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2020,谢谢那些给我自由的基金

发布时间:2020-12-30 07:58:55来源:大唐财富智库

2020,一个极不平凡的庚子年,终于!终于!要过去了。

以前都感慨岁月如梭,希望时间走得更慢些,貌似还从来没有像2020年这样,驱赶时间,希望这个年头快点滚蛋!

然而,不管这一年经历了什么、如何不堪,作为一个金融人,还是想为2020年说几句话。

毕竟这一年的资本市场表现可圈可点,而且这一年也开启了中国权益投资的新时代,因为注册制!

年末岁尾,就算是一种对2020年基金市场的盘点吧,看看哪些事儿你还记得,哪些会影响你未来的生活、投资!

1.权益基金收益远超指数

2020年整个A股市场各大指数都有不错的涨幅,截止到12月23日,沪指涨10.92%、深成指涨34.36%、创指涨58.11%、沪深300涨22.23%。那基金呢?

我们选取2020年之前成立的主动股票型基金(不含指数型、混合型),样本数量一共329只,这些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55.61%,中位数55.45%,下面我们看一下四大指数的涨幅在这些基金中处在什么水平呢?

看下面这个表,沪指和沪深300都处在倒数10%的水平,深成指倒数20%,而今年超强的创业板指,大概排在44.85%百分位,略好于中位数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你运气爆棚,选到主流宽基指数中最好的创业板指,收益率也就是和主动股票基金瞎蒙了一个中位数水平的基金差不多。

在看看下面这个图,基金收益可以说是大幅超越指数的,未来,主动股票型基金战胜主流的宽基指数仍将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下面我们再拿这个样本和全部A股对比看看:

在各大指数收涨的情况下啊,今年4000只股票当中正收益个股的比例仅为54.59%,中位数收益率仅为3.37%,所以很多炒股朋友年底都抱怨没赚钱,这不足为奇。买对了,英科医疗你能赚14倍;买错了,一大堆濒临退市股能让你灰飞烟灭。

相比来看,主动股票基金只有两只产品负收益,正收益比例高达99.4%,中位数收益率水平55.46%,最高的一批基本都翻倍了,最差的小亏不到5%。

基金暴富不太可能,但这个收益已经非常可观,基金也会亏钱,但还算有节操,不至于让你倾家荡产。

而对于股民而言,全市场4000只股票,创造价值的可能只有1/10,所以还是别自己瞎炒股了,直接买基金!那些没听过的神秘代码,小道消息,听十次被割九次,还有一次是镰刀的失误。

2.有50只基金获得翻倍收益

今年的基金收益排行很有意思,上半年前50中基本都是医药主题基金,下半年顺周期猛涨,新能源车和光伏再次拔地而起,食品饮料悄然刷新高,整个排行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张排行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中国的比较优势:一是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爆棚,二是酱香科技绝冠全球。

疫情期间全世界都被干趴下了,只有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金身不破,为啥在这么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的出口反而逆势增长啊,就是因为其他国家都停产了,全世界都从中国买东西,为啥英科医疗股价涨14倍,因为它是做医疗防护产品的,疫情期间出口大增。真可谓中国优势,世界需求,值得拥有。

而白酒又确实是大A独有的中国稀缺品种,港股没有,中概股也没有,外资来了也喜欢买它。而医药和半导体虽然空间很大,但其实并不是中国优势,还有一大串牛逼的欧美公司在前面待我们追赶,而且在成长中会被列强经常性拍打,需要愈挫愈勇。

应该选哪一类呢,这就要看个人偏好了,白酒是核心资产,科技是未来的大方向,不妨配置着来。

名单中唯一的指数基金是酒ETF和鹏华中证酒,其他全部是主动基金。

这说明在A股市场,主动基金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在大部分的行业,主动基金都可以做出超过基准指数的收益,但唯独在消费或者食品饮料领域,超越指数变得非常难,因为消费指数的含茅量都太高了。

3.公募基金规模突破18万亿

2020年尽管全球经济遭遇新冠疫情冲击,但对公募基金而言,无疑是值得载入历史的年份。

截至12月23日,今年全市场新发基金的数量已经达1326只,发行总规模突破3万亿,达到了3.02万亿,2020年无疑成为新基金发行的大年,这也助力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18万亿关口达到18.54万亿。

公募基金历年规模变化

这个很好解释,市场有赚钱效应,资金自然会进来,另外随着居民对投资理财认识的提升以及70后、80后大范围介入市场,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也许才刚刚开始,看看下面这个前段时间在朋友圈传遍了的图片就明白了,背后还有国家推手,推动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中国这个最爱好储蓄的国家,居民的理念变了!

