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当《鱿鱼游戏》走进了现实,也一样残酷吗?丨触乐

发布时间:2021-12-02 20:08:47来源:触乐

热闹了,然后呢?

456个人正在玩一场游戏。

你一定知道游戏规则:一个人当“鬼”,其他人站在“鬼”背后,保持一定距离。“鬼”不时会扭头朝后看,这时玩家不能动,当“鬼”把头转回去时,再抓紧机会向他靠近。如果跑得够近,拍到“鬼”的肩膀,就获胜;要是被看见了,就等于被“抓住”,游戏结束。

游戏的名字叫“一二三,木头人”,我们在童年都玩过。不过现在说起这个游戏,你的眼前可能浮现出另一个画面:数百个穿着绿色运动服的选手站在一个空旷的大房间里,房间里的灯光极其明亮,墙上漆着天空和麦田,看上去像一个夏日的游乐场。选手们松散地站在一起,有点儿兴奋,有点儿好奇。他们全然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

你能猜到后来的发展:场地里有一个巨型人偶娃娃,娃娃有一个大到诡异的头部,肥嘟嘟的脸上镶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还有两瓣小巧鲜红的嘴唇。她就是“鬼”,选手们和它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它把头埋在树干上,嘴里唱着歌谣,这时选手们一阵疯跑;歌唱完了,它转过头来,用那双眼睛检测场上仍在移动的人——砰!几乎就在被检测到的同时,失败的人就被击倒在地。

的确,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一段时间的现象级剧集《鱿鱼游戏》。剧中,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被一个神秘组织召集起来,以生命为赌注,去玩一场能彻底改变命运的游戏——输家赔上性命,赢家拿走456亿韩元的奖金。这个“一二三,木头人”就是剧中的第一场游戏,第一个人死亡后,人们才意识到这个游戏真的会杀人,惊恐万分的人们四下奔逃,一旦被人偶娃娃的眼睛捕捉,就会当场毙命。

不过我想说的不是《鱿鱼游戏》,或者说不完全是,就在前几天,现实中有人举办了一场相同的“死亡竞赛”——奖金是真的,但没有人在游戏失败后死去。过关失败的选手只会触发服装内的“爆炸装置”,声音大,但力道小,除了把藏在衣服里的墨囊挤破,做不了别的事。

在第一个选手“被击毙”后,主持人笑着走进了镜头,爽朗地向观众解释机关里的小玄机。刚刚被淘汰的选手有些手足无措,按道理来说,她已经“死了”。于是她纠结了一阵子,缓缓坐到了地上,就等于是被子弹击中了。游戏仍在继续,人偶转过头,其他人从淘汰者身边匆匆跑过,争夺最终的奖金。

被淘汰的选手全坐下了

如果以“《鱿鱼游戏》为什么火”为题,应该可以写一篇论文。最近几天,这种火又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像我刚才描述的,一位YouTube主播举办了一场“现实版”的《鱿鱼游戏》,最终的优胜者获得了45.6万美元(约合元人民币290万元)的巨额奖金。

比赛吸引了456人参加——和剧中的数量一样,游戏项目共有6个——也和原作相同,输掉比赛不会被当场击毙,而是触发特制服装里面的爆炸小机关,在主办方提供的衣服上开一个小洞——当然了,没有人会在这场游戏中受伤。

还真挺像的!

活动的主办人兼主持人叫MrBeast,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主播。翻看他的主页,你会发现他上传的视频大多是一样的大阵仗,制作精良,甚至略有一点浮夸。在首页视频中,他制作了一口“玻璃棺材”,把自己埋在地下50小时,并录制了整个过程。这条视频一共播放了1.45亿次。其他的视频还包括他假装成网约车司机,开着豪车去接乘客,再把车子送给他们,并录制他们的反应——反响也很好,6000万次点击。

坦率地说,这次的“鱿鱼游戏”做得相当用心,几个游戏场地的还原度相当高。“一二三,木头人”的终点线处立着一个和剧中几乎一样的小女孩木偶,还会冷不丁地扭头盯一眼选手;“椪糖”环节做了4种形状的糖饼,星星、圆、雨伞、三角,因为参赛选手大多早就通过剧集知道了游戏项目,所以节目组让他们先列队选择,再揭示每一组糖饼的形状;拔河的赛场和剧中一样,也是一个高台,输的一队会被拽进“深渊”,不过下方堆满了松软的泡沫……

总而言之,这基本上是一个以《鱿鱼游戏》为蓝本的真人秀节目。比赛的奖金非常高,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很大,但都很投入。因为没有死亡惩罚,所以大家其乐融融,像是参加一场浩大的嘉年华,欢快地打成一片。一些人揣着手,半认真半轻松地比赛,另一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鱿鱼游戏》是什么,可能只是听说有不错的奖金,就来参加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聚一起,玩一场游戏,另外还有望争夺一项丰厚的大奖。

