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这个问题比学生全程“沉默”更尴尬,高校大课难题何解?

发布时间:2020-12-20 10:58:56来源:麦可思研究

{太长不看}

(文章重点我们给您划出来了)

在高校,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改进大班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值得关注。

对此,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方向副校长办公室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建议大课教师从课堂内外两方面开展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考虑耗时短且便于学生参与的评价形式。在课下,教师应当设计较为全面的评价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学习情况。

此外,评价标准应当详细具体,并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学习成果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该表包含三个关键点:学习成果对应的具体能力、每项具体能力分为哪些层次(通常为3至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具体体现。同时,新南威尔士大学建议教师将每项能力分为稚拙、可行、熟练、高级4个层次。

以下为正文:

面对大班额课程,迫于人数压力,教师常常不会制定小班课那样精细化、个人化的评价方式。高校如何化解这一难题以提升评价质量呢?

“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这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之一。不仅仅是工程专业,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个性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衡量并保证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成效。

从高校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在小班课上不仅能采用翻转课堂、研究式学习等主动学习教学法,提升课堂质量,较少的学生人数同样便于教师采用个性化评价手段,保证学习效果。但在大课课堂,学生人数动辄上百,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减少课堂“沉默”现象已然是一大考验,更不用说精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

从麦可思数据来看,改进评价方式是国内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3%的2018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在高职领域,这一比例为19%。

与此同时,大班额课程确是我国高教领域的现状。2019年11月2日,在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援引数据,“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3.3%上升到48.1%。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经有3833万人,正加速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邬大光对此深有感触,“大国办大教育,‘大’首先体现在大班额上。”因此,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改进大班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值得高校关注。

大课评价困难何在?

学生人数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随之增大。那么,制定大班课程的评价方式究竟会遇到哪些常见问题?

为提升大班评价的效果,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方向副校长办公室进行了调研。该办公室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班课程的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难题常见于以下方面:确保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并能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深入学习;反馈给学生高质量且符合个人情况的评价结果;保障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合理安排评价工作量等。

根据学校的经验,多数原因是教师为了减轻工作压力,采用例如试卷、论文写作等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所致。对此,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帕特里夏·斯特朗深有感触。

斯特朗教授负责大一学生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学生总人数在2000人左右,课程规模从150人到400人不等,“大课教学尤其需要精心设计,在评价上需要覆盖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单一的期末试卷测验等考核方式难以满足要求。而且,学生如果积极对待评价,教学效果也会更好。”斯特朗教授这样总结大课经验。

由于大班人数众多,学生对教师常常会有“陌生感”,新南威尔士大学建议教师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包括评价环节在内的课堂各环节之中。对此,学校建议在大班课程开始之初,教师组织小活动增进相互认识。例如手机分享,4至6名学生一组,作自我介绍,并展示手机中的照片或歌曲等自己喜欢的事物;采访教师,4至6名学生一组,每组设计一道或两道问题,之后各小组在课堂上依次“采访”教师。

及时反馈促学习

过程性评价能有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确保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大班课程同样不能例外,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方向副校长办公室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建议大课教师从课堂内外两方面开展过程性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考虑耗时短且便于学生参与的评价形式。例如:

小纸片: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几分钟,让学生回答诸如“今天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最疑惑的知识点是什么”等问题。教师在课下整理学生的回答内容,在下次课上点评学习情况或讲解共有疑惑。

信封问题:教师根据学生人数和课堂内容,准备若干问题,分别装在信封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至12人为宜),每组一个信封,分组讨论后将答案写在信封内交还教师,教师依次打开所有信封并评价学生的回答情况。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评价效率,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手机软件随时提问,了解学生对当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

链接:

麦可思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具备随堂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等多维度评价功能,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为了控制时间,大课课堂上的评价方式很难精细到学生个体,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共性以及促进学生思考当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课下应当设计较为全面的评价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学习情况。

对此,新南威尔士大学建议教师利用在线答题软件进行评价,问题设置以选择题为主,配以少量问答题。通过软件的自动评价功能,学生可以及时知悉选择题的回答情况,教师能够集中时间处理学生的问答题。新南威尔士大学建议教师在设计在线问题时,还应当考虑评价时间(期初、期中或期末),评价频率(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等),以及评价结果是否计入课程总分等。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讨论平台向学生反馈回答情况,并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

