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教育部回应8名学生因体测替考被取消学位,这个问题确实该关注了

发布时间:2020-12-15 19:59:43来源:麦可思研究

近日,某校8名学生因体测替考事件,被校方通报取消学位获得资格,这则新闻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12月14日,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回应:“替考的问题,只能反映学校日常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是非常匮乏的,所以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去参与到这些运动中去。因此,比如男生要跑一千五,如果他从来没跑过,要让他去跑,可能真的是难为他了。所以,从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来讲,可能要真正探讨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运动。” 

事件回顾:大学生体测替考被取消学士学位

12月9日,某校教务处发布公告,两名学生因体测替考被取消学士学位获得资格。

教务处表示,两名学生违反了学校相关考试规定,按作弊处理,本门课程成绩记“零分”,取消学士学位获得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体测替考事件在该校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据该校此前公告,今年9月,学校教务处也因相同的原因处罚了6名学生。2019年,该校也有相关处罚记录3则。

该校工作人员称,学校在此方面严控严惩,“体育测试,我们都有监考老师在场,每个环节都会进行身份审核验证,要保证对每个学生公平公正。不仅这8个人,曾经报送教务处的作弊学生,很多都发生在体育测试中,这暴露出学生认识不足和抱有侥幸心理。学校将加大诚信考试教育,严肃处理作弊。”

对此,一些网友表示,取消学士学位获得资格的处罚过于严厉。而另一些网友则认为,如果它是写在规章制度中的,那就无话可说。当然还有一些网友还对大学生体育素质提升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大学生体育成绩挂钩毕业证

事实上,教育部一直都在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4年6月11日,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具体要求如下:

1.在校期间,必须上满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课,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

2.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3.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4.至少参加1次学校的运动会(春季、秋季),或者参加其他项目的比赛;

5.每人至少参加1个体育社团;

6.每年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质测试(体质测试低于50分只能肄业)。

2014年7月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也明确规定: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合理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以适当方式纳入考核成绩。该《意见》还特别强调: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到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还提到要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

此前,@人民日报还发布了大学生体测标准,一起了解↓

体测项目及部分项目得分标准

多所高校进行体育课改

在12月14日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王登峰还指出要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近几年,体育教育备受关注,已有不少高校进行了体育课改:

☞2018年,浙江大学对2018级起的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实行改革。今后本科体育教育教学课程更具体系化,由课内体育、课外体育两部分构成。除了将原来每学期36课时的体育课提升至54课时,还将每天下午原本用于其他课程的“第十节课”(16:45~17:30),统一安排为体育活动时间。

☞西安外事学院从2018年9月开始,创建了体育俱乐部,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实验性改革。在俱乐部内,实行的是一种“135”的教学模式。所谓的“135”模式,即每位成员每周需要进行1次体育课、3次课外活动和5次早操,荣誉会员每周参加3次校运动队的训练。体育俱乐部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共2学年4个学期,每个学期为1学分,共4学分。通过体育理论课和专项技能的学习,达到要求后方可合格,并颁发俱乐部学习结业等级证书。

……

对于加强学生锻炼,高校在提出一些要求的同时,我们或可努力让学生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方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创新健身,让学生找到运动的乐趣

文章开头提到,王登峰回应称,应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找回运动乐趣。也有人提到,高校应该如何引导在锻炼上从被动到主动?对此,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参考。

国外一大学体育健康项目协调员吉尔•加里根认为,引导学生自发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在学校,慢跑绝不是健身的唯一选择。为了吸引学生积极锻炼,国外一所大学开设了诸多创新式健身课程。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一门叫作“力量混合”的舞蹈课程。流行热力的音乐在舞蹈室中播放,学生们随着节奏即兴跳起尊巴舞。

尊巴融合了舞蹈与有氧运动,任何人只需要跟着节拍自然地做动作,舞步简单易学。每次开课,健身房内都像在开聚会一般,吸引无数人参与。

除了尊巴,还有一门有趣的课程——“瑜拉提”。它将瑜伽和普拉提结合在一起,强调提高平衡力、核心力量以及专注于意念和身体的稳定。想要塑身却不喜欢节食的学生更爱全身锻炼课。它结合了心肺训练和肌肉训练,可以让人显瘦又露肌肉,还能强健心肺,成为大热课程。

该校健身教练利兹•埃伯菲尔德指出:“种类越多,学生就越不容易厌倦。”跑得不耐烦就去练肌肉,举哑铃无聊就去骑单车,打网球久了就换游泳,国外的学生总能在健身中心找到新鲜的项目。

实际上,提升学生对锻炼的兴趣,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甚至将其融于自己的生活当中。高校或许可以尝试这样的创新健身,来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来源:整理自“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教育部网站、@人民日报、麦可思研究等。转载请注明麦可思。

往期推荐

01.

02.

03.

本期责编|麦可思王捷

分享、点赞与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