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于正直接 diss,这位“顶流”糊成这样了?
发布时间:2020-12-27 11:57:41来源:if爱与美好
《演员请就位2》一结束,《我就是演员3》就无缝衔接开播了。
这一季的阵容,一看就话题度十足。
除了熟悉的导师章子怡,还请了“话题王”于正,以及从来没参加过综艺的郝蕾和老戏骨李诚儒。
刚播出两期,果然,又是“学渣”进修课。
第一期李汶翰演《鹿鼎记》的韦小宝,被于正直接怼“能力也太差了!”
到了第二期,没逃过集体毒舌的,是盛一伦。
他演《香蜜沉沉烬如霜》里的旭凤,全程面无表情,被心上人痛刺一刀的表情,emmmm,下图大家自己品吧。
章子怡对他的表演评价也毫不留情:“表演太空洞”。
于正更是直接质问:“你不红的原因是什么?”
一开始面对批评,他十分坦诚:“我知道我的演技不好”。
后面,面对李成儒的批评,盛一伦情绪开始失控,崩溃大哭。这场面像极了一个实习生在职场......
说实话,看到如今的盛一伦,让人觉得挺惋惜的。
毕竟,他曾凭借现象级网剧《太子妃升职记》一夜爆红(男主盛一伦,女主张天爱,男配于朦胧,彭昱畅)。
《太子妃升职记》
左:盛一伦;右:张天爱
就连郝蕾都说看过这部剧,但在那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他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这期综艺可以看出,从爆火到糊咖,盛一伦这条路是怎么走出来的。
不只是盛一伦,很多年轻人在职场中也会犯跟他一样的错误或者走一样的弯路。
今天就借他这个例子,来讨论下在职场里,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智商,而是思维模式。
没兴趣的工作不想做
喜欢的又没机会?
《太子妃升职记》的爆红,让盛一伦在一夜之间被推上顶峰,也让他可以轻松得到许多男主角的机会。
大致梳理了下他主要的职业经历,可以说是资源傍身:
2017年1月,跟迪丽热巴合作《漂亮的李慧珍》,湖南卫视上星播出。
2017年10月,《将军在上》搭配马思纯,优酷年度S级别剧。
今年,《太古神王》优酷网播,一番男主搭王子文。
再看看他还未播出的戏,阵容也不容小觑。《十年阳光十年华》领衔主演,跟斯琴高娃、秦海璐、马苏、吴谨言合作。
《最灿烂的我们》二番主演,跟张天爱重组CP,还有关晓彤、郑伊健。
《迷妹罗曼史》二番主演,跟闫妮合作,周冬雨、魏晨、秦海璐特别出演。
大男主偶像剧都演了,青衣影后小花都搭一遍。
但这些年,他剧糊得完全没有水花,演技也真的是毫无进步......
