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合理充裕”转为“合理适度”,货币政策会收紧吗?
发布时间:2020-12-22 20:58:24来源:看懂经济
近日央行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行会议强调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同时,提出要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明年央行有哪些重点工作任务?会议主要提出以下四方面: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三是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央行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由2018年以来一直维持的“合理充裕”转为“合理适度”,释放了哪些信号?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了几名专家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王静文
某上市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主管
将货币政策定调由2018年以来一直维持的“合理充裕”转为“合理适度”,其实是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适度的含义,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今年为抗击疫情冲击,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松,导致杠杆率上升幅度较大,利率过低还带来了空转套利、房价上涨等现象,所以从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市场利率已经回到疫情前水平。根据合理适度的要求,预计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中性。明年名义经济增速预计在10%左右(实际GDP大约8.5%左右,物价水平1.5%左右),预计社融增速保持在10%左右,这样大致可以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相比于今年13.6%左右的社融增速,将会形成信用边际收紧的局面。
刘学智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
货币政策提出“合理适度”,意味着2021年政策刺激力度不会再加码,也不会很快收紧。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前期应对疫情冲击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将逐步回归到常态。预计货币政策将以稳为主,控制宏观杠杆水平的上升,全面降准降息的概率都不大。
与此同时,为了支持经济疫后复苏,政策也不会立即转向收紧,仍然需要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不排除仍有定向降准投放流动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及制造业的可能性。
王鹏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
央行重点表述宏观政策及货币政策要合理适度。我觉得这个合理适度相当于政策弹性,我们现在所说的精准金融政策是一个重要体现。“合理”指的是要和实际情况相一致,并不是说采取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是适度宽松还是适度收紧。我们所强调的合理性是要对外部世界发生的变化、国民经济发生的变化以及突发性事件,做出精准及时有效的调控。而不是说本着年初定下的一个原则就执行。另外,“适度”指的就是针对特殊情况调节的力度、幅度不能过大。这其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搞这种政策的急刹车、急转弯。我们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延续性。我觉得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金融政策的急转弯、急刹车,一是和我们目前国民经济的恢复情况不相符合。二是急刹车、急转弯也容易造成政策方面的漏洞,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因为金融的核心是要和实体经济相融合的,金融政策大范围的调整对实体经济的发展绝对是有害的。
因此,我们现在提出要“合理适度”,相当于给我们的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留下一个更好地灵活性,要实施精准金融、精准调控,而不是像过去所谓的大水漫灌或者原则性的这种调控。此外,重点任务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两条核心。
其中一条是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供给侧改革、金融产品的调整、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去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创新型企业。在目前疫情防控状态下以及未来,我们会面临更加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更好地让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点是要重点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数据平台、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的发展,包括资本的垄断性和无序性其实都应该纳入到统一的监管,用监管科技的方式方法和平台加强监管,保证合规性,防止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计。
马超
金融科技专家,阿里云MVP
目前看来财爸和央妈在宏观去杠杆方面的意见是空前一致的,在楼部长炮轰影子银行,货币赤字化之后,央行此番唯稳表态,也能确定是去杠杆的重要信号。
不过在全球央行大放水,且疫情尚存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除东亚各国以外,其它主要经济区几乎只能靠强刺激过活,这种起博器都不好用,直接靠电击疗法续命的日子到底能过多久真不好说,而我国主动去杠杆无疑是明智之举。
周延聪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
央行的货币政策定调明显是收紧流动性的,对于经济数据的向好趋势明朗,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就是当务之急了!明年的资金面应该是前松后紧的趋势,股市也有前高后低的可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该是主要的方向,严查逃废债,打造金融航母是首要任务。
李凤文
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疫情发生后,党中央英明决策,面对艰巨挑战和重大困难,及时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稳健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及有效落实,让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走在世界前列,也彰显了中国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旺盛生机活力。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稳步,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全面部署。就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进一步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政策由“合理充裕”转变为“合理适度”,其重要意义在于要合理控制宏观杠杆率,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今年,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央行通过实施定向降准、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等,增加了资金供给,使市场上的资金保持合理充裕。
不过也促使宏观杠杆率有所增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介绍,今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前三个季度已经上升了27.7个百分点,杠杆率超过270%,预计今年宏观杠杆率将上升30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有必要适当控制宏观杠杆率的增加,防止上涨过快带来的加杠杆风险。保持货币政策的合理适度,意味着信贷投放也将会保持合理适度,如同今年这样快速增长的态势可能不会再现。
当前,小微企业及“三农”等薄弱领域和薄弱环节仍需加大支持力度,新的一年,货币政策仍要持续发力,向薄弱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滴灌,支持实体经济稳健经营,切实服务好经济转型发展。
在服务好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也要防控好金融风险。2020年我国货币投放和社会融资总额高于经济增速,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过也导致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新的一年,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杠杆率的攀升将给金融风险防范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政策不能刹车过猛,避免大起大落,要增强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还要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当前,一些银行资本充足率过低,不但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限制了信贷投放,也影响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亟需进行资本补充。2020年,金融监管部门及时出台各项优惠措施,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资本补充,同时中央还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方式为中小银行机构补充了资本,既提升了银行抗风险能力,又增加了信贷投放量,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
随着经济发展对银行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银行资本补充也应常态化,以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并不断满足新型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更加健康发展。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kdjjbeibei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fuxuejun1234
看懂经济热文点击即可查看
3、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