4.爆款基金频现

去年基金行业的一个热词就是爆款基金,今年爆款基金继续上演,而且相对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日基”“半日基”的新闻频繁出现,大咖的基金,不在上线第一天就被抢光都不好意思,屡次打破历史记录。比如:2月底的睿远价值均衡,7月中的鹏华匠心精选等等。

睿远均衡价值1天卖了1224亿,配售比例仅5.9%,打破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1162亿)保持了13年的记录;7月中旬,鹏华匠心精选募集规模更是惊人,限额300亿,最后募集资金约1356.9亿。去年,募集规模三五十亿就算爆款基金,今年的爆款基金基本都是100亿起。

这映射出的是: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好产品。

5.爆款基金魔咒被打破

基金行业一直流传着一个“爆款”魔咒,就是市场上一旦出现大量爆款基金(以前是百亿,现在恐怕要200亿起步),则意味着市场极有可能见顶。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截至目前有37只偏股基金成立规模超100亿,6只超200亿,还有一堆募集规模超500亿最后比例配售的基金,爆款从年初爆到年尾,连疫情期间都没有中断过,与此同时,市场的表现也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爆款”魔咒可能要失效了。因为未来拥抱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只会越来越多,国家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推动,投资者也越来越看明白公募基金的性价比之高。

从2019年以来的历只爆款基金来看,都没有成为市场见顶的信号。当然,基金销售量还是会和市场点位高度相关,但这大概率是结果,而非原因,更关键的是有太多资金等着流入市场了,这些资金将为爆款基金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6.“固收+”兴起

“固收+”,是近一年才火起来的一个词儿。产品的形式就是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实际上就是以债券打底,附加股票、打新、套利、对冲等策略,实现跑赢普通理财产品的目的。

“固收+”本身是基金为了营销造出来的一个词。

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以后,银行亟需“理财替代型”产品的供给,银行理财子提供一部分(也开始浮动收益了),公募基金则成为现成的最大最专业的“货主”,“固收+”产品也将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最佳代替品。

部分“固收+”产品

7.基金组合投资方兴未艾

2019年以来兴起了一种新的基金投资方式,就是基金组合投资。2020年这种投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

所谓基金组合简单说就是由相对专业的管理人根据既定的投资目标和投资逻辑筛选基金标的并构建资产组合,然后投资人去按照组合的配置做跟投,功能上可以实现一键跟投、同步调仓和一键卖出。

从分类来看,现在市场上普遍都是根据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把组合划分为积极型、稳健型和灵活型三种。

积极型组合的波动和回撤不是重点,主要就看它的超额收益,一个是超额收益的大小,一个是超额收益的持续性,谁的净值曲线能把同期沪深300指数踩的最扁,谁就最厉害。

而稳健型的组合最核心的就是强调波动和回撤,波动和回撤越低越好,就是看谁走的“更稳”,在此基础上再看收益率。当然,收益率也不能太低,至少不能低于现在中国广义货币M2的增速。现在很多稳健型组合年化的预期收益率目标都设在10-15%上下,谁的净值曲线更接近于一条15-30度斜率的直线,谁就是最牛。

灵活型组合的“灵活”主要体现在它的投资策略比较多样化,但它也具有明确的预期风险和收益目标,一般是介于积极型和稳健型之间。

不难发现,从分类的角度看,对投资者来说,只要清楚自己能承受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目标,再找到对应的组合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一切交给组合管理人搞定。

也就是说相对购买单只基金来说,基金组合是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投资方式,投资者不用再去了解产品的基本知识、投资特征、基金经理是谁,也不用再去苦恼如何选基金,什么时候买入等投资时点的选择问题。

8.蚂蚁战配基金退款

蚂蚁配售基金,配售蚂蚁集团上市,5家基金公司与蚂蚁签订了独销协议。也就是只有在蚂蚁才能购买5只基金,每只限额120亿。蚂蚁一个线上渠道,募集完成了600亿规模,涉及1360万投资者。这种募集规模和实力,也是创造了历史。可惜了,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5只基金退款了。

蚂蚁这事儿,需要深入反思一点是,为什么到上市前才发现问题呢?

