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对俄发起SWIFT制裁!全球能源价格或加速上涨
发布时间:2022-02-28 07:27:16来源:新财富
SWIFT制裁被认为是一种“核武器”,一旦切断俄罗斯银行与SWIFT之间的联系,就相当于切断了它与全球银行系统间的联系,意味着俄罗斯银行基本上无法进行跨境收付款,进而深刻地影响其国际贸易。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泓观卓见、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中国新闻周刊》、文涛宏观债券研究
北京时间今天清晨,美国、英国、欧洲和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措施,内容包括: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SWIFT),限制俄罗斯央行的国际储备——这些制裁措施将在未来几天实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把俄罗斯银行从国际金融系统中隔离出来,将阻止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部分金融交易,从而有效地阻止俄罗斯的进出口。
那么,SWIFT到底是啥?为何美欧如此看重?一旦实施,将对俄罗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01
SWIFT是最重要的跨境支付系统
据悉,1973年,万事达、维萨、美国运通、JCB信用卡和大莱五大集团带领来自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共同成立了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
SWIFT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其业务覆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中心。目前的董事会成员名单中,包括美国、中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作为国际银行间同业自发合作的非营利组织,SWIFT是世界领先的安全金融报文传送服务机构,为社群提供报文传送平台和通信标准,并在连接、集成、身份识别、数据分析和合规等领域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打造出了当下国际最普及、最安全、最便捷的汇兑体系。
目前,SWIFT的报文传送平台、产品和服务对接了全球超过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2020年,每天约有3800万笔交易通过SWIFT平台交换电文,促成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交易。
简单来说,跨境清算离不开SWIFT,它是银行用来进行快速、安全跨境支付的主要安全信息系统,是目前国际金融机构之间传递金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
不同国家银行间跨境转账,几乎都需要SWIFT支付系统
据央视财经,目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全球最安全、最便捷和最重要的跨境支付系统,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重要金融机构都是该系统的成员。一般来说,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进行跨境转账都需要通过“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因此该系统也在实质上控制了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如果被移除出这一系统,就无法用美元进行结算,只能用本国货币,或者是和其他签订了货币互换的国家进行贸易。
当前,全球跨境支付系统主要有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其中,前者由欧洲主导,后者由美国主导。
02
将俄从SWIFT系统中移除,
被称为丢向俄罗斯的“金融核弹”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拥有约1.1万成员,其中包括近300家俄罗斯银行。如果这些俄罗斯银行被移除出这一系统,占俄罗斯财政总收入4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益将被切断,其经济会立即受到重大影响,包括本国货币大幅波动,以及大量资本的外逃。因此将俄罗斯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中移除也被称为丢向俄罗斯的“金融核弹”。
2012年,美国联合欧洲升级对伊朗的金融制裁,并将伊朗4家重要银行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中剔除,导致伊朗损失了近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
03
为何西方态度突然转变?
据《中国新闻周刊》,SWIFT制裁被认为是一种“核武器”,一旦切断俄罗斯银行与SWIFT之间的联系,就相当于切断了它与全球银行系统间的联系,意味着俄罗斯银行基本上无法进行跨境收付款,进而深刻地影响其国际贸易。
相关国家的顾虑原因很明显,当俄罗斯通过SWIFT系统进行数十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跨国交易时,一旦将俄罗斯从SWIFT中剔除,会立刻影响欧美与俄之间的能源贸易,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和德国,因为它们是与俄罗斯银行SWIFT交易最频繁的经济体。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专家对于欧美在短短48小时内就转变了态度,并且迈出了制裁的关键一步,感到有些吃惊。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指出,西方态度的突然转变,主要是因为随着俄乌局势的升级,各国领导人受到了很大的舆论和公共压力。而且,此前欧美公布的第一波制裁措施,无论是冻结俄罗斯银行、企业和高级官员在海外的资产,还是与军事部门相关的高出口限制,从短期来讲,这些措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能产生的约束是有限的,可谓隔靴搔痒。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在2月26日这天,伴随着以SWIFT为核心的金融制裁的升级,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也出现政策转向:美国和意大利分别向乌克兰追加3.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和1.1亿欧元的财政援助。德国破格批准向乌克兰交付14辆装甲车、1000枚反坦克火箭筒、500枚毒刺地对空导弹及数量不明的榴弹炮,以及1万吨燃油,这些行动都部分地打破了北约此前的一些“惯例”。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西方阵营在对俄政策上整体转向强硬,对俄罗斯金融制裁“史无前例”的升级也是自然而然的。
04
SWIFT制裁意味着什么?
