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重大,要大力推动!国家发改委发表文章,信息量丰富→
发布时间:2022-01-24 21:38:11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来源|求是网(ID:qstheory_001),原题《大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0月1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有力有效抓好贯彻落实,大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而深远。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顺应大国发展规律、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数字经济是畅通经济循环、激活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深入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引领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打通资源要素流动堵点,大大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生产力快速发展,引领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驱动实体经济体系重构、范式迁移,提升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提升经济发展整体效能。数字经济助力增强经济韧性,推动社会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生态化转型,打破产业和组织边界,提升企业间协同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在逆全球化叠加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下,数字经济呈现逆势增长态势,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
发展数字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能够有力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数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经济运行模式,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农业、能源、建筑、服务业等传统领域数字化发展,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和治理方式变革,随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不断深化,公共服务更加便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图为2021年11月拍摄的液冷计算节点,能够将数据中心能效比PUE降至1.1以下,比传统风冷技术节电20%。中国科学院供图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数字经济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纷纷加强战略制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增长和数字经济发展。我国拥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产业数字化转型场景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将催生更大规模、更加多元的内需市场。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数字消费、数字产业等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在“宽带中国”战略等重大政策推动下,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截至2021年11月,已开通5G基站139.6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过70%,5G终端用户达4.97亿。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我国网民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6月已达10.11亿,庞大的网民规模奠定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速达11.6%,连续8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2021年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61133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0263亿元。数字产业快速壮大,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带动了数字产业持续迭代、快速增长。近6年来,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跃升至第12位。“十三五”期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从4.28万亿元增长到8.16万亿元,年均增速13.8%,远高于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我国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图为2021年12月,湖南三一重工的一家智能工厂正在进行生产。该工厂通过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50%,每45分钟下线一台泵车。湖南省发改委供图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转型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4.6%、69.8%、74.2%,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600万台,有力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网约车、网上外卖、远程医疗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6月,用户规模分别达3.97亿、4.69亿、2.39亿,持续助力扩大内需。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领域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比率超过8%,产品溯源、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大幅提高了农业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数字经济在稳投资、促消费和稳外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数字经济拉动投资增长,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累计有效带动数字产业领域投资近千亿元。截至2021年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9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投资高12.1个百分点。新型消费扩展消费新空间,农村电商激活下沉市场,“十三五”期间,农村网络零售额从0.35万亿元增至1.8万亿元,年均增速38.75%。电子商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带动长尾市场。智能化产品驱动消费升级,扫地机器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智能产品销量全球领先。数字贸易培育出口新优势,拓展了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2021年1—6月,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口径测算,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44.5%,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抓手。
数字抗疫发挥举足轻重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战“疫”成效显著,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疫情防控。截至2021年底,全国“健康码”互通互认,基本实现“一码通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累计提供跨地区健康码状态信息查询使用量650亿余次,助力人员有序流动。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全面恢复,“无接触配送”、“智能取餐柜”等服务有力保障了居民生活需求,在线问诊、直播教学、数字文娱等线上服务有效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远程办公、云签约、云招标、云面试等服务助力“停工不停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新业态、新模式助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线上招聘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共享员工”、灵活用工等方式创造新就业岗位。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规模超过6000万,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新职业、新岗位,成为就业“蓄水池”。
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政府、数字惠民服务、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字政府效能不断增强,“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联通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46个国务院部门。“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省通办”渐成趋势,截至2020年底,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达到82.13%,全国一半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40%,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数字惠民服务推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民生服务领域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医保电子凭证用户量达到3.76亿,累计支付7218.4万笔。截至2021年9月,全国已有104家网站和互联网应用初步完成适老化改造,推动提升数字经济可及性和包容性,助力消除“数字鸿沟”。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超过99%实现光纤和4G双覆盖。乡村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带动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助力强村善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我国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治理规则制定,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取得良好成效。主动贡献“中国智慧”,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着眼于世界前途命运的共同关切,秉持全人类发展福祉的普遍道义,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同。积极提出“中国倡议”,联合有关国家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等,主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推动共享“中国红利”,深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会议,为世界搭建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平台。杭州、深圳等城市已与国外城市建立了点对点合作机制,中国电商平台助力全球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数字红利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为根本目的,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构建数字合作格局,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突破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要强化数字技术基础研发,瞄准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联合创新。推进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推进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
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新型基础设施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抓紧在全国建设10个左右数据中心集群,加快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加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重点在工业、交通、能源、民生、环境等方面开展建设,逐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融合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超前布局科学研究设施,提升技术开发设施,建设创新创业服务设施,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协同、先进、开放、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数字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效抓手。要全面深化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鼓励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提升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由点及面向全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推进重点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水平,鼓励智慧订单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商贸物流等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新模式,促进时空数据赋能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服务生态,推动市场化服务与公共服务双轮驱动,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衔接集聚各类资源条件,打造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综合体。
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数字产业的质量和规模是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要推进数字产业基础高级化,持续提升产业规模,瞄准重点数字产业,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和生产能力,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加快数字产业链现代化,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发展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智能经济。
有效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促进数字经济规范有序发展。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推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健全数字经济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协同监管制度规则,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探索建立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机制,保护平台经济参与者合法权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畅通多元主体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的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持续增强数字化公共服务效能,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要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持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一网通办”。加快社会服务优化升级,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强化就业、养老、托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社会服务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和共享水平。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融合发展,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数字技术与医疗、农业、能源、建筑、服务业等紧密结合,正在推动传统产业日益高端化、智能化。图为2021年4月19日,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远程指导下,使用骨科机器人开展骨科手术。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数字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交融,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是促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路径。要主动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促进贸易主体转型和贸易方式变革,完善数字贸易政策,积极引进优质外资企业和创业团队。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务实推进数字经济交流合作,推动“数字丝绸之路”走深走实,高质量开展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合作,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让数字经济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全面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强化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要求,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健全网络安全应急事件预警通报机制,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发现、协同处置等能力。提升数据安全防护水平,加强政务数据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立健全各行业领域安全管理规则、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安全态势监测预警和安全风险综合研判,强化重点产业领域风险防范和联合化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觉得内容不错来个“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看完不吐不快,就给我们留言吧留言点赞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