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
发布时间:2021-01-05 11:58:05来源:环球网
2020年12月30日,习近平主席同欧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2020年中国外交画上圆满句号,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中欧投资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是一项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
双方在作出开放承诺的同时,十分注重保留必要的监管权。双方既注重促进双边投资合作,也强调投资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双方致力于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达成了高水平的谈判成果。协定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
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展现了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也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中方一直用实际行动履行开放合作的承诺。今年以来,中国两次出台稳外资新政策,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增设3个自贸试验区。日前,中国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比去年增加127条。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大幅提升15位。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全球。其中,今年11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当前世界涵盖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协定。
同时,中方还宣布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充分展现了中国扩大开放的诚意、捍卫多边主义的决心。
市场对中国经济政策和发展前景投出了信任票。今年前11个月中国吸收外资1294.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同期,中国外贸总额达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增长2.5%,11月更高达21.1%。
当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创造更大合作空间之际,一些国家的人则在兜售所谓的“新冷战”。“新冷战”思维试图寻求与中国脱钩和对中国搞国别歧视,但这意味着与最具活力的大市场脱钩,与发展机遇脱钩,是开历史倒车,是徒劳的。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无疑又为“新冷战”思维泼了一瓢冷水,那么这种思维该降降温了吧?
(作者系中国驻多米尼加大使,2021年1月4日发表于多米尼加《里斯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