《鱿鱼游戏》的一大卖点是残忍、血腥。说实话,死亡竞赛几乎都是一样的,为了利益(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性命)人们可以不择手段,对老弱妇孺下手,或是插朋友两刀,甚至舍弃生而为人的基本尊严。正是这些流血要素让人大呼过瘾,也不知不觉替主角们操心。和剧中以性命相搏的残酷游戏相比,“现实版”《鱿鱼游戏》显得要温和不少。

当然了,现实中可没有死亡惩罚,输掉比赛不过是弄坏主办方的衣服,脱掉了淋个澡,把假装血液的汁水洗掉了就好。选手的胜负心没那么强,更不可能争个你死我活。总之,现实中输掉几乎没有任何惩罚——既然如此,那何不赛出风度、赛出水平?

主持活动的MrBeast是一个专门走夸张和搞怪路子的主播,他的节目尽量避开严肃的讨论和伦理话题,就像悲剧作品只能隔着小说、戏剧、影视等媒介欣赏一样,如果生活中某个不幸的人遇见了灾祸,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共情,而难以获得审美的体验。想想看,如果让选手在真人秀中用尽心思使坏,那观众还能轻松地观看吗?所以,脱离了残酷惩罚的“鱿鱼游戏”可能早已不是原本的竞赛,但一场让所有人乐在其中的比赛也没什么不好。

就具体项目来说,“踮脚石桥”本来是剧集中最残酷,也是人物冲突最密集的游戏之一。规则是在高台上搭出两条道路,它们分别由十几块玻璃板搭建起来,玻璃板有的是实的,能支撑人体的重量,有的是虚的,踩上去就会塌掉。选手需要通过“石桥”,每一步都要在两块玻璃板中选择其一。两块玻璃板从外表上看起来一模一样,选手们基本上就是纯靠运气,猜得越多,越容易掉下去,因此走在前面的人很难撑到最后。

原作中角色出发的顺序是按编号升序,编号小的人不愿意继续走,就在前面耗着。争吵怒骂不断,甚至还有大打出手、双双殒命的情况。现实中就缓和了许多,虽然奖金数目依然不小,但输掉的人毕竟没有损失,一些编号大的人主动走到了前面,轮流试探支撑板。站在后面的人也不好意思老是让前面的试险,也慢慢往前探——这也太文明和友善了!要知道,面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原剧里的人早就互相残杀了。

在还剩十几秒的时候,依旧没人敢踏上最后一块板子

另一个极具反差的游戏是“打弹珠”,这本来是原剧中的一大泪点,为了活下去,主人公多少舍弃了人性中的一点美好,或者说展现出了恶意。现实中人们显得比较随意,他们像剧本中一样自己制定规则,决定弹珠的归属,但没有什么尔虞我诈,反倒是开诚布公,赢了的获胜,输的被淘汰,无论是否心甘情愿,没有人和原作主人公们一样作弊耍赖。

赢家喜悦,输了的也有不甘,但好像没有人恼火,连穿戏服的裁判员也摘下头套和选手聊天——在剧集里,他如果露出了面容,一定会被当场击毙!一组人分出胜负后,他还兴致勃勃地把触发“击毙装置”的机关递给了胜利者,让她亲手淘汰好朋友。

第六集可能是原剧中最动人的一集

在我看来,几乎所有人面对胜负都相当坦然。最后决胜轮时,因为考虑到美国选手不懂“鱿鱼游戏”的规则,他们把项目换成了“抢凳子”。凳子总比选手少一张,一轮又一轮地淘汰下去,最后冠军由一个黑人小哥夺得,第二名的选手距大奖只差毫厘,大呼遗憾。不过主播告诉他,第二名也会奖励1万美元,他也比较轻松地接受了结果。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无论怎么说,整场活动也显得太其乐融融了,所有人都像是超脱了利益——会不会是剪辑师只选取了看起来和谐的画面呢?在最后一轮游戏中,只剩下6人,一位抢凳子的亚裔男生一直紧锁眉头,不是因为局势对他不利,毕竟比赛还没开始,皱眉头是因为他有一根筋绷着,严肃而专注,想要获胜的念头显而易见。

后面的比赛中,他和另一位选手看中了同一把凳子,几乎同时抢了上去,一番争执过后,男生很确定地告诉主持人,他占了更大空间。事实也的确如此,主持人淘汰了另一位选手,工作人员抬来了一具和剧中一样的棺材,让他躺了进去,再缓缓拉走。

