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互联网企业为何纷纷跨界造车?2025年智能网联新车销量占比有望达50%

发布时间:2021-04-05 13:57:20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华为通过自动驾驶云服务、高精地图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V2X云服务构筑华为云服务架构体系,为广大车企提供产品服务。图为华为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展示汽车智能化技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韩亚栋薛鹏报道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正式立项。在当晚的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将成立全资的智能电动汽车子公司,预计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他将亲自带队,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

如今跨界造车已成大势,华为、百度、阿里、苹果、索尼甚至富士康都开始以各种姿势杀进智能电动车行业,谋划自己的造车大计。这些消息持续激发人们对于智能驾驶的好奇与期待:互联网企业为何纷纷跨界造车?什么时候真正“无人”,如何保障安全?目前智能驾驶还面临哪些困难,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多远?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十年最宽广的发展赛道,小米集团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这是小米全体合伙人反复考量的结果,也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说。他“再次出发”选择了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早在2013年,雷军就曾两次拜访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并开始关注智能电动车产业。作为投资人,他在过去的七八年也投出了近十家智能汽车公司。今年1月15日,小米董事会首次建议小米高管们研究智能电动车产业。小米管理层在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又进行了极为严谨详尽的调研与论证之后——终于做出了“这个小米史上最重大的决定”。

“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十年最宽广的发展赛道,是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雷军表示,对于造车,小米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动辄百亿规模的投资,让汽车行业充满了风险,但小米目前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截至2020年底,小米有1080亿元现金储备。凭借公司万人的研发团队以及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加上全球最好的生态业务,小米亏得起。

数据显示,去年特斯拉美股市值涨幅近7倍,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雷军早期参与投资的蔚来涨幅最高达14倍,市值一度超过小米;同样在美股上市的小鹏和理想,市值与IPO时相比最高翻了3倍;而比亚迪因为新能源概念,同期涨幅也近4倍。如果小米造车成功,其市值无疑将会得到更大提升。

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造车,软件和数据的竞争正在成为汽车产业新赛道

互联网巨头为何纷纷跨界造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分析:智能驾驶和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广阔市场空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等提出,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5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推进,软件、数据、算法等逐渐成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核心竞争力,传统车企在上述领域存在明显短板,互联网企业具有强劲竞争力;经多年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案日趋成熟,市场前景日趋明朗。

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将对汽车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侯福深分析,它将加速推动产业竞争重点从汽车产品向出行生态转变,未来将围绕智能电动汽车,形成充电网络、软件数据增值服务、出行服务平台等生态服务体系;在互联网企业推动下,软件和数据的竞争正在成为汽车产业新赛道;一批不适应智能化、电动化的传统车企将面临淘汰,互联网企业和造车新势力将整合产业资源。

汽车芯片突围、操控系统升级、基础配备完善,智能驾驶领域进展迅猛

在北京大兴亦庄和海淀等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站点,免费开放的百度自动驾驶体验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近20分钟的试乘时间,安全员全程无接管,所有决策、操作均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汽车速度稳定在每小时40公里左右,如遇前方红灯或预测到其他车辆并线,汽车会提前减速,避免急刹车。体验过的市民称:“跟平时坐车的感觉是一样的,非常平稳。”

2020年10月,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向公众开放,市民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的数十个站点,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下单,免费试乘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中新社)

芯片如同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负责将数据转化成知识,其效率直接决定着决策的好坏。2020年以来,我国专用芯片技术实现突破并量产应用。华为的双模LTE-V2X芯片Balong765与车规级商用通信模组ME959,已与一汽、上汽、长安、奥迪等车企开展联合调试并实现小规模量产;北斗星通自主研发的22纳米双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芯片已满足车规级要求,具备市场化量产条件。

环境感知传感器方面,海康威视等多家企业的环视摄像头产品广泛应用、实现进口替代,经纬恒润等企业的前视摄像头产品已进入前装市场,森思泰克开发的77GHz毫米波雷达正式搭载于一汽红旗量产车型HS5之上。

“智慧”车取得发展的同时,“智慧”路也不断升级。四维图新、百度、高德等国内图商均已经完成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等合计超过30万公里的高精地图静态数据采集,所绘制的高精地图已在量产车型上应用。

智能驾驶技术研发领先于市场推广,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几年可能迎来产业爆发增长期

智能驾驶一般分为5个发展阶段:驾驶支持、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也即业内俗称的L1至L5,最后一个阶段即无人驾驶。

东风电动车首席技术官(CTO)周海鹰介绍称,整体而言,智能驾驶目前的现状是技术研发领先于市场推广。但智能驾驶要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光有技术还不够。业界认为,它至少得同时满足5个条件:技术成熟、社会基础完善、法律法规同步、成本下降、社会接受度良好。

东风公司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人民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未来有望成为主要的智能驾驶汽车市场。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0年测算:在市场应用方面,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持续增加,2025年有望达到50%,2030年会超过70%。相关机构测算,2020年因智能化与网联化所带动的新增产值约为3000亿元,约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4%,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新增产值8000亿到1万亿元,若考虑智能网联汽车对通信、道路基础设施及未来数据服务的带动,市场规模还将成倍增长。

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加速法规修订、扩大应用示范、建立监管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在我国,智能驾驶正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道路测试和小规模示范运行循序推进。近日消息,截至2020年底,上海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达560公里,向22家企业152辆车颁发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北京已累计开放海淀区、顺义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山区4个区域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共计200条,道路总长699.58公里。

2020年7月,北京新开放的道路测试自动驾驶(新华社)

加速法规修订,支持自动驾驶功能应用落地。侯福深建议,相关部门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从生产准入、注册登记、地图测绘、安全监管、责任认定、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金融保险等角度全面分析我国现有法律、标准体系、行业规范等对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的限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灵活修订完善法规标准。

当前,智能驾驶技术已应用到不同车型不同场景,下一步应扩大应用示范。我国将以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国家级测试示范区先导区、2022年北京冬奥会、雄安新区智慧城市等试点为引领,扩大在法律法规、车路协同、场景应用等方面的试点示范,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示范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将助力能源结构转型,提升国家产业创新整体能力

当前,汽车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汽车工业正面临百年一遇的大变革。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而言,电子信息零部件和软件占汽车产品价值的比重持续上升,软件单车价值占比将大幅提升,甚至超过硬件。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但仍存在部分关键技术缺失、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等“大而不强”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5G、先进传感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的重要载体。业界认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有助于推动新技术创新突破,提升我国产业创新整体能力,加速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愿景目标。

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中国制造)车型拥有360度智能识别摄像头,即使是路边的桩桶也会模拟提示(上观新闻)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也将对能源结构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交通运输领域90%左右能源消耗来自化石能源。为实现使用清洁能源的愿景,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均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围绕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未来汽车行业将形成“清洁能源发电+储能+充电+用电”的闭环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此外,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模式的发展,也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生产制造和使用环节的资源消耗。

展望未来,汽车将不仅仅是“四个轮子、两排沙发”的代步工具,更是能够自动更新的智能终端,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更清朗的天空。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