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风日下!细数游戏厂商的「十宗罪」!
发布时间:2020-12-23 14:00:11来源:Switch游戏圈
《赛博朋克2077》作为一款开发长达8年之久的重量级作品,毫无疑问是今年年末最受瞩目的一款游戏。
但其层出不穷的bug,以及在本世代主机上的糟糕表现,让许多没有高配PC的玩家感到愤怒。CDPR的股价也一路下跌,创始人甚至一夜之间遭受了近10亿美元的损失。
事实上,2077所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正是整个游戏业界的各个厂商,自己多年以来造的孽。
今天让咱们细数一下,近年来游戏厂商们犯下的十宗罪!
Bug还没测完就急着卖
这次的“2077事件”,除了PS4/X1版优化稀烂以外,最令人无法接受的,便是bug。在繁多的bug面前,游戏的内容再好,也无法带来优秀的体验。
Bug可大可小。小bug影响视觉效果,或是带来一些搞笑的画面;严重的bug则会大幅破坏游戏体验,甚至让游戏流程无法进行下去。
对于玩家、对于消费者而言,游戏厂商的产品,可以不好玩,可以不好看,但无论如何不应该有大量明显的、恶性的bug。
这就好像我们吃一份炒饭,它可以不好看,可以吃上去不香,偶尔吃到个蛋壳也无伤大雅,这至少对健康无害。如果吃出苍蝇来,这样的用餐体验又有谁能接受?
为什么在数字版普及之前的那些游戏,不会有现在某些游戏这么多恶性bug?当年的游戏体量没现在大是一部分原因。但如今升级补丁推送太方便,游戏厂商们越来越怠惰的态度,同样难逃罪责!
本该存在于游戏本体的DLC
某些厂商在多年的经验中,还练就了一手好刀法。内容价值60美元的游戏,只要拿刀这么一砍,嘿,瞧瞧,它就成了60+30美元的游戏了!
在那个网络还没普及,游戏主机也没有数字版游戏的年代,更新补丁也无从谈起,更别提DLC这些玩意儿了。所以当年的老游戏,内容都非常足——不仅足,还很完整。
而如今许多厂商在游戏开发进行到一大半,甚至开发初期,就早早地将游戏内容进行了分割——一个原本内容完整的剧本,被分割为80%本体+20%付费追加内容,甚至有更恶心的比例。
当然,有些游戏的DLC也是非常良心的,是真正的“追加内容”,而非从本体里割下来的。
其实将游戏拆分贩售的,其实也不完全是游戏厂商的贪婪,这跟日趋飞涨的游戏开发成本也有关系。就让我们追根溯源,来到了平台商的问题:硬件性能的提高。
硬件性能竞赛
咱们玩家对游戏体验的需求,其实也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步提升的。
二十多年前看个PS1、N64的画面,都觉得牛逼到不行,如今这种落后的3D图像恐怕大多数玩家都无法接受。
随着当年SEGA退出,微软入局,形成了我们如今的主机御三家。在当时性能最强的NGC惨败,老任不再比拼性能之后,微软XBOX和索尼PS,开始了这场可能永无止境的性能赛跑。
作为游戏设备,性能强当然是好事,这是没有错的——更好的性能,意味着更沉浸的视听享受。但是,这个“没有错”,需要有一个大前提:成本。
游戏主机,本就是一种在性能和成本上寻求平衡点,以求高性价比的定制化设备。
自从两家进入了硬件性能竞赛,画面确实是一代比一代强,玩家们的成本却也在不断提高。
也许你会说,游戏主机价格其实没怎么变啊。就算奸商价5000元买一台PS5,玩上七八年,平均下来也很划算啊!确实,相比以前游戏机的“超级划算”,如今游戏机只是变得“没那么划算”了。
但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游戏厂商们也需要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画面。更精细的建模,更高清的贴图,这些都是成本。成本的提升,自然导致了利润的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许多游戏变成了【残缺的本体+DLC】这样的组合——厂商们不得不把内容拆分开来,才能赚到足够的利润。
由于玩家们普遍不太能接受游戏涨价,因此厂商们多年来都在利用DLC这种形式,悄悄提高游戏的价格,让我们逐渐接受游戏涨价。
未来,游戏越来越贵也是必然的。面对厂商们的性能竞争,我们作为玩家实在是喜忧参半啊!
花钱就能提前解锁
说到掏钱,那就又不得不提近几年来,某些厂商犯下的“滔天罪恶”——提前解锁了。
大型的游戏发行商,尤其是任天堂索尼这样的平台商,对游戏的发售日都是很严格的。说好哪天发售,就一定要当天发售,绝不能出现偷跑的现象。虽然在咱们这还是挺常见的,3DS的《火焰纹章回声另一位英雄王》提前偷跑16天之多。
厂商可能无法完全限制住实体游戏的偷跑,但是限制数字版游戏,那可就简单多了。
数字版游戏的解锁时间都是固定,且无法通过修改时间等方式提前解锁的。说好哪天几点,就一定是非常精确的——当然跳票除外。
然而,渐渐的,就有厂商打起了这一方面的坏主意。
从EA的access会员提前解锁,到UBI的豪华版提前游玩,这些厂商们将“有钱能为所欲为”落实得很彻底。
如今连ATLUS这种日本厂商,在欧美版的《P5S》都玩起了这套,真是学坏了!
