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我还是把孩子从公立名校转到了国际化学校....
发布时间:2020-12-17 11:59:26来源:常青藤家长会
“转轨国际化教育”这件事,在一般人看来,是很需要爸妈有点勇气和魄力的,但今天这位父亲却不这么想。今年他家的女儿“小升初”的时候,他就让孩子从公立学校转轨,进了一所双语学校。他认为:转到国际化学校并不需要勇气,相反,传统的教育路线,其实比非传统的教育路线风险更高。
作者:Gauchewood
本文原文来自:爸爸真棒
微信号:babazhenbang
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
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我女儿最近小学毕业,我没有让她参加中学派位,送她去上了厦门刚开的双语学校。知道这个消息的朋友,都很惊奇地说我可真有勇气。我对这个评价倒是很愕然,因为我一直不觉得这个决定需要什么勇气。
于是我也问起朋友们:平时你们大家都觉得体制内的教学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而且小学生的家长普遍都对即将到来的中学应试教育心怀恐惧,既然如此,“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就好了。如果是费用的问题,那倒是可以理解,可是为什么转轨国际化教育会需要很大的勇气呢?
问将起来,大致有4个原因:
国际化教育是单行道,到了体制外岂不是就转不回来了?
国际化教育不如体制内教育“扎实”,所谓的“快乐教育”会不会荒废了孩子的学习时间?
我们做啥都是一窝蜂,那最后申请国外大学还不是僧多粥少,变成一种洋高考?
会不会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孩子变得不中不洋呢?
然后我好好想了下,反而觉得:
国际化教育路线的风险,其实还没有传统的教育路线那么高呢。
01.
国际化教育并没有那么多“风险”
下面,我就来对国际化教育的这“四大问题”进行回答,说明为何我认为这些风险其实是不必在意的。
一、国际化教育是单行道,到了体制外岂不是就转不回来了?
说到单行道的问题,其实体制内才是单行道,完全没有任何课程和考试的选择。虽然因为无数人挤在这条路上,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孤单,但方向确实是极为单一的。
考虑到升学概率的话,体制内风险更大。厦门的普通高中生升学率已经低于50%左右,那意味着现在这些满怀憧憬的初一小朋友有一半左右根本就不可能上普高,更不用说什么大学呢。
吴军有一次和俞敏洪对谈,说我们每个家长都假定自己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前5%,按照这个假设来对自己的孩子做期望。这其实是科学家们所谓的“虚幻优势”(据说88%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哩)。
细想起来,当然是很可笑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在体制内教育的一步步淘汰中,大多数家长不免要不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孩子其实是走在一个越来越窄的单行道上的。
更何况,12到15岁的时候是一个人必然有的“漫游阶段”,会产生对人生的无穷困惑,此时,给孩子时间,非常重要。
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在高三的时候成绩还不错,虽然后来是保送的,不过在省统考中也排到过厦门的第一名。回顾起来,我的好成绩正是因为在初中没有中考压力的悠游时代,不知不觉地培养出了对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兴趣,在兴趣驱使下,高中时学习这些科目毫不费力。
但现在体制内中考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需要通过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分岔口。如果是在中学不停地准备考试的情况下,连续六年以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就根本没有空档时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自己的优势科目,最终不过是在拼体力和意志力而已。假如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体力和意志力过人,那就要自求多福了。
可能家长还会有一种想法,说可以先读体制内,实在不行了再读体制外。
可是主动的选择和被动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到了山穷水尽才想出国读书,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孩子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机会成本非常高,学校的选择也不理想。
所以一直握在手中的表面上的多个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意义。
反过来,国际学校的选择,如果放眼到世界,远远比国内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选择上也大得多。
二、国际化教育不如体制内教育“扎实”,孩子的学习会不会荒废?
针对国际教育最大的误解,就是教得不扎实,因此不好。
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当中有个问题:你认为最被高估的优点是什么?我觉得:
在教育中,“扎实”可能就是最被高估的优点。
扎实是什么意思呢?从容易理解的角度来说,“扎实”可以说就是限定的知识范围内“考不倒”。那么问题就来了,人生时间有限,扎实却意味着投入大量时间。
那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哪一科目不是都应该扎实?如果学习绘画、钢琴、运动,那么基本功是否也要扎实?那时间和注意力怎么分配呢?
值得学习的知识正不断扩张疆土,新兴学科、综合学科纷纷涌现,那么,哪些知识应当教?教到什么样的深度?其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正像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农业时代的课程更多地让位于科学和技术类课程一样,在具有超数字化和全球化特征的21世纪,学生若要取得成功,则需要更多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现在不管是不是做科学工作的,概率和微积分是必备的知识储备,而且这也是两三百年前就出现的知识。可是,我们的高中数学却根本不教这些。
我们所谓的知识扎实,也许只是在巨大而且不断扩展的知识草原里,挖出一些深深的兔子洞而已。
所以,当成年人们抱怨中学的知识都忘光光,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但是整个青少年时间却又都花在刷题上时,意味着:
我们教授的大部分知识在学习者的生活中没有任何意义,投注在这些知识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能带来很好的回报;
我们的教学中忽略了许多有价值的、回报率较高的知识。
如果我们还是不加反省地以“扎实深入”自诩,只是要学生牢牢展望各种思路和答案,那么,会不会我们实际上就是把孩子禁锢在当时当日的已知世界里面,那么如何面对未来呢?