后来一局游戏中,男生又和另一个选手狭路相逢,两人撞了上去,凳子差点被掀翻,谁也不让谁。男生猛力扭动下半身,让自己能更牢靠地贴在凳子上——他们几乎挤成一团了!从身体的抖动能看出来那个男生有多用力,另一位选手率先放弃了,站了起来。“他赢了。”接着躺进了“棺材”里,被抬出了场外。

再下一轮游戏开始前,男生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但他可能有些过于紧张了,在发号施令前就坐了下去,他立即站了起来,但另一个人指着他连说:“他提前坐下去了!他提前坐下去了!”男生终于被淘汰。

他的不甘心都写在了脸上

男生咬了咬牙,像是在对自己生气,呆呆地望着现场的斜上方。他所在的场地是一个半密闭空间,和剧中的设定一样,最终比赛与“一二三,木头人”是同一个场地。他看过去的方向上除了油漆的天空和小太阳一样的吊灯,还能有什么呢?

整个片子时长不到半小时,剪辑节奏比较快。镜头一切换,男生已经调整好了情绪,他摇了摇头,对着镜头笑着说:“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旅程,真的很好玩。”下一个镜头里,他已经被抬出了场外。

男生被淘汰后不久,比赛就结束了。最终的赢家由黑人小哥和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白人男生决出。主播宣布黑人小哥是真人版“鱿鱼游戏”的优胜者,奖金池里所有的奖金都归他所有。

他是那个笑到最后的赢家

现实中的事情和虚构故事总有不同,《鱿鱼游戏》本就是一个“大金主”开出巨额奖金,吸引深陷贫穷漩涡的社会底层参赛的死亡竞赛。现实中的“鱿鱼游戏”奖金颇丰,就像剧集中一样,在比赛开始前主播就向选手展示了奖励:一个圆形的大玻璃球里装满了白花花的钞票——不过讽刺的是,剧情中半透明的大玻璃球,现实里却在前后表面贴上了赞助商的Logo。

主播热烈地介绍赞助商的产品,对赞助表示感谢:“他们赞助了本次视频,并提供了超过350万美元!”说到这里,视频下方出现了金额数目,同时跳出了清脆的收银机清算音效。

45.6万美元的奖金里有多少是赞助商出的呢?会是全部吗?不过能确定的一点是,奖金的确颁给了获胜的选手。赢得的比赛的黑人小哥在场地里欢呼,听到获胜的一瞬间直接从椅子上蹿了起来,连重心都不稳了,他翻越椅子滚到了地上,却顺着惯性,又打一个滚翻了起来,然后一刻不停地绕着场地快乐奔跑,高兴得上蹿下跳。“好啊!!好!!”近乎疯狂的叫喊声在场地里回响。

结尾依然是主播的致谢,感谢对象包括《鱿鱼游戏》的主创……当然,还有赞助商。不知道是不是节目组的安排,主播还在说结尾的片汤话时,获胜的小哥已经扑到了玻璃球上,用手扒拉推成小山的钞票,把它们一把一把地往外刨……一般来说,人是没有道理往地上撒钱的。这是想表现出他的喜悦吗?但会不会有一点太夸张了?

就有点太……纸醉金迷了

我们为什么喜欢《鱿鱼游戏》?另外,为什么有关此剧的二次创作像后山的野兔一样疯狂繁衍,而人们总是乐此不疲?

有趣的是,对《鱿鱼游戏》的抱怨几乎与剧集本身一样火爆,例如情节设定“很简单”,人物不复杂,故事深度不够……毕竟整个本子既没有巧夺天工一般的偷梁换柱,也没有高智商和复杂的谜题,几个游戏项目全是小孩子的把戏,就连稍微复杂的“鱿鱼游戏”,最后也变成了近似宣泄情绪的肉搏。

可“火”的标准从来不只是“优秀”。无数的过往作品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就像探究人性幽暗的佳片很多时候卖不过工业流水线上的“爆米花电影”,大部头的著作传播力不及网络小说。游戏领域也是如此,向内挖掘、自我表达的独立游戏,受众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卖得最多的仍然是“年货”“快餐”,都是些口碑上的负面词汇。这类作品可能没那么好,但架不住题材和受众广泛,卖得多,无论是夸还是骂,讨论度总归很高。另一个情况是,做出优秀独立游戏的制作组,常常抠破脑袋也没法引起和自家游戏有关的讨论。

“多半差评”对比“特别好评”“好评如潮”,前者的评测数是后者的20倍

真正引燃这把“火”的是什么呢?说实话,说法太多了,虽然各不相同,但好像听起来多少有一点道理。我想更可能是复杂因素的结合:游戏机制设计得好,简单易懂;剧中的人物鲜明,让人敢爱敢恨;剧情上冲突强烈,动人的地方触动人心,紧张的地方又让人攥紧拳头,看到心急的地方,还忍不住暗骂主人公愚蠢。还有网上讨论得最多的,故事直白,够下里巴人,只要看过就能聊上两句——对于一部剧来说,这就够了。新一代的观众可能没看过《大逃杀》,这是他们重新认识类似设定的一个机会。

