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出天际”?不至于不至于……
发布时间:2022-02-18 10:45:06来源:灰鸽叔叔
1
前段时间有条会员内容,既和考试有关,也和冬奥有关。琢磨了一下,觉可能对缓解家长朋友们的焦虑有帮助,就在这里也展开说一说吧。
毕竟开学往往伴随着焦虑,对吧。
寒假之前的期末考试,算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次考试。从常理上说,我们应该担心试卷“过于简单”,搞得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有些家长认为,部分地区的试卷“难出天际”,属于“说起来一套,考起来另一套”。
于是就很着急。
部分公众号、短视频也跟着推波助澜:
文章的表述确实很吓唬人。什么“家长感叹”啊,“不由哀叹”啊,“课堂里学得都用不到”啊……
我一开始也被标题吓住了。“难出天际”是一个什么状况啊?是涉及到音韵训诂,还是奇门八卦啊?是阅读理解都是生僻字,还是作文考一首现代诗啊?我儿子上学期语文也考得一坨屎,但我看了下,不是卷子难,就是他丫自己不争气,要是碰到卷子难,他不得成屎干啊?
部分文章开头就说,“这代表着考试改革的趋势”,我琢磨着,如果这趋势越来越难,那不得直接去世啊?
我就鼓足勇气看卷子——
然后就踏实了。
2
眼看要开学了,考试也会陆陆续续到来,各位家长朋友一定要记住两条原则:
第一,不要自己判断难不难,让孩子判断。比如,把题目直接给孩子做做。恕我直言,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基本上只要初中以上,孩子的做题能力就超过大人了。未必都是大人不会,只不过不在解题的环境里了。
第二,不要跨年级。比如这次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说,那张七年级的考卷,自家孩子很难下手,阅读量感觉完全跟不上,时事新闻了解程度也不够。仔细一问,他家小孩四年级。
四年级做七年级的考卷,当然觉得难。
遵循这两条原则,“难出天际”这个“标题党”就基本能被识破了。
比如,很多家长会担心这样的题目:
“哎呀!我孩子没关注冬奥会啊!怎么办啊!”
“以后是不是要订份报啊!”
“是不是要天天看新闻联播啊!”
“这没见过徽章怎么做题啊!”
……
怎么说呢。看到这种所谓“超纲”题,我简直要乐疯了。因为这是七年级的题目,我把同样七年级的、此前对冬奥并不了解的儿子拎了过来,他也快乐疯了。
“这是送分啊!”
它是真的需要了解冬奥才能解出的题么?好,我们把它调整成常规题:
1、请选出“行楷”字体;
2、请根据图片填写对应的神话典故。
哇,这样的题出现在七年级,是不是很善意啊?
其实大家仔细看网络上的大量的所谓新闻题、时事题,绝大多数都属于可以简化成“常识题”的版本。
它并不需要了解大量的时事新闻才做得出,而是在考核课堂知识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下时事新闻。
你顺顺利利做完后想,哎呀,原来冬奥徽章是这个样子的啊。
多愉快啊。
这明明很“双减”嘛。
3
现在关于教育考核类的观点,有一个“万能话术”,叫做“考核综合能力”,但怎么个“综合”法,大家要么各说各的,要么各编各的。有些所谓的专家,实在糊弄不过去了,就抛出一句“全面发展”,再对付不过去,就摆出一道“时事题”——
“你看,老师上课不会教这个吧?”
不少家长朋友一下子就被吓住了。对啊,老师确实没教啊,课本上果然也没有啊,怎么办啊,又开始团团转起来。
真的不至于。
老师教过吗?其实是教过的。语文讲过什么是楷书,大禹治水是怎样的故事;数学老师讲过什么是勾股定理,立方体的面积怎么算;物理老师讲过杠杆原理……
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一个10KG的物体A”是踏实的,看到“一袋十公斤的大米”是慌张的,还觉得这是“难出天际”,那说明我们的考试还真有改革的必要。
但实际上,孩子还真未必慌,也不值得慌。
有一个老段子——大人在公园里,教孩子辨认东南西北,回到家问孩子,哪里是东啊?
孩子一脸惶恐:东南西北不是都在公园里吗?
那个“东南西北”,就是老师教给孩子的知识;公园,就是承载这些知识的课本。
走出公园用得上,不正是学习的目的么。
简单回顾近期的一些项目:
《》
《》
《》
自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