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二哈”傻?人家可是上过奥运会的!
发布时间:2022-02-22 17:13:52来源:央视网
物种日历(ID:guokrpac)|来源
SamKakeru|作者
麦麦|编辑
孟夏|排版
当人们提到哈士奇时,总是与“二”“笨”“淘气”等贬义属性相关联;殊不知,“二哈”曾经也是冬奥会参赛选手。
冬奥历史上曾有过狗拉雪橇的比赛,而哈士奇——一般指西伯利亚哈士奇,就是最常见的雪橇犬之一。此外,萨摩耶、阿拉斯加犬、爱斯基摩犬、格林兰犬、俄罗斯欧洲莱卡犬、奇努克犬等,也常被训练来拉雪橇。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狗!|JacobW.Frank/WikimediaCommons
哈士奇与萨摩耶、阿拉斯加犬甚至被称为“雪橇三傻”——不过,这种称呼显然对它们是不公平的。既然知道它们是优秀的雪橇犬,为什么不能叫“雪橇三杰”呢?要知道,作为曾经的奥运健将,雪橇犬在雪地里奔跑的能力,可比你我强多了。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哈士奇如今才会成为“拆家二哈”。
登上奥运赛场的狗狗
1932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出现了狗拉雪橇的项目。每支参赛队伍里有6只雪橇犬,它们需要牵引着载有运动员的雪橇奔驰40公里;一旦狗在比赛中受伤,它也可以被运动员抱着抵达终点。
40公里,几乎跟人类马拉松的距离差不多;但对于雪橇犬来说,这算不上什么。比赛中,雪橇犬一度拉出了30公里/小时的速度。可惜的是,狗拉雪橇比赛仅在冬奥会中出现了这一次,此后狗狗再无机会登上奥运赛场。
1932年,狗拉雪橇比赛出现在冬奥赛场上|LA84.org
雪橇犬能跑多快,取决于奔跑距离和负重程度。在恶劣的越野条件下,雪橇犬的平均时速能保持在6~7英里/小时(9.7~11公里/小时)。在每只拉力85磅(39公斤)的情况下,雪橇犬在24小时内可以行进超过90英里(145公里)。在短跑比赛中,雪橇犬队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
虽然奥运会上再也没有狗拉雪橇的项目,但雪橇犬爱好者至今仍在组织不同规模的拉雪橇赛事。短跑比赛通常为期1~3天,里程在100英里(161公里)以内;长跑拉力赛则超过1000公里。最著名的比赛,当属在北美举行的艾迪塔罗德狗拉雪橇比赛(IditarodTrailSledDogRace),赛程1868公里,比较快的队伍通常可以在8~10天内完成比赛。
2007年的一支参赛队伍,它们需要在冰天雪地里奔驰10天左右|ra64/flikr
想要在冰天雪地里奔袭,不仅要能跑,还得能耐寒。有报告指出,哈士奇能忍受零下59℃的极低气温。
不过,可别因此就把你家二哈丢在雪地里。实际上,雪橇犬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取决于它们的健康状况、被毛状况、年龄和环境遮蔽物(住所);而且,一支雪橇犬队的成员们也会“抱团取暖”。因此,如果你在东北把一只哈士奇当作宠物饲养,那么还是不推荐在寒冷的冬天让它生活在室外。如果实在不允许室内饲养,至少要在室外给它提供一个能防风、有棉垫子的狗窝,同时还要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
跑累了歇一歇|herepup.com
如何成为一只雪橇犬
能够在雪地里疾驰,雪橇犬有着异于常狗的身体素质。
首先,它们的体内氧气运输能力非常强。一只优秀的雪橇犬,体内的氧气运输能力可达成年人的4~5倍;经过训练的雪橇犬,氧气运输能力甚至可以达到普通人的8倍。此外,人们通过“多食多餐”的饲喂方法,将雪橇犬培育得十分贪吃。在长途跋涉中,雪橇犬每隔1~1.5小时就要进食一次(也包括零食),以保证所摄入的食物可以补充上消耗的能量。而且,雪橇犬还拥有蹼状爪子,也就是脚趾之间有一层膜状物,这种爪子更有利于在柔软或泥泞的表面上行走。
像这样的蹼状爪子|healthyhomemadedogtreats.com
