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这些书凭一己之力,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发布时间:2022-02-13 12:34:53来源:后浪

这些“读一本即可解锁一个新领域”的书,有些会给你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有些会让你收获实用的能力,还有些会让你迅速了解一个新的领域……总之,只要读了,它们就能让你实现“悄悄变厉害”的目标。

超级实用

欢迎来到数学的世界

这次不用做数学题

《数字的故事》

单靠花式做题,是没法真正了解数学的。要了解“数学”,还要从《数字的故事》读起。

这本书最大的妙处是告诉孩子:“数学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的美好生活就建立在数字之上。”

从数字的演化过程,到货币、时间、日历、尺度的诞生与运用……《数字的故事》比你想象的还要有趣。

在《数字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何观察纷繁的生活,把它们总结成数学原理,又是如何凭借这些原理让世界如钟摆一样有条理的前进,不断拓展认识的边界。

有家长反馈说,孩子原本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可看这本书却停不下来,书里提到了一个数学题,孩子研究了40多分钟,平时做作业都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而且一边看,孩子还一边兴奋地和家长分享书的内容:欧几里得的书被当成课本已有2300多年、看起来简单的0~9竟然有这么多变化……

你很难用刷题唤起孩子学数学的主动性,但你可以通过一些书让孩子感受数学的趣味。

说实话,作为一个从小到大数学都不怎么样的大人,看了这本书后,我竟然萌生了从初中数学(小学的我掌握得还是挺好的),重新学起的打算。

关联阅读

《万物的尺度》

《万物的尺度》是理科学习的工具书,重点介绍了36个科学计量单位,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生活中常见事物为这些单位做标注,让抽象的单位像眼前的生活一样具体形象。

打开阅读理解新世界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

可以用一辈子的文学理论入门

每当有人要我推荐提升小朋友(或自己)阅读能力的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推荐——《文学课》。

阅读能力的提升要靠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更需要好老师告诉你“如何挖掘藏文字的意蕴”。

如果没有好老师提点,我们的阅读会长时间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不要说提升阅读能力了,从读书中发现的乐趣都会大打折扣。

而《文学课》就相当于把专业的阅读老师请到你身边,这个老师水平相当高,他是密歇根大学的文学教授。

《文学课》一共有19章,相当于19堂阅读课,每章都为你解读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学手法,比如: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探险,探险的真正理由永远是认识自我。

·每个探险故事都含有这些要素:探险者、要去的地方、要去的公开的理由、途中的艰难险阻、要去的真正理由。

·在文学作品中,一般而言,与人就餐等于是说‘我喜欢你,我会陪伴你,我们是一个战壕的。

·文学作品中,生理缺陷可能是一种象征。外表的不同几乎永远暗喻着内心的不同。

看完这本书只需要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却能掌握受益一生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关键要素。曾有语文老师评价它:“简洁、重点抓得准,又有启发性”。

况且,这本书读着还很过瘾,完全可以被当成“经典作品剪辑”,或一份精选的书单。

关联阅读

如果你已经有了《文学课》,可以试着用从里面学到的方法,读一读“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系列、“大作家写给孩子们”系列和“我爱读经典”系列,所有这些作品都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大师经典。

看这本书的时候

别忘了打开音乐app

《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

如果你像我一样想系统地了解交响乐,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者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厚厚的音乐史,那《交响乐团:走进音乐的世界》就像为你量身打造。

它会为你揭开音符背后的奥秘,包括交响乐团的组成和运转、乐器的形制和发声原理、伟大的曲目、音乐家的故事……

带你体验歌剧、芭蕾舞剧、音乐剧、爵士乐的魅力。

“把音乐画出来”并不是件容易事,作者大卫·多兰用了3年半的时间才完成《交响乐团》。他巧妙地设计每个页面的布局,让关键信息穿插其中。这样,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在看画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取关于音乐的小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所有内容都经过音乐专家的审核。

强烈建议开着音乐app,看这本书,给自己一场视听享受。

职业与行业

看了这么多演出,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诞生的吗?