而对此,盛一伦在节目里却解释说作为演员很被动、没有选择权,拍第一部戏太子妃就红了,后来就一直只能接同类型的戏。
还认为接不到自己喜欢的本子,是因为电影导演一看他是古偶网剧出身就自动过滤掉,自己再那么努力也不可能拍到喜欢的角色。
导师忍不住质疑:你红的时候资源应该很多,是有选择权的。
但盛一伦的回答是,那些机会我都不喜欢,但也拒绝不了。
章子怡建议他要珍惜羽毛,别随便接烂戏,实在没有天赋可以考虑改行。
不过,相比章子怡的“天赋论”,郝蕾的“努力论”更圈粉。
“谁没有绝对天赋,不是谁生下来就是好演员的,所以更需要不断去学习。“
跟盛一伦一样,不少刚进职场时得到不错的工作机会后,很难再取得很大的突破。
但机会只是起点,往下走,决定性的因素除了努力程度,思维方式也特别重要。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
我们可以把人的思维暂且分为两种:
1.固定型思维:这种模式,更多会把“心目中的成功结果”视为唯一价值。
打个比方,争取到自己心仪的机会,完美完成,就很好。
但如果是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容易或者逃避或者看不上,做的过程不是心甘情愿,可想而知结果是能完成60分就不错了。
另一方面,固定型思维会更看重“自己付出的努力有没有得到好成果”,如果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很容易往“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领域”、“没能顺利做好就说明我没能力”的角度想。
但客观上看,这种心态可以理解,却很不利于开拓新能力,一旦有挫败,会容易陷入沮丧情绪走不出来。
2.成长型思维:这种模式,并不是不看重结果,但也很看重在过程中自己学到了什么,比之前有哪些进步,即使结果并不完美,甚至不幸扑街,也能从中得到总结经验的成就感。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很看重大量练习和试错的过程,他们的信念并不是“天赋决定我能不能做好”,而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用跑步做个例子,比如跑800米,固定型思维的人,很容易停留在最初尝试阶段的经验中,如果5分钟才跑完,很快会得出结论:我不适合跑步。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去花时间练习,一周后,时间缩短到4分半了,这就是进步,练习两个月,即使不能保证拿满分,成绩也肯定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说回职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保证自己在做的事肯定有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结果,但如果没有在看似平淡的机会中的积累,别人敢让你去办大事吗?
所谓“抓住机会”,并非次次都是巴菲特来请你晚餐这种级别的大彩蛋,而是实实在在去琢磨今天、明天、后天正在花时间去做的事情。
当你做的足够多且足够好,新的机遇才会为你而来。
与其过于看重资源
不如打磨好自己的硬实力
资源是把双刃剑。
现在很多职场里的年轻人普遍都很关注资源。的确,好的资源不仅能帮自己争取到更多工作机会,更漂亮地积累业绩,还能更快地获得职场晋升机会。
但只关注资源,忽略自身核心竞争力是行不通的。
作为一夜爆红的演员,盛一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实力不够又过于看重资源,导致爆红给他带来的红利期非常短。
当他吃完当时的流量,热度退去之后,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出来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作品。
但他反而觉得自己莫名其妙的被推成了流量,又莫名其妙的快速过气了,很委屈。却没想到过是自身真正的实力撑不住这些让人艳羡的好资源。
如果他确实能把握好资源,之后实力跟得上,能继续产出哪怕达到及格线的作品,都不至于逐渐“消匿”在娱乐圈。
比如易烊千玺,就是养成系男团流量出身,他演戏之前的话,很多人也是持观望状态。
但凭借《长安十二时辰》和电影《少年的你》两部作品,他让大家看到了自己在转型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他在表演上的闪光点,才会有现在的口碑。
电影《少年的你》
章子怡直接在节目里称赞易烊千玺“在流量范畴内做了做了一个最优秀的典范”。
反观盛一伦,戏是演了不少,但抛开剧本身的热度,也没产生什么表演上的高光时刻,从上节目表演的效果就能看出,演技的磨练也没什么进步和提升。
正如于正一针见血的点评:“在你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没有把演技磨练好,也就不要妄想获得其他领域更多的机会了。”
自认为“凉透”的他,最后才来到《我就是演员3》。
光有“希望抛开杂念纯粹做个好演员”的想法是不够的,需要一起提升的还有吃这行饭的技能。
比如郝蕾,虽然这些年拍了不少所谓的烂片,却丝毫没有阻碍郝蕾的职业生涯。在她看来,自己就是拍烂片成长起来的。
因为她接戏唯一考虑的就是:我能不能从中学到东西,我可不可以变得更强,我能不能够继续成长。
确实,拍各种电视剧没让观众轻视郝蕾,相反,虽然得奖不多,但大众对于她作品的口碑却认可度非常之高。
后来她也拍了很多电影,合作了很多好导演,并且都给了她最好的评价。
就像郝蕾说的:“我的演技起来了,谁也拿不走。”
其实,很多年轻艺人拿到手的资源并不差。但一方面,看着特别棒的项目也不能百分百保证是好项目,比如吴磊的《阿修罗》、鹿晗的《上海堡垒》......
