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叶飞只是冰山一角!6只公募、3只私募集体参与市值管理接盘!恒帅股份:三季报里的黑暗江湖

发布时间:2022-01-25 20:09:31来源:市值风云

三季度,随着股价上涨三倍,前十大流通股东从全是自然人变成全是公募、私募产品,确实非常诡异。

作者|山外人

编辑|小白

1月18日,一段疑似公募为私募和个人接盘的聊天截图在网上传开,大概意思是如下:

卖方(券商)买私募产品,私募产品买入股票,率先建仓,然后与专家、上市公司的董秘、IR(投资者关系管理)甚至董事长沟通好套路,再写段子+报告推波助澜,当公募开始关注的时候,以上各方里应外合,“忽悠”公募接盘。

关键是,这段对话中点名道姓了,指出恒帅股份(300969.SZ)就是这种商业模式的典型,恒帅股份成功成为舆论的焦点。

(来源:网络)

面对这个舆情,恒帅股份不敢怠慢,公开回应表示针对上述传闻并不知情,也未参与,给予坚决否认。但是,市场显然并不买账,公司股价在1月19日收获20CM跌停板。并且,当日卖出金额最大的前四名都是机构席位,看来机构在抢跑。

(来源:Choice数据)

19日盘后,恒帅股份抛出2021年业绩大幅预增的公告来“救火”,但这似乎并没有止住股价的跌势,截至1月25日收盘,恒帅股份的股价自1月18日以来,累计下跌29.34%。

(来源:注册制时代最全的A股+全球独立研报平台,市值风云APP)

而就在恒帅股份卷入接盘丑闻之前,还真就是一只妥妥的大牛股,市盈率超百倍,股东构成也和市场的传闻存在一定的“巧合”。

三季度的股东构成,和市场传闻相互“印证”?

1公募大举买入、自然人股东退出,股价暴涨三倍

恒帅股份2021年4月12日登录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当日大涨后,股价便开启震荡下行趋势,成交量也较小,沦为了一只默默无闻的次新股,这种略显尴尬的局面一直延续到2021年8月下旬。

截至2021年6月底,恒帅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清一色为自然人。按照2021年6月30日的收盘价估算,第10名流通股股东持股市值仅263万元,其股价低迷程度可见一斑。

(来源:Choice数据)

2021年8月23日晚间,恒帅股份一连发布多条与2021年半年报相关的公告,其中还带着一则聘请张丽君为董事会秘书的消息。2021年半年报显示,恒帅股份业绩实现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19.54%,实现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132.18%。

这增幅确实不算小,但利润的绝对额不过几千万,可见公司此前的业绩属实普通。

就这个业绩,恒帅股份第二天还是奉上一个涨停板。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原本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的恒帅股份一下子变的热闹起来,一众公募、私募和券商赶来调研。

(机构调研信息)

8月24日,公司股价一个20cm涨停,随即行情便启动了,一路高歌猛进,并在2021年11月1日盘中创出174.98元的高价,区间涨跌幅高达304.18%,虽然后来股价有所回落,但基本还处在百元以上的高位。但静态市盈率保持在百倍以上,动态市盈率也超过60倍。

(来源:引领中国注册制时代的交易软件,市值风云APP)

2021年三季报显示,恒帅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由半年报中清一色自然人变成了清一色机构投资者,其中包括6只公募产品和3只私募产品。如此看来,机构投资者正是恒帅股份本轮股价上涨背后的推手,公募基金确实进场了。

(来源:Choice数据)

根据公开信息,风云君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情。

以恒帅股份2021年半年报中持有流通股比例最高的王成勇(未排除重名的可能)为例,公开信息显示其还曾先后参与过思进智能(003025.SZ)和震裕科技(300953.SZ)的投资,而且投资风格鲜明,热衷次新股。并且,在其买入后,这两只股票随后也都出现了机构大举买入,股价上涨的情况。

从公开披露的数据看,公募基金确实在三季度跑步进场,大举买入恒帅股份,而且出现在某些热衷新股炒作的散户进场之后,至于恒帅股份是否存在如市场传闻那样联合坐庄的情形,这个还真是值得怀疑。

不过,与恒帅股份近期被机构强烈“看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在上市前、首发之时根本没机构看好。

2首发之时,几乎没有机构看好

2001年,有多年微电机厂工作经验的许宁宁许老板与澳大利亚联合有限公司一起创办了宁波恒帅微电机有限公司(恒帅股份的前身),其中,澳大利亚联合有限公司只作为出资人,并未实际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

2014年6月,澳大利亚联合有限公司退出恒帅有限,自此一直到上市前,恒帅股份都没有引入一家外部投资者,或者说没有一家外部投资者看好,下图中列示的股东之一宁波玉米是恒帅股份的员工持股平台。

(来源:招股说明书)

不仅如此,恒帅股份首发拟募集6.16亿元,但只募集到4.14亿元,不到原计划募资的七成。

(来源:关于调整募投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额的公告-20210420)

而且参与恒帅股份首次发行认购的除了包销机构国金证券,也不见其他机构的身影。

(来源:Choice数据)

如果真的是看重恒帅股份的投资价值,从时点上来分析,众多公募机构显然有更好的选择。

那恒帅股份基本面怎么样呢?