《艺术是怎样创造的》

这可不是揭秘艺术家创作过程的书,而是告诉我们,作为文化项目的艺术是如何运作的,包括动画片、电影、戏剧、演唱会、交响乐、艺术展等六大主题。

它的设计非常巧妙,每个主题都有一张巨大的全景导览图,让你一目了然各艺术行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各环节需要哪些工作人员,他们具体要负责哪些事。

比如电影:制片、编剧、导演、演员、后期制作……你在演职员表里看到的职业,几乎都在这张大图里了。想知道剧组里都有哪些人?翻开藏在图中的小册子,写得明明白白。

看这本书的感觉很奇妙,就好像亲临“艺术创造”的现场,亲眼观察工作人员的日常。

《艺术是怎样创造的》让小朋友更了真切地了解现实世界:

原来我们看到的节目,是很多人共同协作的结果,并不只是台上演员或艺术家个人的成就;

原来我们的世界有这么多种工作,它们各有各的困难,也各有各的乐趣,想从事哪个都需要早早准备。

对大人的职业了解越多,小朋友对自己的未来就会规划得越清楚。

而如果你对书中提到的这六大领域感兴趣,即便你已经是个大人,我也非常推荐它。毕竟,去哪儿找这种看图(还是很漂亮的图)就能大致搞清整个行业流程的事呀。

关联阅读

《大人的世界:200种常见职业》

《大人的世界:200种常见职业》也采用了“全景呈现”的方式来介绍职业。像我最熟悉的出版行业,从选题策划到书籍上市,一张工作场景图讲得清清楚楚。

这种“全景呈现”的职业启蒙绘本,可以让孩子从“行业”的高度理解职业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它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对孩子未来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都有很大的帮助。

了解股票基金、投资融资的金融世界

《证券公司图鉴》

翻开这本书,你就能把证券公司的日常运作、投资融资、股票上市、基金类型……了解得清清楚楚。

小时候看商战剧,看到里面提到“股票、证券、买进买出……”就很好奇,但问身边的大人也好,上网查资料也好,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那些充满陌生词汇的释义,看得人一头雾水。

这本不一样,它用大量的图,解释了投资和融资等至关重要的金融知识,并用类似“资金从希望运营自己的人,流向需要资金的人”这样清晰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证券公司的运作核心。

而它既是优秀的财商启蒙,又是很棒的职业启蒙。

它站在一个“俯瞰金融行业”的角度,为孩子们呈现了“在金融公司上班是怎样的情景”。

不管是否希望孩子长大后进入金融行业,在当下,“了解金钱的流转”“认识金钱的作用”,已经不是锦上添花的辅助技能,而是幸福生活的秘籍。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公司图鉴》的作者青山邦彦是非常著名的绘本作者,他很擅长用简单的图示呈现复杂事物的关系。哪怕是大人,如果对证券好奇又有觉得些一知半解,也很可以把这本当作入门,它可以帮助你迅速地在脑海中建立起“金融”的清晰概念。

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即使坐了很多次飞机,

也未必有只看过这本书的我懂飞机多。

《起飞:飞机是怎样制造的》

别看《起飞》不厚,内容却非常硬核,得到了汉莎航空、空客公司、劳斯莱斯公司的内容支持。

参与这本书创作的,有工程师、飞行员、空姐、和空气动力学专家……

看《起飞》有点像被一群航空专业的工作人员簇拥着参观飞机制造厂和飞机。

有人带你进入飞机的各个区域,乘客止步的驾驶舱,讲解飞行仪器的用途;有人告诉你飞机的制造材料,为你解释“是什么让飞机飞上了天”;还有人现场演示飞机的组装,安排你见证飞机的测试……

书中的所有飞机知识都非常好懂,再加上大量手绘图、场景照片,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读者评价《起飞》:“把一架飞机拆到事无巨细。”