如果以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学生,那么,我们将掠夺他们的未来。——约翰·杜威。
更有甚者,所谓的扎实,我觉得在大多数时间,是一种“低度使用智能”的行为。
正如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中所说:
在学校每件事都要求做得完美,而且每个问题都必须有正确答案。如果你有一大堆报告要写,你就不可能浪费时间去思考,然而我们都让小孩养成一种只使用一部分思考能力的习惯。
他们觉得学校是一个必须将大部分时间以机械方式做无聊事情的地方,久而久之,他们便深陷低度运用智能的习惯,即使有意愿也无法逃脱。
《孩子为何失败》封面
我作为过来人,对“低度使用智能”也很有感触。举个例子,作文成绩好的孩子,长大后经常写不出说人话的好文章,因为中学的作文成绩,不过是使用各种模板,表达各种虚假的感情和感受,揣摩上意取悦老师而已,这当然和开始工作后所需要的写作能力毫无关系。
写出好文章,需要很长的时间,更强的情感和智力投入,这在体制内却被认为是非常浪费精力和时间的行为。熟练地在指定时间内应用模板俗套写出应试文章,其实就是“低度使用智能”的典型过程。
这种低度使用智能的可悲习惯,使得孩子的时间被大量浪费。表面上看好像所有时间都在听课刷题,实际上缺少了情感和思考,所得其实非常有限。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记忆时发现,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只有思考过的东西才能被牢靠地记住。靠刷题背诵强记的内容,会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吗?
三、申请国外大学会不会变成”洋高考“?
美国大学申请本来就很激烈,但是竞争激烈并不必然会导向洋高考。
选择国际学校路线,是为了使得这个学习和申请大学的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并不是为了躲避竞争。
如果是体制内学校,说实在的,家长除了去让孩子上培训班,然后天天督促孩子读书,其实没有其他的办法。因为学校的应试训练已经非常流程化和专业化,即使家长自己的学历和学养都很高,除了出钱以外,根本无从着力,只能看着学校雪花般堆集的卷子兴叹。
而国际学校的路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是用一个单纯的分数的维度来录取学生,也就是对一个学生是用多个分析维度来衡量的。
成长期的孩子并没有非常坚定和清晰的自我认识,当成人社会以非常单一的维度(比如分数)来衡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用很单一的维度来评估自己,并且全力朝这那个方向使劲。
如果社会对他们的衡量有更复杂的维度,比如说创造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公共意识等等,他们出于自我效能感的追求,自然而然地愿意从各个方面来发展自己。
而在这些方面,成熟的家长可以帮助指导他们的地方就多了,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社会沉淀都可以用得上。孩子现在所学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关系,以什么样的原则选择学校,做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搜集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成为富有教益意义的过程。
当我们现在说某个孩子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时,其实背后含义几乎就是等同于:他考了多少分。专业和学校,根本不可能体现出孩子的个人特质、个人爱好。
因为在“分数”这个单一维度考虑下,多数学生只是看自己属于哪个分数线,就自然地去选择在那个段位上可能录取线最高的学校和专业。而最后选择什么工作,就更是只剩下“毕业起薪”这样的单一维度。
但是如果评价维度多了,那么当我们说这个孩子最后读上了哪个学校的那个系,其实是更能和他的禀赋、个人兴趣和努力方向挂上钩的。选择大学和专业是人生的关键节点,我认为,国际化教育体系中的孩子能够在这一关键节点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
四、孩子会不会变得”不中不洋“?
关于孩子会不会变成“不中不洋”的“香蕉人”,这一点其实要看学校的具体情况,还要看孩子的中文阅读量,这一点我对我女儿当然是不担心的。
但是另外有一点我想指出:我们一直把语数英作为主课,花了那么多时间学英语,但高中毕业的那点英语水平完全派不上用场,不觉得更可惜吗?
哎,其实原因在于,花的时间还不够。坪谷郁子在她的《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中,分析了为何日本人花了大量时间学英语,但是英语水平始终不高:
如果想把英语练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沟通无碍的程度,必须得耗费极大心力才行,正常至少需要2000-2500小时,而日本到普通高中为止最多一千小时,因此根本不够。
《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封面,坪谷郁子著
真正的知识就好像是自行车,可以带我们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孩子跟外教学会一些日常对话,然后会做学校的英语卷子得到高分,在体制内就算很不错了。但是这其实是颇为粗浅的语言知识而已。这种程度的知识,其实根本没法带着我们去到哪里。
如果期望英语作为一种工作语言,自然是需要能做深度阅读和流畅写作,这原本就是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的。时间有限,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需要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是需要好好考虑的。
02.