评价来源别单一

为了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教师需要注意别把自己当作唯一的评价来源,学生自评和互评是教师应当采用的评价方法,这两种评价方式也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常乐于进行自评和互评。一方面,学生能从‘专业角度’见证自己的成长,同时也能从评价标准出发审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斯特朗教授说道。

不过,学生自评或互评并非拿着试题“对答案”这么简单。教师需要确保学生清楚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和评价标准,并在开展学生自评时,向学生强调需要关注的方面。教师可以在许多涉及评价的场合,例如作业、课堂活动等开展学生自评。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开展,教师可以综合考虑自评和互评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需要明确指出会在课程的哪些阶段或环节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这些评价结果在期末课程总分中的占比等。此外,教师应当主动提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质量。学生完成评价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例如“如何给你自己这次的评价质量打分?”“在评价过程中,哪方面做得最好?哪方面做得不好?”“你认为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如果还有时间,你是否会改变评价结果,具体是哪部分?”等,促使学生反思以不断提升评价质量。

此外,为了发挥自评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加之大课教师很难准确把握每名学生的成长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反思日志。学生每周或每月记录自己在本门课上的学习收获和对自己的学习评价。记录的具体内容应当以本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为准。学生需要将学习收获与学习成果对应起来,记录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支持学习成果。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评价学生反思日志时,可以要求助教协助或者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反馈建议。反思日志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不断思考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从而确保最终学习成果的达成。鉴于此,新南威尔士大学并不提倡将该日志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评价量表不可少

前文多次提及评价标准应当详细具体,并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学习成果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

该表为矩阵形式,包含三个关键点:学习成果对应的具体能力、每项具体能力分为哪些层次(通常为3至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具体体现。新南威尔士大学建议教师将每项能力分为4个层次:

稚拙:学生无法独立展现出具备该能力的特征,未达到基本预期;

可行:学生能独立展现出具备该能力的若干特征,改进空间较大,能满足基本预期;

熟练:学生能完全展现该能力,并能体现综合运用该能力的特征;

高级:学生完全掌握该能力,能灵活转化运用,且能体现出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以斯特朗教授的商业策划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学习成果细分为产品或服务的阐述、管理流程、人力需求、市场分析、口头表达等具体能力。在“市场分析”能力下,“高级”层次意味着学生“能有效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带数据表格的报告以阐述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且数据准确,表格类型合理”,“熟练”则表示学生“撰写的报告包含数据分析结果,但并不一定含有数据表格或数据表格运用不恰当”,达到“可行”层次的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撰写报告时能引用现成数据,但没有能力进一步分析”,只满足“稚拙”的学生则“在市场分析报告中,很少或几乎没有引用数据,报告结论可信度非常低”。

制定全面、合理的评价量表同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在课程之初,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解释评价量表的具体内容,并提供纸质或电子版供学生查阅。大课教师还应该提前与助教沟通评价标准,借助助教能有效减少教师进行评价的工作量。

评价量表方便教师在期末设置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例如,该校机械与制造工程学院教师蒂姆·怀特在工程设计课上,让学生在期末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机器人。在课程进展过程中,怀特教授充分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并要求学生利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保证学生清楚了解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教师对团队合作等可迁移技能的要求。怀特教授对学生期末项目进行评价后,将结果按评价量表的分类项反馈给学生。

同时,怀特教授对全班百余学生在各项能力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生能明确了解自己经过该课程的学习,与同学相比,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掌握情况。这样,期末评价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调整学习计划,补足短板。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要求专业制定可评价、可测量的毕业目标。评价量表正好是评测学生是否达到毕业目标的合理方式。

正如斯特朗教授所说,由于评价量表的能力标准与学生所学专业息息相关,后续课程的教师能通过学生期末评价情况,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这或许也是解决期末评价结果常常“无用武之地”的可行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新南威尔士大学网站

往期推荐

01.

02.

03.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麦可思范春骏

本期责编|麦可思王捷

分享、点赞与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