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被遗忘的华人英雄,为同胞跟美国人争了一辈子,死后无人纪念

发布时间:2020-12-17 10:59:23来源:海那边

1、

中国的“马丁.路德.金”

说起“马丁.路德.金”,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过这个名字。他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人领袖之一,是他引领了上个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平权运动,他的那场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激励了全世界无数追求自由平等的心灵,直到今天,依然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讲之一。

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族群心目中的地位,就如犹太族群的摩西。有数百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有专门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在华盛顿广场还有纪念碑。可以说,对于他的纪念,美国的黑人族群一直都没有忘却。

马丁.路德.金固然有他的伟大之处,一个族群有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幸运的。但是,在几千万海外华人族群当中,难道就没有像马丁.路德.金这样的英雄人物吗?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这样一位领袖带领着华人在美国争取权益?要知道美国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法律中推出《排华法案》的国家,对于华人的歧视和排挤不比对黑人少。

其实,华人当中不是没有这样的英雄,就在当年《排华法案》盛行的年代,就有这样一位华人领袖站出来大声疾呼,为族群争取平等自由的权利,他的名字叫做王清福。

可就是这样一位和马丁.路德.金一样伟大,甚至比他还要早70多年就提出“非暴力平权运动”理念的人,却并没有获得应有的纪念。在他为族群争取了一辈子权益美国,没有一条街道因他而命名,没有一座纪念碑铭刻他的功勋,一代又一代华人来到美国,没有几个人听过他的故事……

2、

为美国华人争了一辈子

王清福,1847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即墨县。他本来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可是因为父亲被族人排挤陷害,家产尽数被抢,父亲带着他流落街头,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

父亲在落魄中死去,留下年幼的王清福更是孤苦无依,受尽了人世间的苦楚。这时候,一对美国传教士夫妇看到了街头可怜的王清福,将他收为养子。

这对美国夫妇的出现改变了王清福的命运,夫妇二人不仅照顾王清福的生活饮食,还让他接受了洗礼入了教会,在教会学校里,王清福学习中英双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他20岁那年,养父母将他带回了美国,接受纯正的美式教育,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考取了宾夕法尼亚的路易斯堡大学。当时中国人在美国留学,都是官派,而王清福是第一个非官派的中国留学生。

1870年,23岁的王清福从路易斯堡大学毕业,他回到了中国,在上海海关找了一份翻译的工作。但私底下,王清福有一个秘密使命,那就是推翻专制封建,丧权辱国的清政府,支持海外孙中山的革命。

他利用在海关工作的机会走私武器,组织民间反清力量,准备伺机而动。不料事情败露,他只好远走美国避难。

当时的美国,排华情绪逐渐严重。随着清政府和美国之间建立了友好关系,中国移民被准予前往美国工作,大批中国人被“卖猪仔”到美国开矿、修铁路。廉价的中国劳动力受到了资本家们的欢迎,但是,也受到了被中国人抢走工作的其他族群的排斥。

在工会的带领下,各地展开了排斥华人的游行运动。美国的一些媒体也在这时煽风点火,来迎合大众的口味。比如1873年《旧金山纪事报》以“中国入侵!他们来了,90万人,强大的种族”为标题,报道了中国劳工是如何用廉价和不知疲倦地工作来抢走工作岗位的。

这种风潮自下而上,影响了美国的政党,又自上而下,形成了席卷全美的排华风潮。1882年,“臭名昭著”的美国《排华法案》签署,禁止任何华人劳工入境美国,并且再此期间离开美国的华人,也将拒绝再入境。许多华人害怕回国后再没有办法来美国,又无法接妻子来团聚,只好忍受骨肉分离之苦。

作为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王清福挺身而出,在美国各地巡回演讲,为华人正名和争取权益。

他风尘仆仆地在美国各大城市穿梭奔走,一年演讲80多场。他演讲时彬彬有礼,有理有据,一看就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他本身就是华人形象最好的宣传。除了演讲,他还创办了美国华人的第一张报纸:《华洋新报》。

