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新餐饮“抢滩”香港

发布时间:2022-02-19 20:51:14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除了和府捞面和杨国福麻辣烫,还有更多中式餐饮企业意欲冲刺资本市场。今年春节前夕,海鲜餐厅七欣天、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乡村基,在1月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此外,还有去年9月递表的捞王、正在冲刺A股主板的老乡鸡和老娘舅,以及已决定上市的西贝。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艳艳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后来者抢跑,先行者煎熬。

众多餐饮企业“冲击”上市的档口,二级市场上的餐饮企业表现并不乐观。自2021年2月以来,餐企股价普遍下跌,港股上市的海底捞、呷哺呷哺市值蒸发75%,九毛九餐饮市值腰斩,百胜中国市值也蒸发了130多亿元。

一个大趋势是,消费赛道正在降温。厚生投资近期发布的观察报告指出,资本市场对消费赛道的过度热情开始纠偏,消费股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一级市场消费企业的估值也在暴涨之后回归理性,泡沫逐步消退。

尽管如此,餐饮企业上市之路上仍然摩肩接踵。资本热潮与“关店潮”交织,共同组成了当下的餐饮行业生态。行业人士分析,竞争加剧兼之消费疲软,鲜有餐饮企业业绩实现增长,上市餐企估值下调明显。从上市地点来看,相比A股市场,港股仍然是新晋餐饮企业的主要选择。

“(餐企)上市契机比过去差了,但从上市的主动性等方面来看,确实也更强了。”资深市场人士黄立冲对《中国企业家》总结说,“虽然上市后不会让你再像以前管理企业那样自由随性,但一定程度上,公司也更安全了。”

“香港资本市场正在寻找第二个海底捞”是坊间流传的一个说法,这背后寄予了投资者对餐饮消费企业的期待。不过,后来海底捞也经历了股价过山车,业绩下滑、关店等诸多挑战。如若未来这些新餐饮企业上市,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会比以前上市的同类企业更好吗?

就此问题,老虎国际资深分析师昱恺对《中国企业家》解释称,香港二级市场的表现有很多决定因素,“尤其是上市前期,流动性缺失可能会造就畸形的价格。后期只要企业运行正常,发展得力,二级市场也会将这些利好因素带入股价中去。

“海底捞之所以会遭遇‘股价过山车’,就是因为前期估值被炒作过高,且连续扩张节奏过快,又碰上疫情造成不少损失。归根结底,一切还是得由业绩决定。”昱恺称。比如,乡村基早在2010年就挂牌纽交所,但因业绩不佳于2016年退市。

上市之路,摩肩接踵

和府捞面拟在境外上市,剑指“捞面第一股”。稍早前,证监会国际部还披露了“杨国福麻辣烫”提交的港股上市申请材料。一旦材料通过,杨国福麻辣烫就能冲击“麻辣烫第一股”。

除了和府捞面和杨国福麻辣烫,还有更多中式餐饮企业意欲冲刺资本市场。今年春节前夕,海鲜餐厅七欣天、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乡村基,在1月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此外,还有去年9月递表的捞王、正在冲刺A股主板的老乡鸡和老娘舅,以及已决定上市的西贝。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不到一年时间,已有8家餐饮类企业传出准备上市的消息。此前,中国境内只有15家餐饮消费类上市企业在列。这意味着,如若进展顺利,沸沸扬扬的餐饮消费市场,即将迎来一波“上市潮”。

一位熟悉港股资本市场的从业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受制于餐饮行业的传统性,且不具备高精特新性质,也不在国家特殊政策扶持范围内,这些年来国内上市餐饮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此外,部分扩张开店的品牌没有充足现金让前期投资者退出,上市是最好的途径。

资本市场的变化也在行业人士的观察之中。2021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明显放缓,下半年仅有4只新股上市。这一局面也促使消费企业的资本运作和发展规划调整路径。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推行多项重大改革,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多元机遇。

多位餐饮行业人士表示,2021年是餐饮行业“重建”的一年。尤其是,去年以来,一级市场对餐饮行业的关注和参与程度空前高涨。《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8月,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金额接近430亿元,已经达到2020年的2倍。

前述报告认为,随着越来越靠后期的单笔高金额投资的出现,未来5年或有一批净利润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餐饮行业公司完成上市,餐饮行业或引领一波消费行业的IPO潮流。

上市潮背后:

资本加持,竞争升维

2021年9月,一家名为“海伦司小酒馆”的网红餐饮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成立三年时间内,门店数量从162家扩张到528家,并计划到2023年开店2200家。海伦司不仅在餐饮行业的低谷期逆势增长,还成了资本眼中“微醺经济”的代名词。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这样资本与餐饮“共舞”的状态,市场上并不多见。

至今为止,中国虽然美食种类繁多,但餐饮行业资本化程度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泰合资本统计,截至2021年5月,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只有15家餐饮上市企业。相比美国、日本比例过半的行业集中度,中国的餐饮集中度仅有17%。

去年以来,诸如新中式糕点、中式餐饮面食等细分赛道备受资本青睐,实现逆势扩张。2021年下旬至今的这波餐企上市潮背后,一些颇具规模的餐企也在转变思路。他们意识到,通过接纳资本,它们将会在扩张方面拥有更多筹码。

与以往诸多老牌儿餐饮企业依赖自有现金流不同,这波即将奔赴上市的新餐饮企业,大都是在资本的加持下快速壮大。资本的青睐,让本就备受关注的餐饮市场风云翻涌。机构统计,2022年,刚刚结束的一月份,有14个项目获得投融资,其中4个为连锁中式快餐品牌。