那么二次创作呢?最近两天,《反恐精英:全球攻势》(CS:GO)的玩家也做出了致敬《鱿鱼游戏》的Mod,各项关卡和工作人员的服装还原度相当高。更早一点,《罗布乐思》中也有玩家复刻了韩剧中的游戏项目,并把游玩视频发布到社交网络上,获得了不少好评。之前,MrBeast还在《我的世界》里举办了一场“鱿鱼游戏”比赛,邀请了百余位玩家争夺4.56万美元的奖金……

这类二次创作未必有多好玩,但是能在游戏中复刻热门剧集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整活”。用游戏自带的有限的工具,通过奇巧的手法把原作复制到另一个世界当中,需要作者精确把握“游戏风格”和“原汁原味”的平衡——既要有游戏的框架,又要让玩家一眼能看出来是《鱿鱼游戏》,不能失去那股“精气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还很有趣,所以好的整活才能引得众人称赞。

MrBeast在《我的世界》中办过一次“鱿鱼游戏”,不过奖金只有真人版的十分之一

《CS:GO》中玩家制作的“鱿鱼游戏”

连“动森”也可以“鱿鱼游戏”!

另一方面,诸如此类的复刻游戏在某种意义上是《鱿鱼游戏》影响力的外延。因为很多玩家喜欢原作剧集,单是看完了还不够过瘾,于是想到亲手制作一款。这种心态不难理解——谁小时候没有扮过奥特曼打怪兽,或是玩“过家家”的游戏呢?

我们常说电子游戏是一座造梦工厂,可能正是玩家不会和朋友在现实生活中扮演过家家,玩“一二三,木头人”——也可能会玩,但成长过后,生活中多了许多条条框框,玩耍起来总是有顾虑的吧,所以才在游戏的世界里遨游。而在虚拟世界,我们更自由,也更能发挥创造力,或许没有一个比它更适合抒发心情的舞台了。

再说了,在电脑前参加一场虚拟“鱿鱼游戏”的玩家,和下午放学后,拉上几个好伙伴,组建一个只有少数人才知情的“秘密特工队”,躲进一个院子里,假模假样地策划机密任务,再煞有介事地像成年人似的讨论时间安排问题——他们享受的乐趣会不会是一样的呢?

MrBeast的整活相当成功。根据他的推文透露,视频发布首日播放量就超过4000万,有望成为他发布的点击量最多的视频。不久前《鱿鱼游戏》的主创表示,该剧的第二季正在筹备当中,因为观众反馈热烈,“一定会有第二季”。第二季又会带来哪些新游戏呢?可能只有到时候才能知道了。

虽然《鱿鱼游戏》讲述了一个残酷的故事,但其中最动人的瞬间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就像那句俗话所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正是因为善恶交织才让生活如此复杂,却又五彩缤纷。只有在帮助别人和拯救自己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时,才能体现出人性的高贵。

那真人节目中有没有温情呢?因为不少选手是和朋友一起参赛的,所以在“打弹珠”环节,节目组按照选手间的关系,故意把他们和最好的朋友分到一组,就和剧里一样,两人之间必定淘汰一人。这可能是为了还原,也可能因为朋友厮杀更有节目效果,后期也的确在恰到好处的时刻配上了悲情的音乐……

选手才不管这些,面对和朋友的竞争,每个人需要做出选择。一个男生鼓励好朋友,“只有最出色的人才能获胜”,却在比赛时直接把弹珠抛出了场外,被“击倒”时浮夸地躺到了地上,倒地过程中还不忘鼓励队友继续向前。事发突然,他的队友完全呆住了,刚才队友还在对主持人说:“我(想要获胜)是为了我的家人。”——这位队友就是后来“抢凳子”环节中,特别用力的那个男生。

另外两个女生在石阶上交错地坐着,她们贴得很近,个子矮一点的温顺地把头枕在了另一个人的大腿上,她喃喃道:“我好伤心。”后来时间快到了,不得不分出胜负,她们才慢吞吞地扔了两次弹珠。最后要淘汰一人,两人都很难过,就像剧里的智英和姜晓一样。

还有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惊险地赢过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一下被喜悦冲昏了,特别高兴,转头就蹲了下去,捂住了嘴,好像难以置信。他呆了一会儿,然后起身拥抱了好友。

“好了,好了。没事的。”

这份情感,有几分是节目渲染的,有几分是真诚的呢?

触乐正在招聘文字编辑,欢迎。

实习编辑丨袁伟腾

表里如一。

丨欢迎在微信关注触乐,阅读更多高品质、有价值或有趣的游戏相关内容。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