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大幅受阻
兴业证券发表研报称,SWIFT制裁将切断该机构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都将大幅受阻。如果一个机构被剔出SWIFT系统,则意味着不仅美元、欧元甚至是本币的跨境交易会全面受阻。在此之前,SWIFT就曾基于欧盟制裁法律法规,切断过伊朗和朝鲜金融机构与SWIFT系统间的联系。
伊朗:2012年受到SWIFT制裁,2016年被解禁,2018年再次被制裁。2012年3月15日,基于欧洲理事会对伊朗的制裁,SWIFT宣布禁止向欧盟批准的伊朗银行提供专门的金融信息服务。2016年1月17日,在伊核协议通过后,SWIFT宣布被欧盟解除制裁的伊朗金融机构能重新连接到SWIFT系统。可以看到,受到制裁期间,伊朗的贸易量明显萎缩。2018年美国再次对伊朗进行制裁,伊朗第二次与SWIFT断连。
朝鲜:2017年起受到SWIFT制裁。2017年3月,比利时外交部要求SWIFT先后切断了受联合国安理会制裁的三家朝鲜银行以及与没有被联合国安理会或欧盟理事会制裁的四家朝鲜银行与SWIFT系统间的联系。
05
禁用SWIFT将极大增强对俄制裁效果
中信建投证券发表研报称,禁用SWIFT将极大增强对俄制裁效果,但难扭转战争局势。根据俄罗斯全国SWIFT协会数据,约300家俄金融机构是SWIFT成员,占俄金融机构一半以上,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使用者。俄罗斯金融机构在全球每天进行的外汇交易价值约460亿美元,其中80%以美元计价。SWIFT日均传输4200万条消息,俄罗斯金融机构占1.5%。禁用SWIFT将阻断俄罗斯与国际金融机构间交易信息收发。尽管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联系汇款信息,但安全性不完善,大量数据需要人工交换,作为支付信息的传输路径极为脆弱。尽管资金流并未被切断,交易仍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大幅阻断俄罗斯能源进出口。但鉴于此前克里米亚危机期间欧美曾以禁用SWIFT威胁俄罗斯,此次俄行动料已考虑到这一后果,禁令更多是为北约未来谈判增加筹码,恐难阻挡军事行动的进程。
当前SWIFT替代方案有限。俄罗斯在2014年受到经济制裁后,推出了自己的跨境支付网络SPFS来取代SWIFT,但使用最多的是俄罗斯国内机构,难以替代SWIFT。中国于2015年推出人民币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当前发展迅速,但在国际信息收发方面仍难以摆脱对SWIFT依赖。伊朗被禁用SWIFT期间,欧盟推出INSTEX系统,旨在与伊朗进行非美元贸易,但由于美国的阻挠几乎未能实质使用。此次对俄制裁若长期持续,不排除欧洲未来再次绕道类似方案寻求俄能源进口。
06
对全球能源价格、欧洲银行业的影响
据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欧洲能源供给可能再度陷入紧张,国际能源价格或加速上涨,增加全球通胀压力。新制裁措施后续将对欧洲能源进口造成较大压力。俄罗斯作为重要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国,约占世界原油供应量的12%,占欧盟能源进口量的39.5%,德国和意大利对俄的天然气依存度达到50%以上。21年俄罗斯的出口额在4900亿美元左右,主要项目为石油、天然气、煤炭、小麦和钢铁等资源。根据美国CIA数据,俄罗斯出口主要目的地是中国(14%)、荷兰(10%)、白俄罗斯(5%)和德国(5%)。当前主要国家石油库存已处于低点,战争和制裁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市场有激进观点认为,随着包括SWIFT禁令在内的制裁收紧,原油价格可能突破每桶140美元大关,从而进一步加大全球通胀压力。
欧洲银行业风险上升,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21年三季度数据,俄罗斯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国际银行的未偿还债务达1210亿美元,奥地利、意大利和法国银行占其中约70%,而俄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未偿还债务仅为147亿美元。若制裁禁令导致俄债务违约,欧洲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敞口。此外,乌克兰冲突可能持续打击卢布,从而降低欧洲银行在俄罗斯子公司持有的股票价值。
对我国影响有限,或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俄禁用SWIFT可能导致我国银行与俄金融机构间支付清算产生障碍,影响中俄进出口贸易,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亦可能对国内造成波动。但我国与俄罗斯在冬奥期间达成15项合作协议,将稳定我国能源供应,并为人民币跨境支付创造新的机遇。能源方面,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新签一份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将对华天然气出口增加100亿立方米,总量达480亿立方米/年,在原来的协议基础上增加26%,为中国增加了5.8%的长期天然气供应。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还和中石油签署了过境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石油的协议,协议期为10年。跨境结算方面,双方强调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0年,中俄之间17.5%的贸易以人民币结算,而2014年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占比仅为3.1%,另有10%左右贸易以卢布结算。此次新增天然气交易改为用欧元结算,被认为是两国合作中从美元结算到本币结算的过渡。当前,中俄已多次续签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在俄罗斯有一家直接参与行和多家间接参与成员。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在俄罗斯也设有当地子公司,可以不通过俄罗斯银行的情况下在集团内部进行交易,相关企业仍有渠道进行汇款。未来,中俄有望加快建立美元之外的本币结算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新财富2022年2月号·电子版
《小米宇宙膨胀与裂缝》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