截至目前,和府捞面已完成6轮公开融资。最新一轮来自去年7月,绝味、腾讯分列第二、第三大股东,公司目前融资估值达到70亿元。不过,杨国福麻辣烫目前门店已超6000家,遍布中国及海外5国,但从未进行公开融资。

一个重要变化是,资本拥抱下的餐企竞争正在升维。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行业原本的发展节奏,也让企业从向死而生的过程中,意识到资本的重要作用。心态发生转变的餐饮与寻找产业投资机遇的资本相互拥抱,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行业关系与竞争格局,间接加快了餐饮品牌的更迭换代。

“西贝不差钱,永远也不准备上市。”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曾经的豪言壮语,或许是很多餐饮人的态度写照。一般而言,上市之于餐饮企业的直接价值,在于获得融资。不过,国内餐饮类企业习惯于依靠自有现金流进行扩张,并不重视资本价值,或跟资本保持距离。

但在亲历2020年疫情重创线下业态后,餐饮行业对资本的认知改变了。2020年底,贾国龙表示,通过疫情,西贝认识到了资本的实力和力量,“所以我改口了,如果有合适的时机,我们会选择资本投资西贝。”

黄立冲表示,“西贝原来并不急于上市,但在疫情期间,公司业绩和资金链受到严重打击。尽管最终喘过气来了,但企业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资本拥抱下的餐企竞争正在升维。这不仅体现在门店扩张、装修环境、供应链体系和标准化等更多规模类投入上,更多高学历、高专业化技能玩家也在杀入市场,提升管理运营成本。

赖阳提醒,企业需要辩证看待资本的作用,“比如,有些城市的承载力可能不支撑开店(却开了店),还可能会出现管理黑洞和内部腐败现象。”赖阳说。

“关店潮”背后:

消费疲软,玩家抢占细分市场

疫情反复的阴霾笼罩,让线下消费一度陷入窘境,餐饮同样难以“独善其身”。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9年全年餐饮消费总额为46721亿元,而在2020年出现了负增长,为39627亿元,到2021年这个数值为46895亿元,仅比两年前增长了174亿元。

尽管资本热潮翻涌,但在“关店潮”“倒闭潮”的行业境况下,餐饮市场还未恢复元气。2021年,有大批的餐饮企业没能熬过冬天,要么收缩战线,要么彻底关张。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注册餐企316.7万家。而注销的餐饮企业达到了88.5万家。

“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不像互联网企业,业务范围越大,成本越低。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同样面临;所有餐饮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2021年中,面对投资者,海底捞张勇曾如此表达过餐饮行业所面对的瓶颈。

成也开店,败也开店。张勇说,餐饮企业开两家店赚钱,开三家店可能就赔钱。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历经2020年大规模扩张后,海底捞2021年关店300多家。此前,呷哺呷哺也宣布关闭200家并且今年不再拓展新店。

跟房地产行业一样,严重依赖线下、具有广泛客户群体和传统产业背景的中国餐饮行业,发展之路无捷径可走。继续开线下连锁店、迅速扩张的策略,目前仍是餐饮从业者的主流选择。集中优势攻克细分市场、完善供应链甚至餐饮基础设施,也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趋势。

这些跑步前进、冲击上市的餐饮企业,背后都是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然而环顾行业,目前国内餐饮行业竞争格局非常分散。美团数据显示,2018-2020年国内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12.8%、13.3%和15%。虽然行业连锁化率在逐年提升,但相比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

细分品类及其供应链体系由于更易标准化,带来了更快的扩张速度。2021年,和府捞面新增门店数较2020年翻番,相当于约2天开一家门店。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招股书资料和行业人士观点来看,开拓新店和完善自身供应链体系,成为餐饮企业IPO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

在开设第一家门店之前,和府捞面就投资并规划了支撑1000家门店的供应链和中央工厂体系,自建了供应链、运营、物流等,去年还建立了年产2万吨的面条生产基地。绝味食品在公告中提到,“在深耕中式快餐八年后,和府捞面已实现了可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加盟,直营模式仍是大多数新餐饮企业的扩张门店规模的优先选择。

除了近期传出上市的杨国福麻辣烫是加盟模式外,与上市餐企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等类似的,还有即将跨入资本市场的乡村基、七欣天、捞王和绿茶,它们都是通过“直营”模式进行扩张。尽管前期和运营投入较重,但这些餐企经过多年扩张,已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直营餐厅网络。

“直营模式的品牌管理难度和风险,比加盟模式更大,一旦单店出了问题,所有门店声誉都会受影响。”赖阳对《中国企业家》表示,纯直营模式带来了更强的门店控制力度,也意味着重资产和更高的投入成本,更审慎的经营决策。后期如若出现问题,风险也更大。

“目前来看,捞面市场已近饱和。”有行业人士对和府捞面的扩张前景表达了担忧。在其看来,在消费下行的整体态势下,未来捞面的产品丰富性和性价比问题尚待解决,而快速扩店背后的内部管理问题,亦值得思考。

新场景新形势下,移动化、自助化、智能化的新餐饮体验,将成为餐饮界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赖阳看来,餐饮很大程度上属于微利产业,线下菜品的研发是竞争核心,这取决于公司在研发层面的资金和专业化投入。“对于中央厨房的技术投入,最终会带来消费者认同的巨大差别。也正因此,这些年新出现的连锁类餐企,一般都重视中央厨房建建设。”

第二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与相识20年的你

一起缔造公司改变中国的力量

报名通道现已开启

点击下图即可报名

。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审校:崔允琰制作:陈睿雅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