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关羽死后,成了荆州百姓普遍供奉的凶神 | 短史记

发布时间:2022-03-02 22:32:01来源:短史记-腾讯新闻

作者丨田海

编辑丨吴酉仁

最早的关公崇拜,始于219年末220年初长江北岸的荆州——关羽被杀害的地方。汉代在这里建了县,行政上称为荆门或当阳。这里埋葬着他的无头尸身。三世纪晚期的史料《吴历》记载,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给了曹操,关羽的尸身可能依照某种仪式被安葬了,而不是任其暴露腐烂。他的坟墓可能有一些外在的标记,比如说一个小山丘,有助于当地人辨认并记住这个地方。

关公崇拜属于一种当时新兴的崇拜类型,即人们会崇拜那些遭受暴力横死而变成饿鬼的人。

这一类型的崇拜,常见于当时的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文化精英阶层中流行的一种故事体裁。早期道教信徒的文章,常大力抨击这类崇拜,这间接表明此类崇拜在当时很有影响力。人们相信这些饿鬼一直留在人世间,他们仍然充满了未耗尽的生命力,对活着的人具有潜在的危害性。这些饿鬼需要崇拜者提供刚刚屠宰的动物作为祭品,这些祭品通常被称为“血食”。作为回报,祭祀者将受到保护。

早期的关羽崇拜就属于这种类型。

♦电视剧《三国演义》关羽兵败麦城被俘的情节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关公凶神信仰的早期的确切历史信息,但可以知道的是:这种崇拜一直持续到了唐朝。唐朝末年,长安发生了一次恐慌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关公被民间视为恶灵的事实充分体现了出来:

“唐咸通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悚。罹其患者,令人寒热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玭挈家自骆谷路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末终,一时股栗,斯又何哉?夫丧乱之间,阴厉旁作,心既疑矣,邪亦随之。关妖之说,正谓是也。”(见五代人孙光宪著《北梦琐言》)

当时,关三郎的“鬼兵”已经进城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人们都非常紧张不安。一个名叫杨玭的贵族,带领全家沿着骆谷路,迁往陕西南部的洋源。到达秦岭后,这位贵族回头看了看都城长安,说自己应该已经摆脱了关三郎的追踪。但他的迁徙最终被证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还是病倒了。

很明显,关三郎被视为恶灵,“鬼兵”则组成了这位恶灵将军的部属。虽然孙光宪对关三郎的身份没有进一步的说明。但早期的几种关于荆州玉泉山关公崇拜的史料,特别提到了有个供奉关三郎的神龛。如唐末范摅《云溪友议》里记载:

“(荆州)玉泉祠,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祠鬼兴土木之功而树,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

从上下文来看,这个神灵很明确,指的就是关羽——唐代贞元十八年(802)由董侹撰写的《重修玉泉关庙碑记》里讲得很清楚,出面“兴土木之功”帮助建成玉泉寺的那个“鬼”,正是关羽的神灵(见下图)。尽管这则碑记是把关羽崇拜和玉泉寺联系在一起的最早的一条史料,但是在此以前,这种联系肯定已经至少存在了几十年。当然了,这是唐代的民间传说,不是历史事实。根据隋代当地县令皇甫昆(毗)撰写的碑文记载,玉泉寺是由地方施主捐建的,他们每人捐献了一块砖瓦,寺庙很快就建成了。

♦唐人记载关羽“兴土木之功”修建玉泉寺

有人说“关三郎”其实是关羽的第三个儿子,这没有道理。我们知道,历史上,关羽确实有三个儿子(编辑注:《三国志》只记载了关平与关兴,所谓的第三子关索是宋元时代出现的虚构人物)。他和大儿子(关平)被葬在一起,后者的年龄足够大,可以和他一起战场杀敌。其余两个儿子和他的埋葬地没有任何关系。进一步而言,那个神庙中崇拜的主神一直是关羽本人,神庙不可能用其中供奉的一个从神的名字来命名,且其他的文献中从未记载过这一从神。

所以,使用“关三郎”一词,并非专指关羽的第三个儿子,而是指作为恶灵的关羽本身。他不仅有制造灾害的能力,也可以击退其他恶灵,避免灾难的降临。(编辑注:唐代流行给神取名三郎,有泰山三郎、华山三郎、盘古三郎、木下三郎等诸多名目,有学者认为,关羽被称为关三郎,是呼应了这种命名潮流。此外,刘关张桃园结义关羽排行第二之说,不见于《三国志》,是宋元时代三国话本里的虚构情节,唐代人不存在“关二爷”这种认知。)

到了10世纪,玉泉寺的关羽传说已经广为传播。

比如,五代时期蜀国的统治者认为关羽“妙于鬼神屋木”,想要绘制一幅以“关将军起玉泉寺”为题材的壁画。这个任务被安排给了画家赵忠义。在赵忠义的画作中,关公的主要角色是一个伏魔者,而非虔诚的佛门弟子——其实,虽然唐宋两代有多种材料提到了关羽神助修建玉泉寺,但仅有1081年由张商英撰写的碑文明确提到他皈依佛教。在大多数记载里,关公仍然是个喜欢血祭的凶神。即便是在张商英记载的故事里,未被佛门驯化的关羽也仍是凶神,他自称:“我乃关羽⋯⋯死有余烈,故主此山。所嗜唯杀,所食维腥。”

两宋时期,关公崇拜已经传播到荆州境内的其他地方。做过监察御史的南宋人‍陈渊(1067—1145)在1140年写道:

“臣尝游荆州,见荆人之所以事关羽者,家置一祠,虽父子兄弟室中之语,度非羽之所欲,则必相戒以勿言,唯恐羽之知也。夫羽之死已数百年,其不能守以害人也审矣,而荆人畏之如此,以其余威在人,上下相传,有以诳惑其心耳。”

在这则材料中,陈渊不仅告诉我们荆州当地关公崇拜的流行程度,还披露了人们对关羽抱持着一种持续的恐惧心理,尽管他已在数百年前去世。人们相信作为神祇的关羽,在审查他们的谈话。而且,陈渊还把这种恐惧,和人们对女真的惧怕进行了比较。

这样的比较,在今天看来,无疑显得对关羽很不恭敬。

♦造价上亿的荆州关羽像,2021年9月因破坏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而拆卸搬移。

到了元朝,关公崇拜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关公也被整合进了道教和佛教当中。到16世纪初,开始大量出现明确将关公视为佛教护法神的记载。随着佛教寺院普遍将关公作为护法伽蓝神,各地也开始出现很多关公护佑地方民众的灵迹故事,关公甚至从血食者变成了素食者。作为凶神存在了数百年的关羽,遂渐渐式微。

简言之,在早期史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关羽是一位恶灵将军,是一个具有非常强大能量的神祇。他可以控制超自然的世界,从而足以在一夜之间完成一座佛寺的修建。他拥有可以变幻成各种可怕形象的能力,并且领导着一支由阴兵组成的军队。在寺院周围没有人或者动物敢于偷盗或者出言不逊。而关羽之所以会成为恶灵并获得崇拜,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横死的强大将军。(来源:腾讯新闻)

本文节选自《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荷兰]田海著,王健/尹薇/闫爱萍/屈啸宇翻译,新星出版社2022年出版。原文较长,有增删。已获出版方授权。标题系编辑所拟。

作者简介:田海,莱顿大学博士,现为德国汉堡大学汉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传统中国的宗教文化、萨满文化、当代中国宗教、中国文学等。代表性著作有《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