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朱元璋真的说过“元以宽仁失天下?”那么元朝“宽仁”到什么程度?

发布时间:2021-11-11 07:56:54来源:朝文社

作者|我方作者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654,阅读时间:7分钟

历史提问

朱元璋真的说过“元以宽仁失天下?”

那么元朝“宽仁”到什么程度?

答:中国煌煌青史上,有很多被讹传的“名人名言”,明太祖朱元璋的“元以宽仁失天下”,就是其中之一。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里,这一句“元以宽仁失天下”,在很多平台都广泛流传,甚至有个别“专家”“教授”还拿来做例证,用以证明“朱元璋怀念元朝”“朱元璋感恩元朝”。其实这句话的原始出处,来自《皇明宝训》,原话是“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这整个意思,是说元朝亡国的重要教训是“宽”,只有小人才喜欢“宽”,大明朝要牢牢吸取这教训。这话,跟“宽仁”丝毫不搭。

那么问题来了,治理国家“宽”不是好事儿吗?看看元朝亡国的全程就知道。元朝的“宽”,根本没找准地方,尤其不该宽的,正是吏治。

元朝的“吏治”有多宽?首先出名一条,就是“当官门槛低”,比起其他王朝的“十年寒窗”“科考选拔”“吏部考选”,元朝的“选官”“任官”堪称简单粗暴:高层的职务,几乎全由权贵子弟垄断,地方的高官要员,也多是权贵充任,军队的官员更是“将帅袭其父祖旧部”,全都是些二世祖。这样一帮统治阶级,常年草包扎堆,甚至江淮行省的高官,竟是“无一人通文墨者”,地方县官也“字不辩王张”,上上下下文盲扎堆。

所以,如果我们稍仔细瞧瞧元代官场,就能找到许多“突破智商下限”的奇事:1338年,河南行省一个叫范孟的小官,因为被拖欠了薪水,就一怒拉了几个小吏合谋。居然用假传圣旨的套路,先把河南全省的高官一个个骗进衙门杀掉,然后又假传圣旨,自封为“河南都元帅”,把身边大大小小的吏员安排了要职,轻松就夺了河南行省的财政兵权,堂而皇之当起土皇帝。如此雷人一幕,神剧都不敢轻易写。元朝待官以“宽”,“宽”出一群傻官。

图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先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严重的是,别看这帮“统治阶层”极傻,却还极贪。放在捞钱这事儿上,各色方法突破尺度。比如元末重臣溯思监,直接任命小妾的弟弟负责发行纸币,家里缺钱了就立刻开印。另一位重臣桑哥把持尚书省,从此“刑爵为货而贩之”,也就是说,从案件判罪到官职任命,样样都可以用钱买。就这样上梁不正,官员们捞钱近乎强盗,就连缉查腐败的宣抚使,也多是靠“抓腐败”捞钱,以元代民谣说: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就这么一般黑。

如此腐败乱象,也是元朝亡国的重要推手。但让明太祖朱元璋抓狂的是,元朝虽然亡了,可这腐败流毒依然在。以朱元璋的叹息说“往往蹈袭胡元之弊”。明初的官员们学别的慢,学起元朝官员的捞钱花招,却是一个赛一个快。加速的腐化,还在明朝开国后“激”出多场农民起义,所以才有了朱元璋“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的一幕。

于是,以“救之以猛”的原则,明初的官场上出现了“官不聊生”的一幕。除了后人打哆嗦的“官员贪污六十两枭首扒皮塞草”的“硬规定”外,每个新任地方官到任,都要领一本《授职到任须知》,任期里严格按这个办事,办不到就要被法办。另外诸如官员攀亲附友、拉帮结派、阿谀奉承等行为,查到了都要严办。所以在明朝初年,官员“一不留神就犯法”是常事,仅洪武九年这一年,因犯法被送到凤阳劳动改造的官员,就有上万人之多。

说到这段历史,今天还有不说“精英”“名流”都哭天抹泪,大骂朱元璋残暴。但只要看看元朝“宽”出来的鬼样子,就知朱元璋的“救之以猛”,并不奇怪。

但在朱元璋看来,元朝吏治之“宽”的最大受益者,还不是那些高官显贵们,相反却是中国古代官场上极“贱”的一群人:小吏。

中国古代官场,一向有“贵官贱吏”的传统,作为森严衙门“行政人员”的小吏们,身份不入流,大多更无升迁希望,却还有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关键的原因,就是这“职业”手里有权。发展到元代,这群看似低人一等的“行政人员”,算是彻底翻了身:元朝官员整体素质低下,可日常事务总得有人去办。于是小吏们就成了受益者,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元朝极“宽”的吏治环境下,不断兴风作浪。

元朝的小吏们,究竟能掀起什么风浪?前面说起的范孟案就是例子,一群小官小吏简单造个假,就把河南行省给造沦陷了。放在元代官场上,由于官员们大多草包,大小事务全由小吏负责,比如负责监察腐败的肃政廉访司,其主官多是不学无术的权贵,“查腐败”的大权就由身边小吏把持,每次查腐败都能“吃一圈”,赚得盆满钵满。至于地方衙门日常政务,也是“大小事务一切付之于吏”,大元朝,可以说是被小吏蛀空的。

所以也就不奇怪,问什么某些诞生于元末明初的“古典名著”里,只是出身小吏的“及时雨”,竟然能手眼通天,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甚至还霸占一方,成了枭雄。元朝的小吏,就是这么大能量。

对于这帮人,朱元璋自然切齿痛恨,当年他还是个农家子弟的时候,正是这些小吏们层层扒皮,吃光了多少农民的活命钱粮。而登上皇位后的朱元璋,更曾被这群“行政人员”吓着。明初许多州县的行政,都被地方小吏把持,朱元璋换了几拨官员,竟是来一个架空一个。江苏常熟县的小吏沈尚,把持当地大权多年,竟然直接在县衙公堂上,把常熟县令摁住暴打。苏州小吏朱升,可不止敢打堂官,居然连朱元璋派来的钦差,都是连钦差带旗军一起打……

面对如此情景,朱元璋曾有过一段感叹:“蒙元之治,天下风移俗变,九十三年矣。无志之徒。窃效而为之,虽朕竭语言,尽心力,终岁不能化矣,呜呼艰哉。”如果国家不能把这帮“行政人员”治理好,前途简直是“艰哉”。

于是,也就有了好些后人津津乐道的,明初“全民抓吏”的一幕:只要大明子民头顶《大诰》,就有权将犯法小吏抓捕,押送到京城来问罪。勇敢抓捕犯法小吏的农民陈寿六,还得到了朱元璋的表彰。而在这“全民抓吏”的背后,明王朝对于官府吏员的选拔、考评都做了严格规定。甚至小吏擅自下乡,都有可能被问罪,这些元末耀武扬威的“行政人员”,在明初迎来了比“官老爷”还苦的岁月……

但是,就是在这“官不聊生”“吏不聊生”的统治下,开国时满目疮痍的明王朝,不到三十年就实现了国家振兴:明朝粮棉等农作物的产值,远远甩开宋元最高水平。一片废墟上立国的明王朝,实现了“宇内富庶”的洪武盛世。而曾经一片染缸的吏治,也从明初起“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这辉煌业绩,正来自朱元璋对元朝“宽”的反思,来自“救之以猛”的铁腕,更留给后人一个永恒的真谛——强国先治吏

参考资料:《洪武皇帝大传》《朱元璋研究》《元代史》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