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还有没有好爸爸?
发布时间:2022-01-26 22:29:23来源:孟大明白
最近朋友圈被两位父亲刷屏了,一位是杭州父亲金性勇,倾其一生守护拥有天才翻译才能,却单眼失明且患有躁郁症的儿子。另一位是河南父亲岳某,流调显示他在北京起早贪黑地工作,被网友称为“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而他背井离乡,来北京不辞辛苦打零工的原因竟是为寻找走失的儿子。
这两个父寻子的故事是天然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本,有人说,照着原封不动拍出来,肯定比很多影视剧都好看。我们的粉丝群已经开始讨论雷佳音和肖央谁更适合演岳某,最后一致推选肖央,因为他面相够苦,一看就是被生活反复蹂躏的小人物。
我发现一个规律,影视作品中展示父爱比展示母爱设置的困境更大。母亲只要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不需要太强烈的戏剧冲突就足够感人。父亲不行,一定要将他置身于极端环境中,要么为救孩子勇闯龙潭虎穴,要么在关键时刻牺牲自己换取孩子生命健康,否则就打动不了观众。
《小别离》导演汪俊说过,影视行业偏爱“母亲”,有些戏份只有放在母亲身上才好看。母亲可以打孩子,父亲这么办,观众不能原谅。
强势的权威型父亲曾是影视剧中的“主流”,代表人物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在孩子眼中他就是暴君,口头禅是“老子拿枪毙了你”,他一回家,三个儿女就瑟瑟发抖。最可气的是他独断专行,擅自做主改了大儿子石林的高考志愿送他去当兵,而且送到最偏远艰苦的边疆站岗。这直接导致石林从此恨上了父亲,十几年都不回家。
电视剧给石光荣安排了一个温和的大团圆结局,原著小说里有一版结局是大儿子石林战死沙场,父子俩的恩怨一辈子都没来得及化解。现实中像他这样的倔老头,老了失去自理能力后如果还不改脾气,儿女不会再畏惧他,晚景是很凄凉的。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用了同一个演员——郎雄来扮演父亲角色。按顺序连着看下来你会发现父亲的形象越来越孱弱。《推手》里父亲和儿子吵架后离家出走。
《喜宴》里的父亲跟石光荣差不多是一位退休的将军,儿子用一场假婚礼来掩盖性向,父亲索性装糊涂。“要是不让他们骗我,我怎么能抱得上孙子呢?”导演让老头回国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双手举起作投降状。这个动作的含义众说纷纷,唯一大家都认同的是,父亲在子女的人生中,终究是要退场说再见的。
《饮食男女》里的父亲,不会和女儿沟通,靠做菜表达心意,但还是被最倔也最疼的二女儿噎得无语。他转头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
强权型父亲是上一辈父亲的缩影,他们被更糙的父辈养大,已经习惯了君臣父子,代价是父亲必须为子女的教育、前途和婚丧嫁娶负责。只要能挣钱养家,给妻儿提供生活开销就是好父亲。《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弹幕里,有人为石光荣辩解,说石林长大就懂了,有个能为自己安排工作的高官父亲多幸运。
妇女参加劳动能顶半边天后,父亲的角色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很长一段时期影视剧中的经典组合是“虎妈猫爸”,强势的母亲+老好人父亲。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母亲挥舞着“小鞭子”一直抽打着孩子上进,父亲呢?就笑咪咪扮演和事佬。拗不过母亲的时候就背过脸去假装没看见,然后再偷偷戴上“好爸爸面具”出现在孩子面前,略施小恩小惠就俘虏了孩子的欢心。
《小欢喜》里的英子爹就是一例,陪女儿玩乐高,支持她的太空梦想。跟令人窒息的英子妈比起来,这个东北腔爹地差一点点就骗过观众领取“好父亲”奖杯了。可惜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跟石光荣比起来,英子爹算是有进步。可是他之所以能松弛、友好地跟女儿相处,是因为他把大部分养育责任甩给了孩子妈。很多七零后父亲都是这样的。
影视剧中的坏爸爸不少,苏大强、乔祖望、金波;好爸爸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爸爸李海潮,按照传统标准他不是一个能让子女产生崇拜的父亲,没什么钱,不够高大伟岸,智商也一般,给孩子辅导不了功课。
可是他拥有别的爸爸没有的细心和宽容,变着法子给孩子做好吃的。他总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呵护孩子敏感的内心,尽自己所能成为他们的港湾。
妻子去世了,他对女儿说妈妈去海上做仙女了。楼上邻居总是吵架,顾不上管儿子。他就用香喷喷的饭菜把凌霄“拐”到自己家。
他还替消失的相亲对象养儿子,街坊大妈开玩笑让子秋要好好听话,不然李爸爸就不要他了。从不跟人脸红脖子粗的李海潮生气了,板着脸让对方不要开这种玩笑,然后把子秋拉到一边,抹去他脸上的泪水安慰他爸爸不会把他送走。
所以李尖尖能当着所有人理直气壮宣布自己来例假了,娇养长大的女孩才会这样晚熟和活泼。