实控人上市前“吃干抹净”式分红,员工也是“外人”

2018年,许老板开始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令人猝不及防的是许老板使出的第一招便是吃干抹净。

2018年5月18日,许老板决定把恒帅有限的控股股东变更为宁波恒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帅投资”),美其名曰为公司上市进行股权架构调整。

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为1.80亿元,为持股恒帅有限而生的恒帅投资竟然没钱付这笔转让款,但是没关系,即将上市的恒帅有限有钱啊。而这正好为许老板接下来的大手笔分红找到了合理的理(jie)由(kou)。

于是2018年6月,恒帅有限进行了1.6亿元的大手笔分红,这个分红时点选的也很微妙,发生在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前夕,而在这之前,许宁宁俞国梅夫妻俩合计持有恒帅有限100%股权。

换句话说,这1.6亿元一分不落的进入了许老板自家的腰包,真真的一分一毫都没留给外人,当然也包括公司的员工!

拿到了分红款,新股东恒帅投资也因此顺利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来源:招股说明书)

那么这1.6亿元是什么概念呢,截至2017年底,恒帅有限累计未分配利润也才2.05亿元,一把分了将近80%的利润,用吃干抹净来形容不过分吧!

截至2021年三季度,许老板夫妻俩合计控制恒帅股份75%的股权。

(来源:2020年年报,2021年三季报未披露股权结构图)

您可能会说,人家夫妻俩创业,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上市前把利润都分走咋了?

好嘛,好嘛!风云君觉得您说的不无道理,不过,这公司要想持续发展,扩产能、搞研发,哪一样不得需要钱?

许老板2018年一把分走了1.6亿元现金后,截至2019年底,恒帅股份账上货币资金(含理财产品)仅有0.94亿元,反倒是有理由上市了,我缺钱嘛!

许老板这是典型的先把自己腰包塞满,再上市猛割韭菜一把,有便宜必须自己独占,有风险得靠散户分担啊!

以微电机为核心,2021年业绩首次较大幅度增长

1以车用微电机为核心

恒帅股份主要从事车用微电机及以微电机为核心组件的汽车清洗泵、清洗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分产品来看,一是微电机技术产品,包括后备箱及侧门电机、风扇电机、ABS电机等;二是基于微电机技术开发的流体技术产品,包括清洗系统、清洗泵等。总的来说,车用微电机是其业务的核心。

新能源汽车景气度的提高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增量市场和新的产品需求,而恒帅股份也因此受益。

2020年,恒帅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收入为2,042万元,占比为5.99%,2021年上半年这一收入大幅增长至5,320万元,占比已上升至19.19%。

22021年业绩首次较大幅度增长

2017年至2020年,恒帅股份的营业收入可以用停滞不前来形容,年营收规模绝对增幅最高时也才2,000万元左右,四年CAGR仅为4.25%。

随着新能源领域产品需求的增长和过去几年承接的项目陆续量产供货,2021年前三季度,恒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98.31%。

2021年前三季度,恒帅股份的归母净利润明显增长,实现0.90亿元,同比增长115.73%。而根据恒帅股份1月19日发布的预增公告,2021年全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至1.2亿元,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5.77%至80.84%。

扣非利润9750万元到10750万元,同比增长58.85%-75.14%。

受行业景气等因素影响,恒帅股份的业绩初见起色。研发是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那么恒帅股份研发投入如何呢?

研发投入基本行业垫底

虽然创始人许宁宁许老板不是科班出身,但在创办公司前,有过多年微电机厂工作经验,所以许老板也算是恒帅股份的核心技术人员。除此以外,截至2020年6月底,恒帅股份还有四名核心技术人员,但学历背景不算突出。

(来源:招股说明书)

从研发投入来看,恒帅股份的研发费用每年在1,000万元左右,研发费用率维持在3%至4%之间。而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恒帅股份的研发费用规模及费用率基本都是垫底的。

从研发费用投入规模来看,德尔股份(300473.SZ)是最拔尖的,而从研发费用率来看,方正电机(002196.SZ)又是最突出的。总之,恒帅股份在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投入比较中表现着实一般。

再来看一下人员构成。截至2020年底,恒帅股份只有63名技术人员,而德尔股份的技术人员多达524名。恒帅股份技术人员占比仅为9.78%,其余可比公司这项数据均在10%以上。无论是技术人员的数量还是占比,恒帅股份同样处在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最低水平。

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技术人员数量,都表明恒帅股份的研发工作确实比较一般。

最后,从公开信息来看,暴涨前后,确实有某些特定的“股东”进进出出,公募基金确实也在高位接盘,是否涉嫌联合坐庄还是请监管机构调查给出答案吧。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转载必究

邮箱:yangfeng@wogoo.com/微信:yangfeng5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