至于体力方面,优秀的阿拉斯加雪橇犬能够快速适应运动。当应激激素增加且细胞受损时,它们会消耗储存在肌肉中的能量,这一过程甚至可以在行进中适应。实际的效果就是,在奔跑时,雪橇犬几乎不需要停下来休息就能完成自我调整;而人类则需要停下来休息,待身体恢复后才能继续运动。这项特性赋予了雪橇犬“超长续航”的能力。
能超长续航的雪橇犬|MarkusTrienke/WikimediaCommons
不过,仅仅拥有耐寒和体力好这两项必备素质,可不一定能拉雪橇。
一只犬能成为雪橇犬,尤其是专业比赛级雪橇犬,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它喜欢拉雪橇。我们都知道,边牧作为牧羊犬,生来就喜欢把活动的东西聚拢,面对羊群或其他小动物群时,牧羊犬会本能地在外围奔跑并把它们聚在一起,而不是冲进羊群攻击一只羊。同理,雪橇犬则认为拉雪橇是最能让它们兴奋的事情。繁育者在选拔优秀雪橇犬时,会很关注保留“工作热情高涨”的基因,有的犬甚至条件反射地在套上雪橇拉带之后就想开始奔跑。
冲鸭!|FrankKovalchek/WikimediaCommons
被作为宠物的饲养雪橇犬,虽然没有比赛级雪橇犬那么顶尖的体力,但它们的“工作热情”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当你整天把它们冷落在家时,或许“拆家”才能成为它们消耗过剩精力的途径。当一只哈士奇开始拆家时,恰恰体现了主人懒得训练、懒得运动的特点。
雪橇犬也有传奇
雪橇犬不仅曾是奥运健将,还有过十分传奇的励志故事,例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南极大冒险》。电影中,南极探险队迫于恶劣天气离开基地,雪橇犬们不得已独留在基地。在之后的数月中,雪橇犬们展现了惊人的求生欲,克服重重困难,在探险队归来之时,8只雪橇犬中还有6只存活。
《南极大冒险》剧照
电影里,雪橇犬们在极地求生时,总会有一头犬作为领导者。在一支雪橇犬队中,的确存在“领头狗”,它通常是最聪明、执行能力最强的狗,能听懂主人的指令,并带领雪橇犬队伍完成指令。不过,雪橇犬队的领头狗,与野外狗群的阿尔法狗(首领)还是有区别的,阿尔法狗通常是身体健康、有策略性、战斗能力顶尖的雄性狗,就像狼群中的狼王一样;而雪橇犬领头狗则不限定性别。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狗群中狗的数量通常为5~10只,某些地区可达20只或更多,它们确实会形成一个有纪律的小社会,并完成集体狩猎行为。
《南极大冒险》是根据1957年日本探险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不过,原版故事的结局残酷得多,探险队人员时隔一年才重返南极,而探险队中的15只雪橇犬,最后只有2只桦太犬(也叫萨哈林哈士奇)生还。
1895年,拉雪橇的萨哈林哈士奇|IvanNikolaevichKrasnov/WikimediaCommons
这两只奇迹之犬名叫太郎和次郎,它们如何在南极那样无人干涉的恶劣环境下成功存活,至今还是一个谜。因而,当日本电影《南极物语》试图还原真实事件时,对于这两只奇迹之犬的求生之路,仍然只能加入人为想象成分。人们猜测,太郎和次郎之所以能存活,可能是因为它们来到南极基地时还是小狗,更能够适应南极的环境。而且,它们独留于南极时,并不完全依赖于基地内的存粮,可能主要靠猎捕企鹅、海豹维生,甚至还可能以海豹粪便为食。
无论如何,这两只雪橇犬在南极生存了下来,并在一年后见到了重返南极的探险队。可惜,不久之后,弟弟次郎便在一次探险活动中死亡,死后的遗体被制成标本,与著名的传奇名犬“忠犬八公”一起保存在东京上野的国立科学博物馆内。哥哥太郎后来则回到日本,一直活到15岁高龄,去世后的遗体标本被收藏在北海道大学农学部博物馆里面。
陈列于博物馆里的次郎标本|武藏/WikimediaCommons
来源:文章授权转自物种日历,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RECOMMEND
推荐阅读
▼
更多夜读,关注央视网
说说这届冬奥会带给你的最大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