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6个尖子生PK考大学,美国学生课余都在玩,中印两国孩子被学习填满生活,最终录取结果却令人唏嘘……
发布时间:2022-03-01 10:22:17来源:父母堂
如果把中国、美国、印度三国最顶尖的6个高中生放在一起横向比较,跟踪他们的学习投入情况和课外生活,高中三年之后,哪些学生能最终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呢?
《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是美国独立导演多年前自费拍的一部纪录片,它记录了中国、印度、美国共6个高中生的学习和课余生活。▼
本意是想给美国教育敲响警钟,因为他们发现国际奥数舞台上越来越多亚裔面孔。然而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天壤之别的中西教育差异,中国、印度的高中生课业沉重到令人窒息,而美国的高中生不仅有充足的时间看电视、参加社交活动,还有时间谈恋爱和打零工。
两百万分钟之后,这6个高中生的录取结果令人唏嘘。
纪录片挑选的已经都是各国顶尖的高中生,然而最终,只有美国的学生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被学习完全填满的中印两国孩子都没有进入自己最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1
三个国家
截然不同的三种高中生活
▶美国-印第安纳州卡梅尔中学(美国公立学校排名第5)
17岁的布莱尼·博切布(Brittany),梦想是做一名医生,因为她喜欢助人,她有清晰的学业规划:“我想读医学院,功课会很繁重。”
但布莱尼并没有放弃兴趣爱好,她经常去社区做义工,也会参与各种派对。
她的同学尼尔·阿赫兰特(Neil),生活更加精彩,在他心里运动比学习更重要,他不仅是班长,还是校橄榄球队队长,每周他要在训练上花费20个小时。
他还加入了校报,学习美术编辑,担任环保俱乐部部长。
业余时间,他在餐馆做兼职,打工的过程中认识了漂亮的女朋友,妥妥的时间管理大师。
这俩美国学生的高中生活,用纪录片中印度学生的话来说,就如同做梦一般,印度学生的世界里,学习和玩乐只能二选一。
▶印度-班加罗尔圣保罗英文学校
17岁的阿波娃·乌帕拉(Apoorva),每天5:45起床,因为要去参加大学的考前辅导班。
每天都是上不完的课和做不完的作业,除了学习她完全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她的同学罗西(Rohit)在学业上花费的努力相比她更甚。
罗西的父亲和姐姐都是物理学者,家庭对他更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进印度理工大学(印度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每年有50万的学生报考这所学校,录取率却只有1%。他每天不但要学习高中的知识,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学的辅导班,压力大到无法呼吸。
美国的学生人生目标都各不相同,比如布莱尼想做医生,尼尔想学习电脑制图,而印度学生的目标就非常单一,几乎都是希望能成为一名工程师,因为工程师容易就业,并且收入高。
▶中国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中国的尖子高中生,同样非常刻苦勤奋,并且还显得更加多才多艺,他们的目标同样是考进名校。
金瑞璋,17岁,他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酷爱数学,颇有天赋,课余参加了不少国际比赛,目标是北大高等数学专业。
为了这一目标他知道自己必须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
胡晓远,她的目标是耶鲁。
小胡将所有的心思都扑在学习上,闲暇时间她跟中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学拉琴,还要学习芭蕾和乐理。
她报了耶鲁大学提前批的招生,她要求自己在技能上精益求精,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名牌大学的面试中脱颖而出。她对未来的目标是,希望自己能在某个领域做到世界第一,但问题就是,她不确定目标是在哪个领域。
2
对未来的规划
三国学生完全不同
相比中印高压且窒息的学习状态,美国学生似乎显得放松很多,并且他们也乐意接受“不努力”带来的结果。
布莱尼和尼尔两位美国高中生,都明确表示过未来绝对不会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对于想做的事会大胆尝试,不想做的事就直接说NO。在对未来的憧憬上,美国学生确实流露出其他两国都没有的自信。
而中国学生,胡晓远想考耶鲁,希望自己未来能在某领域成为世界第一,但具体什么领域她未曾找到,对于专业的选择,她并没有过多提及,学校排名足够靠前是选择的首要,另外,小提琴是她的备选。
虽然这个孩子足够优秀,但在规划上,我们却也能感受到她的迷茫。