为何家长“不敢”选择国际化教育?
身处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总是会看到表面上很矛盾的现象。
很多认识的家长的朋友圈,一方面发的是“未来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人工智能时代孩子需要更强的创造力”等内容,但另一方面,却又在发“现阶段应试最重要”、“还是高考最公平”、哪里的培训班限时促销等等,这在旁观者看起来简直是一种精神分裂的现象。
不过细想,这也符合人性,就是在信息量过大的情况下,造成的决策瘫痪。展现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果的时间需要20年的岁月,对孩子的教育决策,其实是在极其少的数据下做出的影响极其深远的决策,多数家长确实会宁可随大流,感觉心理上更安全。
傅高义在他关于60年前的日本的《日本新中产阶级》中提到,日本的教育非常艰苦,但孩子们之所以甘心忍受这一类的折磨,是因为他一旦成功,就能够加入一家成功的大公司,终生无忧。
这里面的潜台词是:一个人获得保障和社会流动的机会被强力挤压到整个人生中一个非常短暂的时期。
问题是,中国现在的社会的活力其实比六十年代的日本大了许多,一个人获得保障和社会流动的机会,并不会被强力挤压到整个人生中一个非常短暂的时期,这一点有社会经验的家长自然心知肚明。
可是如果家长们出于思维定式,还是决定采取随大流的教育路径,让孩子专心应试,那么就好像是给孩子戴上了心理的“赛马眼罩”。
马眼睛在两侧,视野是360度,本来是个极大的生存优势,视野大意味着它们接受的信息多。但是,赛马师却因此就给它们带上眼罩,遮蔽马匹的视野,令其专心赛跑,将注意力集中在前进方向。
赛马为人所驯养,生命中的唯一职责就是在限定的赛道奔跑,所以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是自由寻找牧草的马匹,眼罩就是极大的劣势了。同样,如果孩子一生只生活在学校,唯一职责就是考试,那这种策略也许还有它的道理吧。
这种心理上的眼罩,会伴随孩子的终身。即使在四野茫茫水草丰美的草原,也只会盯着眼前的方向一个劲猛跑。
戴着赛马眼罩的马
没人拥有可以准确看到未来的水晶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有—些可辨别的趋势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力。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决策瘫痪和随大流其实是最要不得的。
03.
孩子能从国际化教育中得到什么?
当然,安排孩子走了这条路线,我也考虑过,假如她最后升不上很好的国外大学,是不是就是失败的选择呢?
前几天和朋友谈起过,在做父母之前,往往看待孩子有一种“班主任”心态:这孩子怎么不努力?这孩子聪明我喜欢……但是真的为人父母,就会自然而然地不那么从成就上衡量,而是会从过程中来考虑。教育的过程其实比结果重要,这点并非空洞的大话。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到了高一才送去美国读高中,之前也就是普通的乖女孩而已。可是过了一年,我看到她的历史考试作品,是读了一些相关书籍后,当堂写的关于斯大林的长篇文章,用词的成熟老道姑且不论,就是其论述的严整深入,也比我这个高中历史从来没下过第二名的强得多了。再过一年,她的历史作业已经变成越战中美国护士的命运,以及对伦敦恐袭的背景分析了。
这正是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的教育内容。对于十几岁的有知识素养的孩子,这些本来就是应当关心,也有能力理解和参与讨论的话题。我相信,只有给予孩子足够严肃,足够深入的智力挑战,才能自然而然地培养出兼顾兴趣的能力,或者是具有能力的兴趣。
而经过这样的过程后,我觉得,不考虑最后的升学,至少孩子可以有放松的心态和充分的智力刺激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到自省的能力,也有关注社会问题的愿望。这样就好了。人患不知足,可不能期待太多吧。
下面这幅禅宗画作,可以更直观地说明我的心态。
提出著名的“真智力理论”的戴维·珀金斯在近作《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用一幅禅宗大师白隐慧鹤的画作《两个过独木桥的盲人》,做了个精彩的比喻:
白隐慧鹤画作《两个过独木桥的盲人》
我们很难预知世界发展的方向,甚至很难预测特定场景中的某个学生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就像是独木桥上的盲人一样,只能摸索着前进。
很多教育者似乎都在愚蠢地摸索,或者按照过去习惯的方向在独木桥上贸然前进,却很少关注独木桥真正的位置。
但是图上这两位盲人并不是毫无章法地摸索,而是巧妙地探索。他们并没有冒冒失失地在自认为是独木桥的地方大胆向前,如果这样做了,不出几步,他们必定会坠入深渊。相反,他们聪明地用自己的手杖来感觉脚下的路,他们摸索、尝试、了解、感知前路的形状和方向。
是的,摸索、尝试、了解、感知前路,这就是当我为女儿选择国际学校时,我正在帮她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