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蒙恬两句遗言流传千年,曹操看一次哭一次

发布时间:2022-03-04 07:48:03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每一个王朝盛世的背后,都离不开忠臣良相的倾心辅佐。但大多数贤臣,清官直吏都不能得到好的结局。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陷为谋反,战死于彤地。甚至死后尸身被运至咸阳还被行车裂酷刑,全家被杀。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功高盖主,最终被赐死于杜邮

岳飞精忠报国,一心为南宋统一江山,但不懂帝王心,最终因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他们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也让人了解到了古代封建君主制的残酷冷漠。

蒙恬就是这样一位贤能之臣,他出身于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蒙恬自幼胸怀大志,立志要冲锋陷阵。而他的确做到了,秦始皇非常宠信蒙氏。

秦始皇时期,蒙恬的弟弟蒙毅在朝中辅佐秦始皇处理政事,蒙恬则在外带军打仗,朝廷间一时无人敢与蒙氏争宠。一切的变故要从秦始皇驾崩说起。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也巡行途中去世。途中秦始皇预料到自己的病情不能坚持到回咸阳,于是给长子扶苏写了一份遗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军队委托给蒙恬,到咸阳与我的灵柩相会,然后将我埋葬。”

秦始皇想将自己的葬礼仪式交给公子扶苏来负责,并且让蒙恬的军队来做后盾。内容很简单,但这是秦始皇的临终遗嘱,意义重大。而且这句话不能以现在的语言来简单理解,要结合当时的丧礼制度。

在古代葬礼仪式是分为丧礼和葬礼两部分的,丧礼是在入棺前举行的一系列仪式,同时也是太子即位皇帝的场合。葬礼则是将棺椁埋入墓穴的仪式,需要由征调的士兵完成。所以这份遗嘱一是在承认扶苏为继承人,二是肯定蒙恬的军事实力。

但是这份遗嘱却落到了扶苏政敌赵高的手中,赵高不仅销毁这份遗嘱,还偷用秦始皇的玺印伪造了两份遗诏,天下局势因此大变。

这两份遗诏分别是:一立胡亥为太子,二赐扶苏、蒙恬死罪。

他们隐瞒秦始皇的死讯,伪装成秦始皇还在世的样子去辅佐他。并将其中一份诏书派使者送到扶苏蒙恬所在的郡县。

公子扶苏性情刚烈,且并不知父亲已经死了,听到赵高编造的“扶苏曾向父亲进谏属于不孝之举”的赐死理由,毫不犹豫就拔剑自刎了。

蒙恬感觉事情蹊跷,但被使者交给了官吏看押,被囚禁在了阳周。胡亥杀掉扶苏后本想放过蒙恬,但赵高害怕蒙恬得到重用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对胡亥说,蒙恬曾在先皇面前诋毁胡亥。于是蒙恬也难逃一死。临死前蒙恬留下了一番话,流传千年。曹操每次读起这段话都泪流满面。

蒙恬对派来的使者说:“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说罢含冤自尽。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这段话也成为了曹操最喜欢的一段话,三国志中曾记载道:“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也许曹操是想表达自己的忠心。看到蒙恬三代效忠于皇室,最后落得个冤死的下场,而自己也是三代忠于汉室,还被骂谋朝篡位,惺惺相惜,感到冤枉而哭泣。

可历史上的曹操是否真的要匡扶汉室?我们不做过多讨论,留给专家一展风采吧。

蒙恬为守住一身清白,宁死不反抗,临死前的一番话更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寥寥几句将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展现给了世人,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动容。曹操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蒙恬的赤胆忠心才会动情大哭吧。

一颗真心、一片真情穿越千年仍能够直击人心,这大概就是中华千年文化的魅力之处。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