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九卦| 供应链融资Pre-ABS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08 14:33:42来源:九卦金融圈

作者|杨位通(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

来源|九卦金融圈

编辑|武文美编|杨文华

供应链融资之

Pre-ABS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的企业融资模式,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突出特点为核心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真实贸易背景和特定交易关系为前提,能够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与服务。

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的结合,催生出了供应链ABS产品。供应链ABS产品是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交易为基础,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保证,出售未来的现金流收益获取现时融资。供应链ABS能有效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账期长、融资门槛高的痛点,所以供应链ABS产品的发行单数与发行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14-2021年供应链ABS发行单数趋势图)

(2014-2021年供应链ABS发行金额趋势图)

在我国现行的银行制度下,投行业务一般会划归在投行部。投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阶段产物,依然属于公司业务范畴。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最大的威胁是利差收入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提高非利差收入的占比。

投资银行业务具有占用资本少、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可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实现收入多元化,是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通过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从而改善收入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一个具象体现

本文主要阐述供应链中的Pre-ABS业务。随着供应链ABS的市场规模扩大,与之对应的供应链Pre-ABS业务也快速扩大,从而成为供应链业务中的重要金融品类。

供应链Pre-ABS业务是在传统公司业务与投行业务之间的金融品类。

从供应链Pre-ABS的“Pre”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是在供应链ABS之前要做的融资,所以首先来理解供应链ABS流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所描述的供应链ABS是指银行没有入表的供应链ABS,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在此次讨论的内容。

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ABS)的过程。

供应链ABS大致分为三类

1、核心企业的反向保理ABS模式:基础资产为核心企业向其上游供应商采购商品、接受劳务而形成的应付账款。核心企业作为保理业务的发起人申请保理业务,并经上游供应商同意后,由上游供应商向保理公司转让应收账款债权以获得融资。这类业务一般是由核心企业主导。

2、应收账款ABS模式:基础资产为核心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对供应链下游企业享有的应收账款债权,原始权益人为核心企业,一般是大型央企或者上市公司等优质主体。这类业务一般是由核心企业主导。

3、保理债权ABS模式:基础资产为保理公司资产,保理公司资产是各个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的资产。保理商将这些资产打包发行ABS产品。供应链平台、电商平台与此类模式类似,不在单独赘述。

对比以上三类模式,核心企业的反向保理ABS模式和应收账款ABS模式所依赖的主体信用是核心企业,不论该核心企业是直接参与或者是提供差额支付承诺等增信手段。

Pre-ABS到底是什么?

简单了解ABS后我们来看看Pre-ABS到底是什么?

Pre-ABS业务是指为资产证券化的原始权益人形成基础资产提供资金,并以资产证券化募集的资金作为回款的一种投资方式,本质是一笔“过桥资金”,是投资方基于融资人(原始权益人)主体信用而发放的一笔信用贷款(或者是资管计划、信托等变种)。

Pre-ABS是“先款后投”的模式,原始权益人承诺将其正式资产证券化募集的资金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在Pre-ABS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拟投放基础资产的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操作模式,扩大基础资产规模,高效盘活存量资产,为ABS产品顺利发行形成保障。Pre-ABS资金方通过主动识别、收购或创设优质基础资产,促进了资金端和资产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参与各方的盈利水平和综合实力。

Pre-ABS交易模式(本文仅讨论银行参与Pre-ABS)如下图:

商业银行的参与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商业银行自有资金参与,第二种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标的是Pre-ABS的信托或者资管产品。

Pre-ABS业务占用商业银行的非标额度,这也是一些商业银行不能投资此类创新产品的阻碍之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市场万亿市场规模,水涨船高的Pre-ABS市场规模也极其可观。

商业银行在缺少优质资产的情况下参与到Pre-ABS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首先Pre-ABS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银行可以通过投资Pre-ABS获取较高收益,同时在发放贷款前主动选择后期承做企业ABS的中介机构,全程参与ABS的发行。

商业银行作为资金方通过在ABS项目前期介入底层资产筛选,设置入池资产标准,参与基础资产贷前尽调、贷后监管等流程,有助于规范融资主体业务运营,保障基础资产真实性及信用质量。这种参与方式是最安全的模式,商业银行左手帮企业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右手发放Pre-ABS融资,是一种资金闭环业务。

Pre-ABS的风险

信用风险的控制包括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信贷是顺周期的,这是所有信贷业务最重要的。宏观与中观是商业银行总行风控的“顶层设计”。抛开风控的“顶层设计”和企业主体信用,完全依赖交易结构或产品设计解决风险控制问题是不现实。

Pre-ABS业务中不论是核心企业的反向保理ABS模式或者应收账款ABS核心企业的信用问题都十分关键。虽然公司业务的投行化,但本质依然是谁融资、融资干什么、拿什么还款、还不上怎么办。ABS融资是债项融资,但债务主体风险较高情况下,想通过交易结构或产品设计解决风险控制问题是不现实的。

监管风险:Pre-ABS的发行一般是通过ABS的成功发行的资金退出。这里的风险其实是ABS的发行能否成功的问题,Pre-ABS从整体流程来看类似于一笔“过桥贷”,“过桥贷”的风险来源于再融资路径是否畅通。监管政策的调整会增加再融资(也就是ABS的成功发行)。虽然大部分Pre-ABS融资都有回购协议,但是在大的监管政策下众多融资途径都会遇阻,企业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此时回购协议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意义。比如最近监管对于房地产的政策调整导致很多房企现金流遇到困难,市场上很多做地产Pre-ABS的商业银行陷入困境。

市场风险:ABS的发行依赖的底层资产,资产证券化要求底层资产要足够的分散,要么就要穿透底层资产。过往项目发行主体和底层资产是有出现过问题的,此时大家才认识到底层资产的风险也没那么分散,资产方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也没那么强。这种情况下会导致ABS发行失败或者融资成本的增加。

Pre-ABS的优点

直接收益:

Pre-ABS阶段的投资肯定是非标的,在我国非标相对于标准债融资有很大的溢价,对于这笔Pre-ABS(直白点就是过桥贷)的价格是比较可观的。这里价格较高既有融资方的资金迫切需求,也有融资方发行ABS成功后低成本证券化融资与前期Pre-ABS融资综合成本较低的考量。商业银行全链条ABS发行是能够提高银行的整体收益的。

监管收益:

根据2012年原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附件9—《资产证券化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规定,AAA到AA-等级证券化产品仅占用银行20%的风险权重。根据中债登数据银行是ABS的主要投资者,综合Pre-ABS投资和ABS投资商业银行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能减少风险资产占比。

融资人利好:

对于融资人在ABS之前就收到了资金,解决了融资人ABS发行周期长、融资节奏慢的痛点,融资人可以提前获得业务投放资金,实现轻资产运用,利用杠杆快速扩张业务。资金方的提前介入能为融资人提供超前的基础资产筛选、信息披露资产服务等方面建议,帮助融资人规范化运作,提高基础资产质量,降低风险。资金方的提前介入对资产包更了解,资金方在产品发行后优先层和夹层会投资意愿更强。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

A证券计划发行“A证券-XX保理YY供应链金融**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供应链ABS金额19.45亿元。XX商业保理受让YY公司的供应商应收账款,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底层资产转让给专项计划。

B银行给予XX商业保理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专项用于因发行“YY公司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所产生的临时性经营周转。该笔业务就是本次供应链ABS的Pre-ABS。发行ABS的19.45亿元扣除税费完全能覆盖15亿元的本息,ABS产品成功发行,Pre-ABS成功退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