另一方面,有的时候关注机会多了,但实际水平跟不上,反而会带来差评。具体姐就不举例了。
一句话总结:能力配位,才有一战封神。能不配位,资源上门,有时候不仅不能救命,还会要命。
不要被过去的成功光环禁锢
李诚儒用短短一句话,就点出了盛一伦问题所在:太幸运了。
有网友可能会问,太幸运也不好?
是。
首先,爆红太快就容易飘,不珍惜机会。
其实,之前节目组多次邀请过盛一伦,可都被他婉拒了,因为当时自己还有流量和热度。
可这两年,找他的戏越来越少,最近的一部《燕云台》,还只是在里面做了个配角,连男二、男三都算不上。
还好盛一伦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困局,愿意丢掉身上的光环,不想再被过去的“好运”裹挟。
选择来参加《我就是演员3》,其实也是给自己创造新的机会,把各种杂念都抛到一边,好好听听前辈们的指点,真正学会演戏。
其次,如果没有成长型思维,“成功经验”往往反而会成为禁锢。
当年《太子妃》的大爆,带给盛一伦的,并不是多么正面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应该拓宽领域,但另一方面,又不自觉畏惧这些新挑战的难度。
比如当被问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喜欢的戏时,他说自己的试镜成功率为零。
主动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失败后,得到的全是失败体验后,就再也不敢尝试、突破。
在连续性的失败面前,成长型思维会聚焦“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去探索如何解决。
但盛一伦停留在“我失败了很多次”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去思考自己硬实力方面的弱点。
演技不够?像郝蕾一样,烂戏也可以琢磨怎么演出彩啊,或者去话剧领域磨练,吴刚、袁泉不也都是这样打磨能力的吗?
找不到表现自己的平台?演技类节目已经火了几年了,《声临其境》等讲究台词功力的综艺更早就有了。
一定要等到凉得没有多少工作机会,再委委屈屈表示自己想转型无路,实话说,很难让人同情。
最后,过于容易的机会,反而会让人不容易建立真实自信。
盛一伦自己也坦言,自己去试镜,一直都是制片人打一声招呼,然后就直接去演了,不需要考核。
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当时走红就是因为遇到的剧本构思好。走红的事实,只是拉高了他未来职业发展的心理预期,并没有实质上让他拥有“我可以做得更好”的自信。
当然,这份清醒还是挺不错的,要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那更不妙。
但自信的弱项,因为当时唾手可得的种种机会,并没有及时得到强化,而是一拖好几年,直到今天。
长时间待在舒适区的他,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习惯了安逸,就会慢慢失去主动成长的动力。
就像李诚儒说的,在他的身上,看不到“那种兴奋和激动感”。
有人可能会问天赋重要吗?对从事艺术职业的人确实挺重要,有些普通行业,天赋对最终能否成就非凡也有重要影响。
但有句老话很实诚,实际生活里,绝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根本没到拼天赋的阶段。
就如同看了盛一伦的演技,有谁会觉得他是输在天赋上,是最后从80、85分冲刺100分的环节先天不足才惜败?
他就像我们的镜子,照出了很多时候实在不想看但又真实无比的事实:当思维方式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焦虑太过,行动却太少,最后惨遭生活打脸。
if姐并不是想批判任何人,盛一伦的痛苦,也是我们普通人的痛苦,但沉浸在痛苦里,自己很难受,别人看着荒唐,实在也没有什么意义。
有类似苦恼的朋友,不妨考虑转换成if姐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也不是if姐自己发明的,是来自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终身成长》,纸质书电子书网上都有售,是一本可以时时复习的好书。
多学习,向内看,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我们终身的功课。
本文内容为if微信公众号原创
如果你喜欢if姐的文章,记得把姐微信标星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哦
这些内容,同样不容错过
点一下
变成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