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些教育热点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2-03-01 07:23:48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期待职业教育战略行深致远
边界扩展机会大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地位公平眼光
2021年以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备受瞩目,在政策红利及市场缺口上都有明显的优势。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时间表等信息,将出现热度较高的讨论。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仅靠政策支持,还需要舆论和学生群体从心理上接纳、平等看待职业教育,涉及职业教育地位、呼吁舆论公平看待及将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议题结合讨论的声音预计不在少数。
高考多切口改革
调节均衡发展更具公平性
关键词:“内卷”高考加分改革
2022年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将启动,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代表委员对于高考改革的关注点必然会落在反“内卷”、减负的方向上,如怎样解决教育健康发展的内驱力,更加关注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长线规划,以更加均衡的目标衡量高中教育并调节高考的评价机制,逐步与“双减”的精神相吻合。同时,湖南、海南、贵州、云南等省近期更新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湖南省明确规定,满足学籍、户籍与就读地点“三统一”的考生方可享受加分政策,避免临时操作加分。后续对加分政策的落地实施及各项优待政策的变化,也将成为关注点。
加强体育教育
让健康中国更有未来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教融合强健体魄
近年来,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重视体质健康已经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一些积极的效果已经随着政策的实施开始显现。2021年以来,东京奥运会、西安全运会、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推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快步发展。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颁布20多年后迎来首次大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也对体育教育提出目标,实施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22年全国两会中,通过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并促进体教融合改革发展将成为热点议题。
“双减”落地
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关键词:“双减”落地校外培训监管
2022年,教育部将继续把“双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各地“双减”工作进入落地监管的深水区。2月15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等。地方上,各地代表委员也将把目光投射到各地政策如何实施、监管举措的细则上来。当前,具体的“双减”推进规则倾向于高效平稳推进,不宜操之过急或者粗暴“一刀切”,相关内容将引发热议。
研究生招考制度迎来变革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内容,如2021年全国两会,有代表委员提出要继续扩大全国教育硕士招生规模等。当前,一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加速进行。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近两年,已有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全日制专硕研究生收紧停招消息不断,专硕修业年限由2年变3年也成为大趋势。2022年全国两会中,如何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式,如何让研究生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亟待代表委员贡献集体智慧。
保证学校课后服务质量
为课后看护难题破局
关键词:托管课业辅导义务教育阶段
2021年,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假期、课后看护难的问题,教育部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教育部推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并于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全国多地积极响应号召,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从“有”到“优”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但课后服务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教师反映学校将“自愿参与课后服务”与职称评定等挂钩,变相强制教师参与。而也有家长反映,校内托管管理僵硬,不能选择性地参加,其不稳定性令家长难以心安。2022年全国两会中,如何保障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激励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增强家长参与信心等议题的讨论声量将加大。
优质学前教育不分“姓氏”
民办幼儿园待整改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质科学规范引导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惠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更强烈。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化对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的科学规范引导。近几年,民办幼儿园中不时出现负面舆情事件,如2021年江西省瑞金市红黄蓝幼儿园教师发“男童闻脚照”、杭州市西湖区凯乐幼儿园多名教师被指殴打幼儿等不断刺激公众敏感神经,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呼吁要以规范扶持实现普惠、用系统制度捍卫良心、以严厉惩罚来突破怪圈。2022年地方两会中,学前教育相关话题已引发热议,如云南省政协委员农布央宗提出要促进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发展,重庆市政协委员李远杰建议要多渠道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等。预计这些话题也将被带入全国两会。
学生心理问题能见度走高
家校协同干预引关注
关键词:心理问题低龄化心理疏导家校协同
