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质疑中国新冠死亡数据?美专家拿出“铁证”:中国不可能只死那么点人

发布时间:2022-01-10 16:44:20来源:四代重歼

近日,《福布斯》杂志刊登了金融学者乔治卡尔霍恩的文章,对中国新冠死亡人数发起了质疑。卡尔霍恩在文章中写道,如果按照《经济学人》期刊的模型对中国新冠确诊病例等相关数据进行推导,中方公布的数据“不符合常理”,中国在新冠疫情中的“实际”死亡人数可能将达到170万,比美国截止到9日共有85.1万人死亡的数据多出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此人并没有医学方面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学习背景,他的一切论断都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的。首先,卡尔霍恩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准确与否将能够直观地在经济表现,也就是股市的整体状况中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大盘的走势。在2021年的下半年,恒生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4%,沪深300指数与美国股指相比也下跌了18%。由于中国股市的弱势表现,他认为中国并没有控制住疫情。

其次,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美国在新冠疫情中的死亡率是每10万人248人死亡,中国则是每10万人0.321人死亡,这一数字的差距太大了。对此,卡尔霍恩甚至认为“这无论从统计学、医学、生物学、政治和经济学来看,都是不可能的”。他还从“超额死亡”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国除了被“隐瞒”的数字外,还有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上报”的新冠病例。

卡尔霍恩得出结论的两方面论据实际上都是不准确的。与其他国家的股市不同,中国的股市虽然也与经济状况有相呼应的地方,但是并不能体现出中国经济的真实水平。中国股市的各大上市公司对净利润的关注程度有限,更注重的是扩张产业规模,增强产品研发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的盈利实际上拿去扩大再生产与科研,而且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开始,科研成为了各大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重中之重。

从上市公司的性质来看,中国股市中有很多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或者央企,这些公司的首要任务不见得是创造多少利润,而是稳定供需,控制特定商品的价格或者进行特定领域的科研攻关。另外,这些企业的信息披露有些时候会因为安全因素或者别的原因受到影响,因此反映到股市上的表现就与实际运营状况有差别。再加上中国的股市文化还不够成熟,投资者容易盲目根据利好利空的消息进行追涨杀跌,导致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被严重高估或者低估。因此,中国股市并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参考,而且对于股市与经济状况相不符的现象早在2012年就有专业期刊刊登了相关的分析文章。

另外,中美在新冠疫情中死亡率的巨大差别归根结底是防疫思想和策略上的差别。据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财经》年会上的发言,如果中国没有采取严格切断传播渠道,清零病例的防疫措施,即使感染率与死亡率与全球平均水平一致,也会有4780万人感染新冠,95万人死于新冠病毒。如果感染率与死亡率与美英两国一致,中国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将达到2亿4百万,死亡病例最多可达315万人,这样的后果堪称灾难性。

至于“超额死亡”的数据,中国在统计新冠死亡病例时候的判断标准不是病人本身的基础疾病,而是病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因为基础疾病病逝的病人也会被统计上,不会被遗漏。不如说,美国现在的统计标准反而是有问题的,因为美国现在只统计直接死于新冠肺炎的病人,不统计因为并发症死亡的病人。由此来看,卡尔霍恩更需要质疑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事实上,《经济学人》期刊本身发布的模型就是不准确的。这一模型需要参照每月死亡总人数的数据,而且对传染率等参数也是参考西方国家现有数据的,根本不能够直接套用在使用更严格防疫政策的国家,甚至就连多次封城的澳大利亚都不怎么适用这种模型。而且离谱的是,这一模型甚至还包含“政治自由”这种与新冠疫情完全无关的指标。正因如此,在业内专家的强烈抗议下,《经济学人》的模型不再被美国的一些智库使用,但是它仍然没有得到修改,仿佛是故意放在那“钓鱼”,看哪些心思不正的学界人士会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