蚂蚁金服其实也满足了很多国家经济政策的需求,做了很多补充,特别是银行业务外的一些金融需求,为我国调整完善金融体系是做了很大的贡献的。

它的问题是这只蚂蚁膨胀了,它不满足于只作一个中国金融体系下银行大哥的小弟了。

它想要的更多,它的管理层想要借一次机会来套现等,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科技企业采用上市的手段来隐藏风险逃避监管,更甚的,蚂蚁背后复杂的信贷结构和信贷金额的间接承担者是银行,这就让整个中国金融体系面临一个很大的风险。

本来想培养一个银行的小弟,来做一些自己没空做的事情,结果这个小弟做了一大堆事情,还没干完就想跑路,而积累的未做完的事情银行还不得不出来承接,那么这个小弟收了钱事儿没办完,还把风险嫁接了,银行怎么办?这就是最核心的问题。

当然蚂蚁是被摁在了上市前,也是发现了市场对蚂蚁上市这件事过热了,炒作的特别厉害,监管发现,原来我们的金融市场还这么的不成熟,最后不得不强制伸手拉刹车,重新调整这辆大车的结构,不然未来误伤的除了银行,还有无辜的韭菜们。

9.诺安成长遭热议

“涨时蔡爹爹,跌时蔡跌跌”这是网友对诺安成长混合的神评论。

2020年“基金”“诺安”频频上了热搜榜,诺安成长重仓半导体板块,而且持仓集中度极高,前十大重仓持股占比达78%,波动巨大,玩起来刺激,深受“小散”的喜爱,这个产品的基金经理蔡嵩松就是那个“蔡爹爹”or“蔡跌跌”。

作为基金经理,看好某个行业无可厚非,但你这全集中在这一个行业上面难免会有“赌”的嫌疑,基金讲究分散、讲究配置,你这主动型基金搞的像半导体指数产品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吧。

10.私募首现15年超长锁定期产品

今年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推出长封闭期基金产品,如汉和资本、景林资产、格雷资产、九坤投资、高毅资产等,这一变化或将成为私募发展的新趋势。

在封闭产品中大多数份额锁定期是3年,不过格雷资产在2020年9月份推出了一只封闭期为15年的产品,震惊基金圈。这也成为目前封闭期最长的私募产品,刷新了锁定期的最长纪录。

据了解,老牌私募汉和资本在当前超百亿的管理规模中,有95%以上都是长锁定期以及超长锁定期的产品。其实,汉和资本早在2017年便率先在全市场最早发行了三年锁定期的产品,直至2020年7月份,汉和推出超长锁定期为6年的基金产品。

汉和资本认为,只有基于超长期的维度深入思考价值,以实业投资的角度去审视上市公司,长期伴随企业发展,从而获益于企业长期内在价值的提升,才是最行之有效且可持续的投资之道。权益类投资长期收益的唯一坚实来源是上市公司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显然是一个长周期过程,因此,只有与之相匹配的长周期属性的资金才能获取相应的收益。

这不就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吗,现在注册制来了,退市新规也出来了,以前A股那种炒题材炒概念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将是价值为王、长期为王的时代!

写在最后

当然,2020年基金市场发生的事儿何止这些,篇幅所限,仅梳理了10个对未来投资影响比较大和少数值得反思的事件,算是一个金融人对即将过去的2020的一声道别!

对于2021年的市场,大趋势向上是可以确定的,但结构性会非常强,投资者对未来的收益要适当的降低预期。

毕竟公募基金已经连续涨了两年,翻倍基金都不在少数,之前也就在06-07年和14-15年出现过这种情况,而随后都出现了股灾。

当然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只是现在很多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都超过20%,这不是常态,未来在结构性行情中,基金的收益会出现分化,收益率的中位数会降低,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会回归到10-15%的水平,作为投资者也要同步把收益预期降到对应的水平,以免影响操作。

扫二维码|关注『大唐智库』视频号

投资对话100集,答疑解惑惹人迷

只要你点,收获不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一键获取基金组合

只要你点,灵活稳健任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