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中央民族大学,生日快乐!

发布时间:2021-10-16 11:07:27来源:新华网

——“在哪念书啊?”

——“民大。”

——“哦,民大……

人民大学?”

——“不是。中央民族大学!”

——“哦,民族大学……

那你们学校有汉族吗?”

这样的对话

是很多民大学生都有过的经历

误解总是难免的

说起来,中央民族大学确实“平平无奇”

也不过就是

颜值出众、才华横溢

独具特色、异彩纷呈

更多的民大故事

藏在一组特殊的密码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

我们一起查收

#56

MUC

中央民族大学

江湖人称

中央(56个)民族(齐全)大学

不过从各民族总体来看

在这里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比例

大约是1:1

“民族”

当然是民大的关键词之一

在1953年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全国各地调查出来的少数民族名称

曾经多达400多种

现在大家熟知的“56个民族”

是包括中央民族大学专家在内的

全国民族工作者科学统计和调查研讨出来的

在民大上学是什么体验?

别问,问就是精彩

上课老师点名

听到的名字经常是四个字、六个字、八个字、十二个字……

自动辨别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同学的名字

是民大人的基本技能

迎面遇到同学

看到的可能是蒙古袍、凤凰帽、筒裙……

整个校园

可以分分钟化身大型T台

过节是家常便饭

泼水节、火把节、三月三、那达慕……

一年四季各种节日不重样

全方位体验各族人民的快乐

吃在民大不是随便说说

北京烤鸭铜火锅、广式肠粉烧鸭饭、云贵木桶怪噜饭、西北炒馕大盘鸡……

只要你要

各地的特色菜都给你搬上桌

走在校园里

耳边可能时不时飘过几句壮语、彝语、朝鲜语、哈萨克语……

毕业前

学会几句不同民族表达爱意的常用语是必修课

当然

普通话绝对重要

还记得那年

一个藏族小伙子

爱上了隔壁专业的蒙古族姑娘

可惜

小伙子连比划带说表白了半天

姑娘一句都没听懂

小伙子痛定思痛

一鼓作气高分考过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从头再来

至于江湖传说“歌舞升平大学”

不只是自嘲,更是自信

从刚进校门时的《家园》到毕业时的《再见,民大》

要问晚会哪家强?

就看民大大礼堂

锅庄舞是基本日常

周五晚上,民大小广场见

不熟悉的同学们聚在一起

月光下跳着跳着

就熟(qian)悉(shou)了

担心舞蹈细胞不发达?

不要紧

好看又好学的民族韵律操

跳了都说好

民族风情、民族特色

这就是中央民族大学

#27

MUC

北京海淀,中关村南大街27号

民大人共同的家

社团活动的热烈讨论

辩论队的模拟训练

学院晚会的节目策划

一个个头脑风暴的妙点子

可能诞生于文华楼的电梯间

理工楼的咖啡馆

还有七号楼前的小饭馆

三号楼顶的天台

惬意的小足球场

大礼堂

是民大打卡的标志性建筑

红梁灰砖瓦盖

古朴清幽,典雅庄严

出自建筑名家梁思成、张开济之手

一雕一画里深藏精致美丽

苗族背孩带

鄂伦春族狍头皮帽

清代满族五彩花卉鹤八团红纱袍

另一处特色打卡地

当属民族博物馆

让人眼花缭乱的镇馆之宝

件件精美

民大图书馆也是别有洞天

这里藏有20多个文种的民族文字图书

清绘本《御制外苗图》、稿本《新疆四道志》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皇清职贡图》等珍稀古籍

清代新疆巡抚饶应祺孙女婿林耀华先生

捐赠的《饶应祺稿本文献》

更是图书馆独有的珍贵文献

体育文化建设蒸蒸日上

今天的民大,“文武双全”

在第21届CUBA三级联赛全国总决赛中

民大的女篮姑娘们

用汗水和团结最终夺得冠军

健美操队也是有名的出圈

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

民大健美操队一连包揽三个项目的金牌

成为民族健身操比赛的卫冕之师

民大女排队员参演电影《夺冠》

如今

“27”又有了新的含义

今年金秋九月

民大丰台校区正式启用

只为传承

新老校区编号一样都是27号

就在魏各庄路27号

新校区的建筑以“中式经典、山水校园”为特点

古色古香的同时

也富有新时代的精神气韵

#70

MUC

中央民族大学

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学校

学校源于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

缘起延安,辗转城川,缘续北京

在新中国成立后

经中央政府批准

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

1993年11月

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延安民族学院窑洞

建校初期的中央民族学院

70岁的民大

像一座深藏不露的藏宝阁

推门进去

满目琳琅

吴文藻与妻子著名作家冰心

在美丽的民大校园中共话春秋

至今传为佳话

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吴文藻先生为学术事业奉献了一生

对学生的教育呕心沥血

1985年

吴先生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

但当他接到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时

依然昼夜不停地把四篇共约几十万字的论文

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作了审阅

并写下详细的评语和修改意见

为了对学生负责到底

他还强扶拐杖参加了论文答辩会

费孝通

吴文藻先生的学生

也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著作闻名海内外

民大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前四个字

就来自他提出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还有

历史学家翦伯赞、社会学家潘光旦、语言学家闻宥、民族史学家王鐘翰……

先生们的智慧与贡献

永远值得珍藏

#1

MUC

几十年来

56个民族20万名毕业生从民大走出

他们当中

不乏本民族的

第一个学士、第一个硕士和第一个博士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民大丰富的校园生活如是

民大人不懈的追求亦如是

时光荏苒

民大一步一步成长

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

“中央民族学院设立”条目

作为70周年重要成就单独展示

是全国高校中唯一一所单独展示的高等院校

毛泽东主席亲笔

为学校前身延安民族学院题词“团结”二字

成为民大人镌刻在心底的烙印

保持尊重、彼此包容、互相团结

只要在民大真真正正地生活过

就能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意

“无论我们走多远,

在某个彩霞漫天的季节,

我们会回来。

无论我们走多久,

在某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我们会回来。

……”

在民大人的心中

家,就是这样温暖的所在

记得夏日的黄昏

通往民大西门的路

被阳光晕染成金色

一路上树影婆娑,花香扑鼻

记得校园里的那些萌宠

树上的松鼠、枝头的雀鸟

还有被喂得心宽体胖的喵星人们

时时带给人心灵的抚慰

记忆太多

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收藏

故事还长

未来的期待共同写下新的篇章

而今天

所有的回味、祝福、期许

汇成一句话:

亲爱的民大,生日快乐!

出品人:刘健徐姗娜钱彤

监制:周红军刘加文

策划:刘洪

监审:牟彦秋商亮程淼

执行策划:梁甜甜

作者:董静雪苏米尔赵松杨紫英

编辑:李嘉琪李善华卢晨卉杨珺舒钟逸云

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内容支持: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校对:蔡梦晓严海贵婷

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

联合出品

留言说说你和民大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