不夸张地说,看完这本书,再坐飞机,乘坐体验都不一样了。

而如果是和孩子一起看的这本书,那他大概率会在途中和你分享从书中收获的飞机知识。

它让我产生了自己是恐龙专家的错觉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

为《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写推荐非常困难,它的优点太多了,不知从何写起;好容易写了出来,又觉得不大到位。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是日本百年名社小学馆的当家科普,大概是抱着做“恐龙书天花板”的决心打造出来的,每个翻开它的人,都能感受到编辑们在它身上倾注的心血。

这本恐龙大百科,呈现了漫长的恐龙演化史,收录了400多种恐龙及同时期生物,有700多张手绘图、化石照片、场景图,还非常贴心地解释了每种恐龙的名字、提供了国内外可以看到恐龙化石的博物馆名单……

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所有在绘本、动画片、电影里看到过的恐龙——只要它们真实存在过。

不但如此,这本书还会超额满足你对恐龙的好奇。

我最喜欢的,就是它非常用心地让我们看到科学家研究恐龙的过程:“观察(化石)——进行推理——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把我们对恐龙的兴趣,从“看个热闹”,直接提升到“看个究竟”:

科学家是如何为恐龙起名字的?为什么要用屁股为它们分类?

我们是通过什么判断出某种恐龙的主要食物的?

又是靠什么来确定恐龙的身高、体重、奔跑速度?

……

喜欢恐龙的人,拿到这本书,一定开心得不得了。

虽然是非常理性的科普图鉴,但《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却让我觉得非常感动。

我一直把恐龙当成怪兽一样冷血的存在,可实际上,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烦恼,也会悉心照顾自己的家人,也有自己波澜壮阔的历史。

关联阅读

《立体手工博物馆:复活霸王龙》

这是同样出自日本小学馆,在日本有超高人气的手工书。里面的霸王龙立体模型做成后高约1米,自带介绍牌,能带来大大成就感,而它的舌头还会动。

整个模型都采用模切工艺,不需要用到剪刀,只要小心地沿模切线撕下来,再按照步骤粘贴、拼好即可。

3000年建筑史,尽收眼底

《建筑的故事》

建筑的世界有太多可以讲述的事情了,《建筑的故事》则用16座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建筑,穿起3000年建筑的历史。

合上这本书,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一条清晰的建筑历史坐标图,你的心也会被这些建筑所承载的悲欢离合激荡:

来到巴黎圣母院的人们都深信,多年以前莫里斯主教一定是在梦里见过天堂的模样。巴黎圣母院不再像以往的大教堂那样笨重,它飞向天际。

当人们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来时,朱棣希望给他们看到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微型的中国,一个秩序井然、和谐美好的地方。正如他的年号“永乐”一样——他希望自己能够给百姓安乐。

沙·贾汗建造了很多花园,花园内遍布溪流和水池。只有这样,当他漫步其中时,便可以随时看到泰姬陵的倒影,想起过世的妻子。

“看到这座建筑,便触景生情,让人悲伤。”沙·贾汗写道,“太阳和月亮都为之流泪。”

浓郁的人文感,和充满深情的文字,让人在读过这本书后,再去看建筑,会觉得它们仿佛有自己的生命,哪怕是身边那些极其平凡的小房子。

《建筑的故事》的作者是有着建筑专业背景同时又凭借优异的文采拿到普利策奖的帕特里克·狄龙,而插画师则是剖面图大师斯蒂芬·比斯蒂,他们一起碰撞出这部有温度的建筑史。

书中的16座建筑,都以精细的剖面图形式出现,非常坦荡。即便你站在它们面前,也没法像看这本书一样,把它们看得那么通透。

建筑既是我们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是我们梦想的见证。

关联阅读

《他们的家:不同年代的房子》

与其说《他们的家:不同年代的房子》是一本讲各历史时期人类居所的科普绘本,不如说它是一份让读者体验这些房子居住感受的邀请函:从兽皮制作的可拆卸帐篷到没意窗户的茅草屋,再到西欧工匠的版木结构小楼……直至现在我们有智能系统的环保建筑。

以上就是本期的书单推荐

你最喜欢哪些?

欢迎在下方留言~

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