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晋升“天花板”,辅导员也能当上“正教授”!这所高校出手了
发布时间:2021-01-06 19:59:46来源:麦可思研究
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和缺乏身份认同感,辅导员职位在过去被看作是高校中最“没有前景的职位”。其中,职业发展空间小,是造成辅导员流失的根本原因。如何稳定辅导员队伍,打通辅导员晋升通道,真正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2020年12月22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公示了2020年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结果,生物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谭小雄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个“正教授”级辅导员,这让众多辅导员看到了升职的希望。
“三单”举措打破辅导员晋升瓶颈
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的谭小雄,一直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竭尽所能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提前上班、推迟下班,24小时开机,处理事情至深夜是常有的事儿。他却早已习以为常,把它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的辛苦付出,放在前些年,可能也就评个讲师,再想获得晋升,很难。2006年,教育部出台文件明确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但是,受到工作特点所限,且完全参照高校教师系列评审条件参评,对辅导员来说,与一同参评的其他系列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往往怎么评都评不上。
而近几年随着国家、高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评上副教授,甚至教授不再是奢望。2017年,教育部修订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明确,高等学校应当制定专门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也提到,要完善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建立职级、职称“双线”晋升办法,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为专职辅导员专设一定比例的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参照校内管理岗位比例,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完善高校专职辅导员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对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表现优秀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具体到学校层面,为了打通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通道,2019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细则》,对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让辅导员在评职称时不必与其他专任教师竞争,大大提升了辅导员职称晋升的可能性,这在该校乃至湖南高职院校中都是一项创举。
谭小雄正是得益于这一举措,通过辅导员专项系列评选,成为该校首个正教授级辅导员。
除了谭小雄成功晋升,近3年,该校在同等条件下还优先交流提拔16名德才兼备的辅导员到机关职能部门任职,提拔副科级辅导员22人,正科级辅导员1人。同时,大幅提升辅导员的岗位津贴,从250元/人/月提高至700元/人/月。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在行动!
其实,谭小雄并非全国第一位正教授级辅导员。早在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的辅导员解超就被评为教授职称,成为沪上第一个教授辅导员;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一线专职辅导员简敏被评为教授;2008年9月底,华中科技大学累计有20余名辅导员具有副高职称;2017年,甘肃农业大学拥有副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辅导员1人;近三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中晋升副教授以上职称3人……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落实教育部文件要求,不仅为专职辅导员打通晋升通道,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确保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制定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聘任、发展与培养、管理与考核等。出台专职辅导员培训管理办法,完善国家、省、校三级辅导员培训体系,开展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项培训、骨干培训、交流实践等,不断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按专任教师职务岗位设置专职辅导员教师职务岗位,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注重工作实绩。加强力量配备,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按照国家要求配齐、配足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
该校还成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组织辅导员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方式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育既擅长讲解理论,又善于做学生工作,能够全程指导社会实践的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设立校内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每年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辅导员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立3个省级、6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3个辅导员工作坊,开展学生发展与学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等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入职引航”,帮助辅导员在工作2年内,迅速融入职业环境,适应高强度工作压力挑战,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针对该阶段辅导员缺乏工作经验、职业目标不清晰、专业背景多元化等特点,特聘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情怀的资深学生工作者担任“杏林青年辅导员导师”,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为青年辅导员答疑解惑。“杏林青年辅导员导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思想引导、工作督导、学习辅导与学术循导等方面,传授经验与教训,帮助青年辅导员找准职业发展定位,做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带领青年辅导员走上职业化道路。2019年,首批共选聘“杏林青年辅导员导师”5人,指导青年辅导员16人,顺利完成入职2年内辅导员的导师配备工作,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
2020年初,扬州大学将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纳入学校党委书记党建履职重点任务,通过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匠心计划”“精业计划”“领航计划”,加快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准供给能力,确保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实效。
其中,在推进“领航计划”方面,该校探索并建立了“国家—省—校—院”四级辅导员典型培育体系,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层培养”的原则,对优秀辅导员进行连续性、系统化培养,通过开展“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系列活动,完善辅导员典型培育机制。去年9月,学校成立“‘四史’及疫情防控”辅导员讲师团,18名优秀辅导员累计开展主题宣讲近20场,覆盖近万人次。同年8月,学校启动了首批辅导员网络工作室项目,11个网络工作室“集团式”上线,围绕思想引领、党团建设、学业支持、心理服务、职业规划、资助服务等工作,多形式开展线上网络思政工作。
对于辅导员来说,可以评上副教授、教授,也让他们有了盼头,工作更有干劲。
尽管辅导员工作繁杂、费神费力,但他们仍坚持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在校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最深,因此也是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的大学生最希望高校学生工作改进的方面。随着思政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还将不断凸显,他们将成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德才并进的重要力量。
来源:本文由麦可思研究综合整理自三湘都市报、衡阳日报、中国教育报、每日甘肃网、新民晚报、教育部网站、潇湘晨报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责编|麦可思丁楠
往期推荐
01.
02.
03.
☞
---致麦粉:
微信公众号平台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不再按发布时间排序推荐。想要不错过每日推送,可以把【麦可思研究】设为星标。
阅读之后点赞或在看,将获得更多您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