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9.7!神仙打架,影史最牛逼节目,20年前我就看过了!
发布时间:2022-02-07 22:11:22来源:乌鸦电影
最近,正值国外颁奖季。
从音乐圈到影视圈,群星荟萃,看点十足。
而回看国内,略显冷清,一点氛围感都没有…
乌鸦不禁怀念起,无比闪亮的8090年代:
怀念“四大天王”奖项捧到手软…
怀念第五代导演惊艳西方世界…
第五代导演代表: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田壮壮
怀念手握“亚洲第一影后”的张曼玉…
2004年,张曼玉凭借《清洁》荣膺亚洲第一位戛纳影后
怀念在戛纳大放异彩的《霸王别姬》,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双雄争霸…
那些年,对手是神,想得奖,就只能“弑神”,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连落败都能成为一种荣誉…
今天,乌鸦盘点了3场,最经典的颁奖典礼。
不知,哪些又触动了你的回忆呢?
天王天后神仙打架
前不久,一份获奖名单,被网友吵上了热搜。
这是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的“年度十大热歌”名单,清一色都是网络神曲,恕我直言,这妥妥是抖音“深度用户测试题”啊…
名单一出,全网大跌眼镜,有人讽刺说“给华语乐坛拔管儿吧”,有人怒斥“审美倒退”,而更多的,是感慨华语乐坛的精彩,早已一去不返了…
说来,好像内地已经很久没有一台,能拿得出手的音乐盛典了。
每当乌鸦回顾那些经典的颁奖典礼,都想说同一句话:曾经的华语乐坛太牛逼了!
乌鸦首推香港地区的“十大劲歌金曲奖”。
这台造“神”无数的颁奖晚会,比名气最大的“金曲奖”,还要早创办6年。
从世人津津乐道的“谭张争霸”,到“四大天王”崛起,再到郑秀文、杨千嬅、容祖儿…
“十大”可谓是一本《流行港乐完全指南》,网罗了太多天王天后。
特别是在全盛时代,梅艳芳一口气连庄5年歌后,“四大天王”更是轮流坐庄,包揽了1990年到2000年,整整十年间的歌王。
千禧年后,容祖儿一口气拿了12次歌后,战绩相当恐怖…
1985年,林子祥用一首时长近10分钟的串烧曲《十分十二寸》,获得“十大金曲奖”。
当晚,林子祥演唱时,在观众席跑上跑下,直接把颁奖典礼变成了个唱现场…
唱到《Monica》一段,林子祥联动了坐席上的张国荣,奈何Key太高,张国荣直接唱到破音,一旁的梅艳芳笑到不行…
唱《爱到发烧》时,林子祥搞突袭,把麦克风递给了洪金宝,不知所措的洪金宝,满脸写着“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然后接了一句“爆炸!”,简直让人笑出眼泪…
也正是“自带场面调度”的林子祥,让镜头捕捉到许多大牌面孔:成龙、许冠杰、梅艳芳、罗文、谭咏麟、钟楚红、张学友、陈慧娴、苏芮…
从上到下依次是:许冠杰、谭咏麟、罗文、苏芮
1992年“十大”的开场,17位歌手大联唱,神仙打群架,现在再看,不禁让人反问:这阵容是真实存在的吗?
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刘德华的《真我的风采》、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吕方的《弯弯的月亮》、林忆莲的《醒醒》、草蜢的《三分钟放纵》…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彼时,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刚刚获封“四大天王”称号,人气爆棚,个个红到发紫…
现场,主办方直接将一块写着“四大天王”的牌匾,搬上了舞台,四人一脸懵逼,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竟然?有点?好笑?)
事实证明,“四大天王”的名号,再无后辈能撼动…
在揭晓“十大金曲奖”最后一席时,主持人说:第十首,我们请刘德华…
台下的华仔瞪大了眼睛,旁边的郭富城也准备好了恭喜…
这时,主持人接着说道:…上台颁奖揭晓…
被戏弄的华仔,委屈地说:就是说,一定不是我了…
主持人安慰手在发抖的华仔,没准是自己颁给自己。
华仔接过获奖名单,说:张学友…上台跟我一起颁奖,麻烦你!