心理病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群体中,特别是抑郁症低龄化的问题突出,引发担忧。2021年引爆网络的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中,自媒体平台中有文章提出“当孩子想要结束生命时,我们到底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等追问和反思。2021年12月,西安市一名大三女生因房东拒退押金服农药自杀、江西省九江市一11岁小学生被老师指责后跳楼自杀等事件也引发关注,舆论更加注重心理因素带来的极端后果。有教育专家认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协同发力。家庭方面,应更多地接纳和陪伴孩子,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但要避免为孩子一概代劳,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学校和老师要充分掌握基本的心理问题识别评估要点,提供适时的心理疏导,切忌轻易给学生贴标签。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需要相适应,预计会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得到重视。
保障教师工资待遇
让辛勤园丁劳有所获
关键词: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教师待遇
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中,“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提法受到舆论高度关注,截至2月22日,微博话题#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阅读量达4.9亿次。舆论对提高教师待遇的举措表示支持,认为此举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观点认为,教师工资上涨释放出积极信号,但要特别注意三类教师的待遇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一是艰苦边远地区教师,鼓励其扎根基层地区;二是班主任群体,通过工资报酬弥补其在繁重教育任务中的辛苦付出;三是高职称教师群体,鼓励其精进业务,力争上游。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师待遇、各地如何精准落实“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要求、如何提升乡村及偏远地区教师待遇将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打造乡村光明未来
关键词:乡村教师乡镇寄宿学校
近些年,随着社会对乡村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农村学校硬件条件明显改观,但多地乡村教育面临“空心化”处境。如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等预计将在代表委员中引起讨论。舆论认为,振兴乡村教育首先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入职条件,吸引青年教师并扩充艺术类专职教师。其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外流,农村学生规模逐步减少,需要依照乡村教育发展规律,办好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这两类学校,把依旧留在乡村的学生教育好,特别要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推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
转变观念稳定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转变观念
目前,疫情防控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2022年1月,微博话题#七成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就业#登上热搜榜,有观点认为,受疫情影响许多民营企业面临生存问题,体制内的稳定性被更多名校毕业生看重。据教育部介绍,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必将是每年全国两会持续关注的焦点。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应整体调整高校毕业生工作思路,不再单独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而是关注所有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这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以及推进社会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
学生安全议题永不缺席
食品安全问题或成新热点
关键词:校园霸凌校园食品安全学生安全
近年来,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一直处于高位。2021年,涉及学生遭受暴力行为、食品安全的事件屡次引发关注,且有恶劣程度升级的迹象。学生安全方面的舆情一旦发生,影响都较为恶劣。
校园食品安全方面,营养餐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招标环节暗流涌动,孩子成为最终受害者。如河南省封丘县戚城中学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校长哭诉送餐公司“换不动”引发关注,由此牵出当地教育部门法纪意识淡薄、有关部门对招标流程暗箱操控、当地相关领导给出“不能轻易换掉一个经过招投标程序选中的配餐公司”推诿言论等一连串问题,反映了基层校园后勤管理的乱象与治理难点,相关环节的治理或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
校园霸凌方面,2021年8月安徽省歙县多名女生在厕所霸凌另一女生;同年3月北京市一高一男生被8位同学言语侮辱、肢体侵犯,被逼看不雅视频并遭受猥亵,甚至被教唆自杀等事件引发关注。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各地要摸排死角,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对校园霸凌的治理细则、各地方的创新性治理举措等将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领域,尤其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对校园霸凌的治理问题。
2021年9月1日,教育部出台的《教育督导问责办法》提出,校园出现霸凌行为,将会直接问责学校,规定了学校在管理学校霸凌事件中的责任。不少地方两会将这一指导性文件细化,出台更具落地性的督导、约谈政策。相信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持续推动对校园霸凌单独立法、提出如“纳入对14周岁以下校园霸凌施暴者的惩治”、被霸凌者心理健康疏导等具体问题对策的讨论将引发关注。
艺考迎来重大改革
强调综合发展或引发震荡
关键词:艺考加强统考德艺双馨
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艺考迎来重大改革,艺考不再是“低分”的代名词。从教育部的文件中可以看出,改革的总趋势——减少校考、扩大省级统考、提高文化课成绩等各项变化都是围绕“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思想展开,给一向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艺考生带来不小的挑战。但高考政策一般是执行“三年指导早知道”,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各省也将按自身工作节奏推出相应举措,当前节点可能会有代表委员就艺考政策方向给校方招考工作提出建议,同时受疫情影响,对于考试管理组织方式、校考政策或出现呼吁改革加速和进一步简约化的声音。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张昕胡阳
编辑:薛宇欣|责编:朱玉萍夏玥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