如果不能像李海潮那样事无巨细照顾孩子的生活,平时不指手画脚,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替孩子遮风挡雨也很好。
《三十而已》里顾佳的妈妈去世比较早,她跟父亲有了隔阂,选择寄宿学校,顾景鸿也知趣地宁愿住养老院都不愿意跟女儿同住,怕打扰女儿家庭生活。可顾景鸿对女儿的关心和爱从来没有缺席,看出女儿为丈夫出轨苦恼,他直接甩出一句:“挺直了腰杆活着,你爸还没死呢……”
只要女儿有需要,他总是义不容辞,女儿做生意缺钱,他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拿了出来。但他从不把这些挂在嘴边换取女儿的孝顺,他始终当自己是子女的船,职责是稳稳当当把孩子送到岸边上。
未来石光荣式的硬派父亲会成为腐朽的历史,而李海潮、顾景洪这种“软”父亲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当爸爸不是不能有脾气,但不能冲着孩子。佟大为在《小舍得》里演的夏君山是一个标准的慈父,看女儿上补习班辛苦,选择自己去听课回来再给女儿讲。他唯一一次在孩子前面使用暴力是揍了当面说孩子笨的老师。
揍孩子不能体现父亲的威严,保护孩子才能。
完美的爸爸还是太少,要求放低一点,只要能控制情绪就可以称为慈父。黄磊演过好几个没有威严的“猫爸”,虽然嘴碎了点,放在现实中绝对是合格的爸爸了。
王景春在微电影《过年回家》也演了一个由刚变软的父亲。
女儿从小被父亲严加管束,不能喝碳酸饮料,刷牙要用秒表计时……长大后,父女关系越来越僵,女儿为了挣脱父亲的控制,不辞而别,一个人去外地工作、生活,三年不归。
出现松动是女儿交往了男朋友,女儿决定带着男朋友回家过年。四个人别别扭扭吃了一顿年夜饭,父亲突然提出要送女儿男朋友住酒店,理由是没结婚就住家里不合规矩。
父亲的先斩后奏彻底惹恼了女儿,第二天,女儿带着男朋友再一次不辞而别……
电影里的老王是一类很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他不是不爱女儿,只是羞于说爱,女儿跟妈妈打电话,他也不插嘴就在旁边听着。听到女儿说过年回家,他不像孩子妈立刻喜形于色,但悄悄给女儿准备好了新的力博得电动牙刷。下班后吭哧吭哧大扫除,把家里布置得焕然一新。
他表达感情的方式是笨拙的、迂回的,甚至是令人反感的。总是打着“为你好”的理由插手安排女儿的工作、生活。讲得过就讲道理,讲不过就讲伦理,万能句式是“你是我女儿我是你爸”,但他从没想过,女儿是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总有一天会长大,长出自己羽翼离开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
他认为阻止女儿婚前和男朋友住在一起对女儿是一种保护,不能说这个观念完全不对,但他的做法未免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也不提前私下里跟女儿沟通,饭桌上一家人本来其乐融融的,他突然摆出一家之主的姿态硬要送女儿男朋友出去住酒店。好好一顿年夜饭被他搞成了大型社死现场。
他管得越多,只会让女儿更加想逃离这个家。
“爸,我是被你掐着秒表长大的孩子。我仰望你,跟随你,最后变成了依赖你。但是爸,我的人生需要我自己去试错。离开你们我很害怕,但是我能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这番话像一把尖刀狠狠戳在了老王心上。其实女儿不知道的是,父亲在她面前始终板着一张脸是坚持和逞强,她离开后,老王是多么失落无助。他承受不起再一次失去女儿,所以开始有了转变。
最近跟朋友聊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一个感受越来越深,社会发展太快,父母那一辈人的处事经验和社会规则不一定适合我们这一代,甚至经常是相悖的。就像婚前同居,父母认为这种行为很轻率,但年轻人的观点是不经过“试用期”就走进婚姻更草率。
昨天看到一个街头小采访,博主分别问了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对于同居的看法。观点几乎泾渭分明,年轻人都支持婚前同居,而上一辈人觉得婚姻是神圣的,不可儿戏。
这才是现实,两代人的观点冲突不是那么轻易弥合的,微电影中女儿通过两次逃离就能让父亲转变思想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父母和子女达到和解,双方都一定经过了很多崩溃的时刻。这种时候,作为子女要像电影中的女儿,先往前跨一步。
这个美好的小故事是力博得送给所有父母和子女的一份小小心意,希望在喜迎新年的欢庆时刻,放下隔阂,让我们过年回家,笑迎好景。
中国人表达感情总是内敛、婉转的,实在不出口的爱意,借着一家团圆的时刻,让灿烂的笑容代替我们表达吧。
没有什么比一个真诚的笑脸更能传递爱与温暖了。
新的一年,力博得助力大家把最好的笑容带给家人,不负每一份爱。
动动小手点一点,直达力博得官方公众号。
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像李尖尖一样,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欢声笑语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