活学活用,这个停顿,又戏弄了张学友一把…
结果,最后得奖的不是刘德华,也不是张学友,而是王菲(当时还叫王靖雯),把王菲都给整无语了…
不知在节目《歌手》上,导演洪涛揭晓名次时的“精神折磨法”,是不是从这年的“十大”取的经。
这届“十大”,群星荟萃,连枯燥的颁奖环节都看头满满,是很多人心中,港乐黄金年代最经典的一台颁奖典礼…
而今,港乐凋落,这样高规格的颁奖典礼,只能存在于影像资料中了…
奥斯卡历史上唯一一次“倒贴”
奥斯卡金像奖,是每年颁奖季的重头戏。
作为电影界星光最耀眼的荣誉殿堂,自1929年创办以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这里见证了太多银幕传奇…
《乱世佳人》《教父》《飞越疯人院》《末代皇帝》《辛德勒的名单》《泰坦尼克号》…
凯瑟琳·赫本、马龙·白兰度、丹尼尔·戴-刘易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
从左到右:凯瑟琳·赫本、马龙·白兰度、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
谁是影帝影后大热门?谁的提名最多?谁爆冷问鼎?谁沦为遗珠?
每年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然成为全世界影迷瞩目的焦点。
而回看奥斯卡的历史,你会发现,它不单单是一场颁奖典礼那么简单。
一向“戏多”的奥斯卡,最该颁给自己一座小金人。
比如,手握17次影后提名的梅姨(共得过21次奥斯卡提名,其中2次封后),次次给提名,次次不给奖。
“梅姨的奥斯卡”也慢慢成了一个梗,娱乐了大众,却苦了后辈演员…
“没得奖?别丧气,提名即胜利,你看看梅姨!”
比如,奥斯卡的偏见,导致了太多“意难平”…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歌舞片《爵士歌王》,极具划时代意义。
竟因“形式太过新鲜”,而被奥斯卡拒之门外,连“最佳影片”的提名都没给…
因为嫌小李子太帅太年轻,少年感太强,愣是拖着不给影帝,直到《荒野猎人》里,小李子把自己逼成粗犷大叔,才颁出那座迟到的小金人…
比如,4封影后,创下历史之最的凯瑟琳·赫本,她一向觉得艺术不分贵贱,不应该被拿来评奖分胜负,就索性4次奥斯卡高光时刻,都拒绝到场出席,改由他人代领…
比如,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闹出的大乌龙事件,由于组委会的工作失误,本属于《月光男孩》的“最佳影片”,错颁给了《爱乐之城》,可把抢首发的媒体们给坑惨了…
少有人知,从不缺星光和话题度的奥斯卡,也有过“倒贴”时刻。
那是50年前,第44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
颁奖前,主持人毫不吝啬溢美之辞,把彩虹屁拍出了花,大赞获奖者“在世纪为电影产业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
讲罢,一个80多岁的老头儿,步履蹒跚地走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舞台。
瞬间,台下嘉宾全体起立,现场掌声雷动,不断有人高喊着Bravo!Bravo!Bravo…
老人显然被此情此景惊到了,站在舞台上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他频频示意大家落座,但没人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掌声长达12分钟!
