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名高校教师被撤销人才称号!
发布时间:2022-01-11 19:14:06来源:麦可思研究
出现这些行为,撤销人才称号!
去年12月3日,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撤销王明强等39人人才称号的通知》,决定对出现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的39人给予撤销“昆仑英才”人才称号、追回科研项目经费、追回奖金、撤销荣誉称号等处理。
其中,24人被撤销人才称号的原因为“擅自变更工作单位”,12人为“未到岗履行义务”,3人为“违法违纪”,涵盖高校、研究所等多个单位。
几乎同一时间,科技部中国科研诚信网公布了对12批235篇造假论文的查处,涉及代写代投论文、署名不实、数据图片造假等。而这些造假论文的作者,有的被撤销职称,有的被取消荣誉称号,等等。
事实上,撤销人才称号这一操作并非最近才出现,多年前就有人因各种原因丢了“帽子”。
2012年,傅某因博士学位造假,被厦门大学解聘,同时其“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被撤销。2018年,梁某存在学术道德等师德问题且情节严重,南京大学终止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聘任合同,随后教育部按程序撤销其“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同年,陈某某由于性骚扰女学生,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消教师资格,被教育部撤销“长江学者”称号。
“帽子”并非一戴就成永久,如果出现擅自跳槽、学术不端、触犯师德红线等行为,“帽子”说摘就摘。
2020年12月,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要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此外,还要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对不能按相关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岗位职责的,解约退出并不再提供计划支持;对有违反师德师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制退出并撤销称号及入选资格,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未经人才计划主管部门同意,在支持周期内离开相关单位和岗位的,取消人才称号及相应支持。
给中西部高校“撑腰”
防止人才流失
即使有政策“撑腰”,也没能挡住高校教师跳槽的决心,更有可能让其加速离开,因为一旦戴上“帽子”,便成了其他高校竞相争抢的对象。而人才出走则令高校发展受困,尤其对于中西部高校来说更是“打击巨大”。
为了留住人才、支持中西部高校发展,国家“出手”了:
教育部在《意见》中曾特别强调,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挖人才;要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前期培养投入补偿机制。要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2021年12月27日,教育部表示,将支持西部高校设立“西部振兴人才岗”,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聘期之内如果流出西部,要取消相应的称号和经费支持等。
这也改变了过去人才被挖走,“帽子”也跟着走的现状。
如今,学者在聘期内离职或跳槽,不仅所获头衔要留下,还会被视为违背科研诚信要求,如果出现严重失信行为,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信用信息系统。
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等简单挂钩
近些年,在高校以“头衔”“帽子”吸引各类人才的过程中,难免暴露一些问题,比如引进人才时将“帽子”和薪酬挂钩。
东部一些高校在抢人大战中,对各种“头衔”人才明码标价,什么头衔多大房子,多少安家费,一年给多少经费都列得是明明白白。
在有些高校,长江和杰青仅工资收入甚至可以是普通正高级教授、研究员的5到10倍。(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2020-12-18)
对此,教育部就在《意见》中明确提出,招聘时高校不得针对人才称号“明码标价”,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读说,人才激励方面,仅仅依靠“帽子”定薪酬待遇,会导致人才争“帽子”、拼“头衔”,无法潜心研究,安心育人,同样也会影响一部分无“帽子”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为此,《意见》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要求高校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同时强调,要统筹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切实解决有无“帽子”人才收入差距过大、外引内培人才待遇不平衡等问题。
不以“帽子”论英雄
之所以一些高校热衷引进“帽子”学者,也是由于将其列入人才建设的重要政绩,这就造成了用人引人方面的片面化——光看“帽子”而忽视能力。
实际上,科技人才评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简单地以“帽子”论英雄。因为,评上这些“帽子”的往往是优秀人才,落选的也不一定就没水平。
有些“帽子”是为吸引海外优秀青年设立的,近年来回国的优秀人才逐年增多,国内培养的高水平青年人才也迅速涌现,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有“帽子”的人才实力相当、难分伯仲。对这些人的评价,如果只以“帽子”来衡量,难免失之偏颇。
针对这种现象,有专家建议,各地尽可能不要搞什么“帽子”人才,给一个人戴帽子,意味着其他人都没有帽子,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就下降了。
“在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方面,(高校)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教育部在《意见》中提出。
来源:麦可思研究综合整理自南方+、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责编|麦可思丁楠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