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校长诈骗30万!已有老师入坑,多所高校发布紧急通知
发布时间:2020-12-19 10:59:01来源:麦可思研究
“领导”主动联系你,对你嘘寒问暖,还要“委以重任”,请你帮忙转账,这忙你帮还是不帮?
如果帮了,那就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了。
冒充校领导实施诈骗
案例1:
位于上海嘉定的某高校学生于某接到一自称是学院“朱老师”打来的电话,对方准确叫出于某的姓名和身份。“朱老师”称自己要给学校某领导送钱,因不方便以自己名义打款,希望通过于姓学生的银行卡转账2万元,到时再给他转过来,因学院中确有一名姓朱教师,于某信以为真。于某平时并不知道朱老师电话,电话那头又催得很紧,要求于某立即打款。
案例2:
本学期,工作于宁夏某高校的董某,一天晚上,收到一陌生人加微信好友,自称是该学院的校长,并让董某在第二天9点到其办公室。第二天一早,“校长”又告诉董某,先不用来了,称有领导在办公室检查,急需用钱“打点”领导,让董某借其30万元,董某信以为真直接给对方提供的两个银行卡号转账30万元。
案例3:
今年江西南昌部分高校接连发生冒充高校领导干部进行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利用高校领导干部头像和虚拟微信账号,冒充高校领导干部,频繁加学校教职工为好友,然后找借口借钱,金额大部分在10万元以上。
近期,诈骗案件频发。诈骗分子通过在微信或QQ上修改昵称、头像,发送邮件、短信等形式,冒充学校领导、老师进行诈骗。
除了冒充领导、老师,还有冒充同学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客服、快递诈骗……无论电信诈骗手法怎么翻新,最终目的都是要求转账汇款,切记多方核实,不轻信!不点击!不汇款!
诈骗案发生以后,我们登录部分高校网站发现,已有不少高校发布了“关于防范冒充校领导进行诈骗的通知”,提醒广大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财产。
截图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网站
截图自上海理工大学网站
截图自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截图自中山大学网站
截图自江苏师范大学网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高校也在官微推送防诈骗的相关文章。
截图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微信号
截图自北理珠校安协微信号
安全教育在日常
高校除了做好以上工作,日常还可以采取何种措施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相对教师更缺少社会经验,因此高校应着重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但大学老师也不得大意,应谨慎防范。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做法,供借鉴——
安全教育从新生开始
懵懂的大一新生在入学报到前,学长学姐就会嘱咐你“注意安全”。
截图自辽宁师范大学官微
近年来,各高校也尤为重视新生的安全教育。例如,华东理工大学将安全教育充分前移,在新生入学通知书中便已加入“平安华理”官方微信的二维码。除外,上海市教委制定的《上海市大学新生报到安全指南》也一同被送达。
新生报到前期,“华东理工大学”“平安华理”“学在华理”及各学院等官微适时推出了系列新颖、实用的新生防诈骗信息。此外,开设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课程”,也是新生需要通过的“考试”。每名新生用自己的学号在网页或APP上登录后进行系统化学习,并通过标准化考试巩固和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迎新周期间,由各学院选拔老生担任的“新生督导”“迎新导游”,在经过培训后,也在服务新生时重点提醒注意防盗防骗事项。
开设选修课,教防诈骗知识、防身术
2017年,在广东东软学院,一门由南海警方开设的“校园安全防范课程”选修课,仅仅一个小时内,便爆满。在这门课上,学生不仅可以跟着民警学防电信诈骗知识、学防身术,还可以拿学分。
据介绍,该选修课程共32个课时,内容设计包括防范电信诈骗、防身自卫术、防范街头犯罪、防范非法传销、防范就业创业诈骗和五个走进警营参观课程,共2个学分。
这门选修课也需要进行期末考试,但考试形式跟一般的选修课不一样。“我们的期末考试不需要笔和试卷。”民警表示,在学期末,授课老师会组织同学们,就一个开放性的反诈骗话题进行讨论,届时将会由学校和警方各出一人作为评委老师,对每一名同学的表现打分。
举办金融安全知识校园行
2019年,金融安全知识校园行在湖北大学举办。
在金融知识高校大讲堂中,招商银行金融安全讲师通过现场讲解、案例分析、有奖问答等形式,让现场400余名师生进一步了解了电信欺诈知识,提升了对电信欺诈的防范意识。
在讲座中,讲师给师生们普及了移动支付下的新型银行卡诈骗、电信欺诈种类以及危害,并通过情景再现,对“购票改签”“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方式进行展示,并引用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师生讲解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自导自演短视频,提醒防范诈骗
从2020年10月初开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自导自演的防诈骗短视频,已累计拍摄48期,涉及“QQ冒充好友诈骗”“假冒代购诈骗”“刷单兼职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48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每个视频时长1至3分钟不等,学生以案例表演形式,展现受骗过程,传递防诈骗技巧。
短视频拍摄由该校建筑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朱媛婷发起。“校园内各种骗局不断升级,大学生群体较为单纯,防骗意识较弱。”朱媛婷曾有过差点受骗的经历。今年9月份开学后,担心学弟学妹“重蹈覆辙”,她决定召集人员拍摄短视频。
在短视频线上传播同时,朱媛婷团队还逐一深入学生班级,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公益宣讲和公益话剧演出。
对上述诈骗案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诈骗手法主要如下:
诈骗手法知多少
1.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渠道,非法获取学校领导的姓名、职务、微信头像照片等信息,冒充领导的微信,主动添加受害人微信,给受害人发送信息。
2.犯罪分子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先以关心工作、生活等话题拉近距离,甚至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极大降低戒备之心,获取受害人信任。
3.随后立即提出帮忙转账汇款的要求,如亲戚借钱、上级领导要求转账、朋友急用等。犯罪分子抓住一般人对领导不会质疑的心理,有时甚至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既营造了紧张气氛,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加强防范,这些要牢记
1.如遇自称“领导”用微信等聊天软件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的,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等途径进行甄别、核实。
2.在微信上尽量不要暴露自己的姓名、住址、职业和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
3.交流中,委婉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学校的人或事,进而核实对方身份。
4.如不慎被骗,务必保留聊天、银行转账等记录,及时拨打110报警。
年底了,在此提醒广大师生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落入陷阱,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ID:cupbj_1953)、银川晚报、广州日报、中国新闻网、网信唐山、隆回县公安局、中国青年网等。
往期推荐
01.
02.
03.
本期责编|麦可思丁楠
分享、点赞与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