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来了!谁来当导师?师生间谈啥?
发布时间:2022-02-12 11:21:27来源:麦可思研究
高校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早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教师指导学生就像跳交谊舞,必须有一个人领舞,但是也需要两人同时努力才能把舞跳好”。
为了让本科生有更好的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近些年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早在2016年已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建立了由院系负责考核的相关制度。
然而导师制的效果究竟如何,还需看师生双方的适配度、切实的交流沟通情况,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
师生交流还需双方齐努力
2021年9月16日至27日,高等教育洞察和大学脉搏联合进行了一项“校园导师”的调查,105所高等院校的2003名大二至大四学生参与其中。调查显示,5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在大学至少有一位或多位导师;对于曾经/正在参与的导师项目,超八成人表示满意(非常满意:37%;比较满意:50%)。不过,当进一步问到受访大学生寻找导师时曾遇到过哪些主要困难(多选),“不知道如何找到一位导师”的比例最高(55%),其后是“不知道如何与导师沟通”(45%)、“觉得自己不需要/不想要导师”(32%)、“不清楚导师的作用”(27%)。
对于师生之间的相处,菲利普·克莱默作为肯塔基大学卓越本科生中心的负责人指出:“教师指导学生就像跳交谊舞,必须有一个人领舞,但是也需要两人同时努力才能把舞跳好。”
对学生而言,所谓的“努力”就是要主动、积极地通过学校正式或非正式的相关活动、途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对导师敞开心扉。对于导师而言,他们能帮助学生思量该选什么课程,适合就读什么专业,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或者给出是否继续提升学历的建议。谈到与学生的交流,曾获得肯塔基大学最佳导师奖的梅林达·伊克斯副教授表示:“和年轻大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谈话时,必须要做到能理解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要能与他们产生共鸣。”
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导师?
尤为值得高校注意的是,上述调查数据显示,有32%的受访大学生直言自己不需要/不想要导师。对此中佛罗里达大学负责学生学习与学术成功的副教务长、本科生院院长西奥多里亚·雷吉娜·贝里解释说:“有些非常优秀的学生,确实会自认为不需要导师,并且常用一种听起来对自己很负责的口气辩解说‘我现在这样子就很好啊!’”
不过“已有数据和事实证明,有些后来学业进步较大的受指导学生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导师项目”,克莱默坦言,对所有学生及时进行导师制及其目的宣传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中佛罗里达大学负责学生参与和领导力发展中心的副校长克里·韦尔奇对此说道:“我们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到真正需要导师指导的学生,想要从导师项目中有所收获的学生。”在贝里看来,那些学业不理想、有辍学想法和可能性的学生,都是急需导师的目标群体。
另外还需高校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对学生寻找导师的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2021年的这次调查显示,这批受访大学生是近几年受访者中接受导师指导意愿最低的群体(51%),2020年和2019年该数据分别是56%和59%。
数据链接:
对于不同类型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情况,麦可思曾对2020届不同学科门类的毕业生进行过深度研究,数据显示,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或“每月至少一次”课下交流程度较高的是艺术学(73%)、教育学(64%),较低的是医学(40%)。
大学导师由谁担任?
谈到导师制,因师资力量不足而导致的生师比过大是国内不少高校面对的一大困难。过大的生师比,直接导致担任导师的教师会因为精力有限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个性化的指导,学生则因得不到高质量的指导,可能会消极地参与相关指导活动。为保证导师制的实际效果,构建以专业课老师为主,辅导员、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参与的多方位指导体系,成为一些高校,尤其是在校生人数较多的高校的做法。
“想要与他人建立指导关系,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就是找到一个可以交谈的人,可以一起喝咖啡的人。不一定非要是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做导师的明显劣势是他们可能没有太多时间。”伊克斯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如是表示。克莱默也承认,“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均很大,尤其是对于可能要同时教授多个班级的教师来说,想要指派他/她做导师,的确非常难。”
在这次调查中,受访大学生被问到由谁来担任他/她的导师时(多选),数据显示,授课教授/教师、其他学生和学业导师的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6%、53%、42%。
谈到“学生导师”,贝里提醒其他高校注意,“学生之间确实可以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但基于他们的个人阅历等多方因素,有可能会存在误导对方的问题。”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中佛罗里达大学的做法是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朋辈导师培训项目,培训学生导师应如何更有效地与同伴交流,如何为同伴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准确地为同伴答疑解惑。
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可能会针对学生的性格、学业、兴趣爱好、种族、家庭背景等方面开展多种类型的导师项目。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劝言道,“一定不要开展重复的项目。”高校如若不去统筹考虑就开展多个导师项目,他认为,就像在社区里有人因为水源问题生病了,于是在社区里安装多个互不相关的净水处理系统一样,而不是去找问题水源的根本原因。
对于师生交流的具体情况,该调查还问及受访大学生曾与导师初次见面的地点,值得关注的是学生选择“通过正式的导师项目”的比例并不高(21%),“课堂上”的比例最高(57%),其次是“通过相关社团或组织”(36%)。
师生交流频率究竟如何?
2020年疫情期间,在家准备上网课的过程中,塞勒姆学院受访大学生罗伊斯·安·达伊向自己的导师、生物学副教授劳拉·沃茨求助,希望到时能就哪些网课值得现在上,哪些课程可以等到校园重开后再上给她一些建议。达伊说:“沃茨教授把每个课程的优缺点都非常耐心地向我讲解了一遍,有了她的建议,我选课少走了许多弯路。”
不过对达伊的帮助,并不是沃茨一个人的事情,她是在学校领导力与职业创新中心的执行主任科利尔·伦普金的协助下,帮助达伊坚定了其学业兴趣和选课计划。
当受访大学生被问及导师在哪些方面帮助了自己(多选)时,数据显示,导师为学生提供的最大的帮助包括职业规划建议、课程选择和校园生活指导等方面。
达伊还表示,她会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就迅速向自己的导师求助。对于与导师的联络沟通频率,数据显示,2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会每隔几周与导师联系一次,22%的受访大学生会基于个人需要联系导师,还有21%的受访大学生每月联系一次。
除此之外,该调查还问及受访大学生觉得自己毕业后和导师保持联系的可能性有多大。约2/3的人表示,毕业后有可能与导师继续保持联系。譬如伊克斯,据悉她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已毕业学生的邮件,而她也会尽量抽出时间通过网络社交媒体与更多学生保持联系。
“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机会和环境,让他们找到适合的导师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之一,”不过杰克认为,“最好的导师可能是那种虽然只指导了学生一学年时间,但是会改变学生一生的人。”
美国国家领导力与成功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克尼潘指出,研究表明,最佳的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维系时间是6到12个月。他希望学生不要寄希望说有一个人可以指导自己一辈子,而应该是在一辈子中,有几个人对自己有不同方面的重大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MelissaEzarik.SavvyStudentsGettheGuidance[EB/OL].InsideHigherEd,2021-10-22.
[2]高等教育洞察-大学脉搏(CollegePulse)校园导师调查
作者|麦可思王慧
本期责编|麦可思王捷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