印度学生,他们的目标虽然单一但很明确,几乎都是进入好的理工大学学习工程,找一份好工作。
阿波娃作为印度女性能够接受教育还是比较幸运的,她倒是有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定位就是“我不会做家庭主妇,我对生活有更大的期望。”
3
6个孩子的录取结果
令人唏嘘
尽管付出的努力差异很大,但6个孩子的结局却令人唏嘘。最终只有最轻松的美国学生如愿考进了心仪的大学,而拼尽全力的中印孩子,愿望全部落空。
美国学生布莱尼最终以3.94的GPA成绩,进入印第安纳大学读医学预科和西班牙语,距离自己做医生的目标似乎近了一步。尼尔获得普渡大学奖学金,他选择的专业是自己想学的电脑制图。
印度学生阿波娃没有考上最想去的大学,在家附近的学校学习电脑工程。罗西也没有考上印度理工大学,不过进了当地一所顶尖的工程学院读理工科。
中国学生金瑞璋最终没能考入北大的高数专业,掉入第二志愿北大元培学院。
胡晓远也并没有拿到耶鲁大学的OFFER,去了清华大学学习金融,同时继续学习小提琴。
其实像金瑞璋和胡晓远这样的孩子已经都非常优秀,但他们始终觉得没有进入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和专业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身边始终有比自己更努力的学生。
4
家长的态度:不同的期待
美国学生尼尔的妈妈对于儿子参加很多兴趣活动,仅表示:“我很高兴他做得都不错,没有乱惹麻烦。”
尼尔的爸爸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也是传统意义上“成功”的职业人士,当儿子表示想学习电脑绘图专业,他表示支持,“我希望尼尔成为能思考的人,好过当一个工程师。”
美国的家长给与的教育环境显然最为宽松,他们更注重孩子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不太会添加过多前提条件和限定。然而这也跟国家拥有的顶级教育资源分不开,或许别国孩子拼尽全力要抵达的,只是他们的起跑线。
印度的罗西的舅舅表示:“当个工程师,有份好工作,是远大的理想。”并且显然这样的“理想”统治了好几代印度人的教育,在硅谷的IT领域几乎都被印度人霸占,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几乎把成为工程师作为最为保险的职位目标。虽然罗西的家长还是表示支持罗西在闲暇时间踢球,但对于成为工程师这一目标,依旧对孩子的努力有所期待。
而在中国,胡晓远的父母可以说是在女儿的教育上下了血本,“上好大学才有好出息”的观念是无法撼动的,提到未来女儿的职业,她却希望能“轻松一点”,比如做个同声传译这样的翻译工作。
金瑞璋的父母并不太确定儿子未来适合做什么,但他们知道儿子不适合进官场,因为儿子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眼前他们都希望能进入孩子最感兴趣的高数专业,至于未来做什么还未曾细想。
5
差异是底色
在纪录片里,我们还看到了这些数据:▼
-近40%的美国高中生除了普通生物学,没有更难的理科课程
-55%的美国高中生只学两年代数、一年几何
-打算上大学的高中生里,66%每晚写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周末不写作业
好大的差异,怪不得谷爱凌每年回北京补习一个月,能回美国撑一年。
纪录片中的6个孩子都是顶尖的高中生,但因为在中印美三个不同国家,这些学生上课和业余兴趣的时间分配,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学生每年上课时间约为900小时,而看电视的时间却有1500小时,几乎高出学习时间的一倍。那些打算考大学的学生每天写作业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并且周末是不留作业的。
而中国高中生每月的学习时间,足足是美国学生的两倍多。
美国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兴趣,也知道自己该向什么目标前进,中印学生对未来的规划相对模糊,他们只知道此刻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离理想的未来近一步。用努力来考取一所好大学,然后再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这几乎是中印孩子都极其相似的轨迹。
虽然几个孩子都进入了不错的大学,但看完纪录片,我们还是忍不住感慨,美国的孩子确实在学习体验上更为幸福,稍加努力即可梦想成真。中国孩子的努力程度次之,印度孩子则因为目标的选择面小,显得最辛苦。
在差异的底色之下,虽然有无法改变的部分,但这个纪录片还是能带来不少思考,关于学习之余琢磨兴趣的空间和时间,关于学习和未来的规划……
看完这三国高中孩子为自己目标努力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留言区跟我们讨论。
-TheEnd-
—好物推荐—
39.9/4册1-6年级语文难点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