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双一流”,中西部这些高校强势突围
发布时间:2022-02-27 11:46:10来源:麦可思研究
近日,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出炉,共147所高校入选,包括86所东部高校和61所中西部高校。
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本次仅新增7所“双一流”高校,其中2所来自中部地区(山西、湖南)。
在新增“双一流”建设学科方面,中西部新增16个:湖北、陕西、湖南各新增3个,山西、辽宁各新增2个,重庆、吉林、黑龙江各新增1个;新增建设学科涉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15所高校。
从新增“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来看,与首轮相比,中西部进步较大,老牌名校集体发力,展现出强者愈强的态势。如武汉大学新增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学科后,一流学科数达11个,列全国前十;华中科技大学新增临床医学,一流学科数达9个。
作为“双一流”新成员的山西大学和湘潭大学也有亮眼表现。山西大学斩获哲学、物理学2个一流学科,在新增的7所“双一流”高校中,山西大学是唯一有2个学科同时入选的高校。湘潭大学也有1个一流学科(数学)晋级。
五年间,老牌强校做大做强,新秀渐起,在“双一流”建设上,中西部高校正奋力前行。
注:
教育部官方口径中的中西部23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指除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港澳台之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区。
国家、高校齐发力,结硕果
近些年中西部高校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鼎力相助。
事实上,早在20年前国家就开始将关注点落在中西部,并相继出台具体细则。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随后,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2001年,教育部开始组织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
2013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一揽子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正式发布。作为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部委启动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2016年,《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并提出,要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资源配置、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鼓励高水平大学尤其是东部高校扩大对口支援范围,提高中部省属高校受援比例。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着力加强适应西部地区发展需求的学科建设。持续推动东西部地区教育对口支援,继续实施东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
随着20年来国家在中西部高等教育上的频频发力,一项项改革终于开花结果。
对口支援
自2001年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以来,119所中央部属高校和东部高水平地方高校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工作,实现了西部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
在众多高校“团队式”的强力支持和精准帮扶下,石河子大学实现了从“211”工程到“一省一校”,再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今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两个学科群入选部省合建学科建设平台;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经过多年发展,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020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实现了地质工程系本科专业建设的历史性突破。这成功的背后便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给予青海大学的强大支援。
省部共建
“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39所。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经费大幅增长,总计超500亿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共建带动中西部各地政府投入建设资金超190亿元。
专业建设
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万余个,增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草业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粮食工程、藏药学、资源勘查工程、边防管理等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急需紧缺专业。
课程质量
面向西部高校提供近14万门慕课及小规模订制课程服务,帮助西部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超200万门次,打造出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
师资队伍
通过对口支援共选派900余名干部到中西部高校挂职工作,选派9700余名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受援高校开展实地授课、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中西部高校共选派3800多名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挂职锻炼、8800多名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学习。
……
遇瓶颈,迎难而上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固然值得欣喜,但也不能忽视阻碍中西部高校发展的绊脚石:经费不足、人才流失。
给经费
面对国家、地方拨款有限的事实,中西部高校若是“不等、不靠、不要”,该怎么发展?
近期,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分享该校的做法:在学校经费与东部地区的一些高校难以匹敌的情况下,兰州大学坚持把资金优先用到人才队伍建设上,让人才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支持和尊重。
而且严校长还提出了“量体裁衣、因地制宜”的中西部高校发展之道,即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中西部高校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发挥自身特色。
为了不再让中西部高校因为缺钱而叫苦不迭,国家也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今年年初,财政部出台《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其中提到,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地方高校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部省合建”高校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从2021年10月公布的《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可以看到,2022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共313亿元,其中河南分配资金最多,为32.4亿元;四川次之,分配资金达22.3亿元;安徽排第三,为20亿元。此外,河北、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广西、辽宁、山西、黑龙江、云南、吉林也都拿到了10亿以上资金。
留人才
给住房、安家费、乃至成百上千万的科研启动经费,近些年,面对东部高校抛出的橄榄枝,中西部高校很难留住高水平教师。
而如今,这一现象有望改善。
去年年底,教育部明确,中西部特别是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聘期之内如果流出西部,要被取消相应的称号。
除了外部政策的保障,高校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留住人才。
继2020年招聘10名清北博士后,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加大引才力度,招聘了35名清北博士,均为教学科研岗,且不少人是“95后”。
该校为何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顶尖名校生加盟?
“学校在朝着未来、齐心协力地发展,才是吸引青年到这儿来创业的根本原因。”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对媒体这样说。
而且学校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两度跻身“双一流”;21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0名;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
实力增强,发展向好,正是这所山西高校吸引人才的“杀手锏”。
“青年人实际上并非完全为票子、房子,更重要的是他要看到希望。太原理工近一年多的变化,大家都能看到。我们的本科招生平均增长了接近15分,我们研究生考试的分数增加了20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引进全国的博士的量已经接近300了。这也是这所学校近十年来密度最高的。也许跟我有关,他们看到我来了以后工作的热情、工作的激情,也有一种理想。”郑教授总结道。
中西部高校迎新机遇
下一步,中西部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日前路线图已绘制好。
2022年2月25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全国高教处长会上强调,“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成为今年要抓的重要工作。
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西三角”,推动区域高校集群发展;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在中西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慧农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全面启动省部共建2.0……
这一桩桩一件件惠及中西部高校的有效举措都将一一落地,让我们静待花开。
主要参考文献:
[1]中西部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教育报,2021-12-28.
[2]石河子大学受北大对口支援20年:3学科已进ESI全球前1%.澎湃新闻,2021-05-12.
[3]十四年,“一流专业”这样建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纪实.光明日报,2022-01-06.
[4]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中西部高校的发展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兰州大学,2022-01-19.
[5]教育者说丨郑强: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的灵魂.太原理工大学,2021-12-16.
[6]太原理工大学网站
本期责编|麦可思丁楠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