较华谊、光线、万达而言,博纳以自主开发项目为特色,享有著作权和发行权;能攒大制作影片,业内同行少有这个能力;爱用香港导演,电影工业体系成熟,控制成本能力较强;终端布局影院,虽无法比肩万达,但比华谊、光线则更占优势。

不足之处在于,一是过于低调导致品牌认可度较低;二是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小满工作室|腾讯新闻出品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