他在报纸上写了许多抨击《排华法案》的文章,并且积极宣扬文化的包容。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在这基督教的国土,博爱和平等常常被挂在嘴上。在现实社会中华人被谋杀、抢劫、歧视和迫害。他的批评并不是情绪宣泄式地一味指责,而是倾注着他的缜密分析和理性思考”。

“美国人应该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及其道德价值;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中国儒教文明在教人与人为善的道德原则上,基本是相同的。基督教文化不应该有独霸心态,不应该排斥而应接纳其他文化”。

另外,他对于各种对于华人的谣言予以反驳。当时有一个游客指控纽约中国城内的一家杂货店出售猫肉和老鼠肉,王清福立刻提出若任何人能证明中国人吃猫肉和老鼠肉就给他500美元的奖金,但是没人能证明。

王清福多次公开对抗一名叫丹尼斯·卡尼的反华活动者。王清福向他下了决斗战书,并给了卡尼几个作为决斗武器的选择:筷子,爱尔兰土豆或者克虏伯手枪,结果卡尼不敢应战。

对美国文化了解至深的王清福,明白如果只是演讲和写文章,没有办法真正为华人争取到权益,美国政客看重的是选票,如果华人能够成为他们的选票,那么他们就会为华人的权益而说话。

1896年,美国两党竞选,王清福带领五百名华裔向两党呼吁,谁能为华人的利益说话,就把票投给谁,但当时《排华法案》受到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华人票数太少,无法造成影响。当年7月,他更是在芝加哥组织成立”美国自由党”(AmericanLibertyParty),进军美国政坛。尽管所得选票不多,但开了华人参政的先河,意义重大。

3、

被忘却的“英雄”

自从流亡美国后,王清福在美国度过了24年,24年来,他没有一刻停止过为华人族群争取权益。

1898年,清廷对他的通缉令逐渐放松,他也趁着为美国的奥马哈世博会组织中国展团的机会,回了一趟阔别24年的山东老家。可谁知这一回乡,竟成永诀,他因为心脏病突然辞世,享年51岁。

由于老家消息闭塞,他骤然离世的消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传到美国。在那段时间里,美国人都在议论,那个曾经在“美国东海岸名声响亮的中国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身影?

也因为没有了王清福,刚刚起步的美国华人平权运动,也一度归于沉寂,华人们要获得真正的尊重,那还要等到百年以后。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正式决议,为《排华法案》向华人道歉。

王清福死后,美国华人也早早忘记了他,没有人提议用他的名字命名街道,没有人为他建设纪念馆和纪念碑,至于争取群体的权益,大家都很忙的,忙着赚钱,忙着替老家新来的后生找工作,忙着衣锦还乡,只要不妨碍到自己赚钱,什么权益能当饭吃吗?

多年以后,当华人们在美国遭受到歧视和排挤的时候,有华侨领袖站出来告诉大家,为自己争取权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政治活动。

这样的办法,早在100多年前王清福就对自己的同胞说过,他说:“在美国政治的汪洋大海里,这种努力也许只是一小滴水。但是如果这种努力早就开始,排华法案也许就会被防止。你们要知道,那些现在统治你们的政治家都是十分胆小的人,而且会随风转舵。如果你不去投票,或不想投票,他们就会把你看成小爬虫。当你出现在投票箱前时,你就会被看成一个人,会被称兄道弟,会得到香烟、威士忌和啤酒。”

习惯于埋头苦干,闷声发财的华人群体,却很不习惯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他们不愿意去投票,不愿意去游行,不愿意去关心除赚钱之外的事情,甚至不愿意去纪念一位为他们奔走一生的平权领袖。

中国人之中,不是没有像“马丁.路德.金”那样的英雄,而是有了英雄却不知道纪念。

我是Mr海,对移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我的微信

推荐阅读:(点击蓝字可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