这般前无古人,后再难有来者的致敬,无疑是奥斯卡的最高礼遇。
老人热泪盈眶,走到话筒前,简单致以谢意,接着又是掌声一片…
然后,一顶黑色礼帽,一根拐杖,被递到老人手中…
到这里,我想你大概已经猜到了,这个老人是何方神圣。
他是演员、导演、编剧,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
而此前,因其作品充满对大时代的暗讽,对资本主义的贬斥,遭到了FBI的处处为难,被美国永久驱逐出境…
局势更迭,在远走瑞士20年后,卓别林再次收到奥斯卡的邀请,获颁个人第二次“终身成就奖”(第一次获奖是1929年的第1届奥斯卡)。
卓别林的职业生涯,虽没有得过像“最佳男演员”“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些奥斯卡主流奖,但就像后人评说的:就如同诺贝尔把奖颁给爱因斯坦一样,那是诺贝尔奖最光荣的时刻…
卓别林不需要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去证明自己的艺术成就。
但很显然,奥斯卡无比需要卓别林…
千禧年,闪耀在戛纳的华语片
1994年到1995年,是影史最牛逼的时期。
先说中国,张艺谋贡献了职业生涯最高口碑《活着》;姜文用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定义了国产青春片天花板;周星驰交出了名场面云集的《大话西游》;王家卫拍了部“文艺圣经”《重庆森林》…
国外的片子更是部部抗打:《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七宗罪》《廊桥遗梦》《狮子王》…
历史上,同样有一个特殊的年份,是华语片在世界影坛上的高光时刻。
千禧年,世纪之交,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在主竞赛的入围片单里,有8部亚洲电影。
这其中,就包括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杨德昌的《一一》,以及姜文的《鬼子来了》,地区上,恰好涵盖了两岸三地…
而就在3年前,王家卫带着《春光乍泄》前来戛纳参赛,自己抱回一座“最佳导演奖”,梁朝伟却以一票之差,与影帝失之交臂。
登机回港前,伟仔望着戛纳的天空,暗自承诺,一定会再杀回来。
连王家卫本人也过意不去,总觉得自己欠伟仔一个戛纳影帝…
果真,再次回归,梁朝伟凭借周慕云一角,拿下了戛纳影帝,不禁让人感慨,王家卫喊NG的那26碗云吞面吃的太值了…
除此,《花样年华》还拿下了当届的“技术大奖”…
不过,遗憾的是,张曼玉在影片中的表现,明明离影后那么近,却最终没能拿下来…
“最佳导演奖”,则颁给了杨德昌的《一一》。
这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画面不如是枝裕和那般诗意,却通过鸡毛蒜皮和柴米油盐的铺陈,以小见大,从弱渐强,揭示了厚重的生命哲思…
“一部电影等于三辈人生”,拿片中这句台词评价片子本身,再合适不过了。
姜文用48万卷胶卷拍出的黑白抗日片《鬼子来了》,则拿下了“评委会大奖”。
但戛纳的好运没能延续,《鬼子来了》在国内不仅遭到禁映,据说姜文也受牵连,5年内禁止执导新片…
虽是22年前的电影,但片中的荒诞和讽刺,套在当今时代的头上,依然不违和,依然掷地有声…
难怪在豆瓣上,目前已有近55万人,打出9.3的高分…
“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
这出鸡同鸭讲的戏,乌鸦印象尤为深刻,可谓是华语片不可多得的名场面,一度火出圈,成为网络流行语。
说回这届戛纳,3部重量级华语片,讲述了历史、社会、家庭、爱情…不论是艺术性,还是影片深度,都值得一座金棕榈(戛纳电影节最高奖)。
尤其是《花样年华》,在大大小小的全球榜单里,一直都名列前茅,甚至张曼玉的一张旗袍剪影剧照,直接被拿去做了第59届戛纳电影节的主海报。
足以见得,这部电影的分量有多重…
最终,由吕克·贝松带领的评审团,将金棕榈颁给了《黑暗中的舞者》。
以为这只是华语片在戛纳的崛起,可没想到,这已是华语片在戛纳的巅峰时刻…
1993年的《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唯一一座金棕榈。
也正是那届戛纳,一位评委做出了荒唐举动:给张国荣投了“最佳女演员”。
这原本的决胜一票,直接导致张国荣错失影帝…
关于戛纳的遗憾,有太多太多…
过去的时代,没有纷乱的热搜,也没有疯狂的社交媒体。
大家唱歌全开麦,跳舞不划水,提名凭实力,拿奖有底气,步步踩实,真枪实弹打下“江山”…
当下,“全靠同行衬托”的局面越来越多,艺能尚待磨炼的新人,总能和老戏骨一同坐在提名席,甚至“够好运”摘得奖杯…
这是莫大的遗憾。
一场好的颁奖典礼,就像宝石的切面,总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除了谁拿影帝歌后,除了精彩的节目编排,刨根问底,是那些人足够强,强到一颦一笑都能成为传世经典…
想再看一场92年的“十大”,千禧年的戛纳,几乎是不可能事件…
浊水中漂流,灰穹下行走,我想起93年黎明拿下“十大”的歌王时,颁奖嘉宾张国荣说的话:
我希望你拿了这个奖之后,仍然把你的歌唱好,对你的歌迷有很好的交代,懂吗?
点亮“在看”,
群星荟萃,经典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