这种掏钱就能提前玩的策略,不仅消费着玩家对厂商的好感,更是加剧着玩家与玩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预告片欺诈,内容缩水,虚假宣传
如果只要花钱能玩到好游戏,那这钱花了也就花了。千金难买我乐意,游戏质量真的好就行。
但可怕的是,某些厂商喜欢搞预告片欺诈这一套。看着播片光鲜亮丽,恨不得立马玩上。等游戏实际一到手,一打开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UBI在“维尔福收购案”之前,就经常喜欢玩这种小花招。索尼在宣传PS3、PS4时,也用了不少过分夸大的广告词。当年索尼曾宣称,多台PS3通过分布式计算,算力能够超越NEC的超算“地球模拟器”的性能,PS3“地球机”的称号也就因此而来。
游戏厂商们的虚假宣传,严重破坏了玩家对厂商,甚至对电子游戏的信任。这个问题,绝对是每一个厂商都必须要重视,也是我们每一位玩家需要抵制的。如若继续放任下去,那么下一次“雅达利崩溃”可能也离我们不远了。
发售后迅速打折
厂商消费玩家信任的,可不止上面说的这些。打折虽好,但同样也会让我们失去对厂商的信任。
《渡神纪》,PC版发售15天后6折。《FIFA21》,发售3周后各平台7折。
“谁会买UBI和EA游戏的首发啊?半年后几乎白送了。”这应该是许多玩家们对于他们两家游戏的态度。
要不你就干脆把价格定低一点,从一开始就薄利多销。要么就别三天两头打折,一打还打骨折。打折是让“等等党”玩家开心了,但首发支持的老粉丝们,心里有多难受?这和花钱提前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长此以往,还有谁会愿意买首发呢?
糟蹋经典游戏IP
有些厂商不好好做游戏,流水线做出来的一些没有情感的作品,动不动打骨折,结果又嫌赚不到钱。
静不下心来做内容,又不敢冒风险做创新,某些厂商就成了IP粉碎机,工作室杀手——没错,就是EA。当然,糟蹋IP和工作室的也不止EA,还有臭名昭著的维尔福、KONAMI。
去年末发售的《魂斗罗RC联盟》,就是KONAMI糟践这一经典IP的例子。其粗制滥造的画面,毫无设计性的关卡,稀烂的射击手感,实在愧对于《魂斗罗》这一经典IP。
要么不做,既然要做,就竭尽所能地做好。这才是产业的良性发展之道。
阉割说明书
这一条“罪责”,可能许多新入坑的玩家无法理解。
当年那些正版游戏,除了游戏卡带、光盘外,一本内容丰富、排版用心、印刷精良的说明书,基本上是必备的。
那时候的说明书,不仅仅负责为玩家们讲解游戏操作,同时也包含了游戏的故事设定,甚至攻略、地图。
在游戏之外,翻看精美的说明书,是那个时代玩家们的一种享受。
当然,我们国内玩家大多数都没这种经历。当年的盗版游戏不会这么良心,就算有盗印说明书,咱么小时候也基本看不懂。
随着环保主义者们的不断反对,游戏开发成本的水涨船高,以及游戏数字化的发展,如今也几乎不会再有当年那么内容丰富的说明书了。实体游戏盒子里偶尔有张纸片,也只是特典、广告,或是电子说明书的链接。
这可能是数字化时代,我们游戏玩家最大的遗憾。
语言独占,并且中文版更贵
阉割说明书,大多国内玩家可能并不感到心疼。但一些游戏中文语言被平台所独占,则事关每位国内玩家的游戏体验,想必不少朋友都有切身的痛。
从《鬼泣5》中文当DLC附带、XBOX版《怪猎世界》中文独不占,到Switch版《伊苏起源》中文版贵30%......虽然我们迎来了游戏全面中文化时代,但某些厂商如今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中国玩家心里不太舒服。
这种情况一旦继续下去,被越来越多厂商所效仿,势必会引起大量国内玩家的抗议,反而会让这个经过十多年,终于走向正轨的中文化市场,重新进入恶性循环。
以上便是近些年来,游戏厂商们所犯下的十宗罪。
这些“罪行”的存在,有的来源于资本的贪婪,有的则是市场的无奈。当这些“坏文明”逐渐盛行,积年累月之后,很可能会再次引发行业的危机。这不仅仅是厂商不愿意看到的,更是我们作为玩家不想去经历的噩梦。
嗯?什么,你说十宗罪只有9个?哦不好意思,考虑到文章进度和容量,为了本文不跳票,我们决定将内容缩水,暂时放弃“第十宗罪”,未来可能会以DLC的形式推出。
大家觉得对近些年来,游戏厂商们还做过哪些“伤天害理”之事呢?
投稿邮箱
7718900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