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林更新狂怼观众上热搜:这届甩锅人终于被骂了

发布时间:2020-12-10 15:57:56来源:青年文摘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8点12点20点不见不散~

作者:白蓉馅汤圆

林更新怒怼豆瓣评分

前几天,林更新在微博晒出自己新剧的评分截图,狂怼网友的批评,暴躁输出“个个跟影评人似的”,在照片中更是冲着网友的剧评竖起了中指。

可以看出,对于网友不满新剧的评语,他表示出非常的不满。

然而,这波操作没能拯救口碑,反而招致网友的恶感,豆瓣评分从6.8跌倒了4.8。

过滤掉他的愤怒情绪,他想传达的无非是希望自己苦熬一年的心血得到好的结果和大家的认同。随后,他也在冷静之后解释并道歉。

那这部剧真的很烂吗?

其实也没有。

客观来看,林更新在剧中的表现不错,可圈可点。整部剧在制作方面虽有瑕疵,但画面和服化道上亦有闪光点,在叙事方式上也寻求创新,演员的演技和原声出演都是加分项。

但林更新的这番操作,却把这样一部剧彻底推向了观众的对立面。

付出心血创作的一部及格线以上的作品,没有收到预想的好评热潮,反而是指责之声。

在这样不甘和不解之中,将矛头对准观众“开炮”的创作者,林更新不是第一个。

“扑街”使人疯狂

互联网上有一句玩笑话:

判断一部剧究竟好不好,看看主创团队有没有“发疯”就知道了。

前段时间上映又下播的抗日题材剧《雷霆战将》,过于偶像剧的套路引发众嘲后,剧中的演员魏千翔也曾在网上在线怼骂网友。

冯小刚也在这个问题上发过几次声。

比如2017年某座谈会上,几部电影遇冷后的他说:“生产很多垃圾电影”是观众最爱说的话,那是不是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这么多垃圾电影?

此言一出,引起众怒,网友列举了无数口碑和市场双赢的电影来反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观众从一部影视作品的观赏者变成了“背锅”者。在一部分主创或者维护主创的粉丝眼里,观众既要体谅拍摄团队的辛苦,还要深谙电影理论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看不进去是因为审美水平太低,看不明白是因为知识储备太少,看完无所感是因为境界格局不到位……

开年播出的历史传奇剧《清平乐》一经播出就陷入了两极评价。客观讲,剧中服饰考究,画面精美,可以看出创作团队的确下了很大功夫,但是观众指出的叙事节奏、故事情节、台词、人物主线等问题也确实存在,由此导致了不理想的收视率,却被包装成了观众对古典文化的知识水平不过关……

而评论区的画风是这样的:

诚然,历史正剧确因为背景和调性原因,没有八点档的情感剧受众广,但“只要观众不喜欢的历史正剧都是曲高和寡所致”的逻辑并不能站住脚,更何况这部剧定位历史传奇剧,只是借由真实的历史背景而已。

这届观众到底行不行

这届观众到底行不行呢?

行!

翻看国剧历史,优秀的历史正剧并没有因为所谓的观剧门槛而遭到观众的冷遇。比如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收视率从13.89%升到19%,在北方地区收视率甚至一度超过80%,形成了“守定频道看雍正”的观剧现象。

《雍正王朝》以反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从夺嫡到改革与吏治,牢牢用精彩的故事情节掌控观众情绪。

多年以后,剧中传达的价值观依然让人有仰止之感。

截自《雍正王朝》

这样的剧并不自诩阳春白雪,剧情通俗易懂,台词兼具哲性和诗性,让人久久回味。

截自《雍正王朝》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这几句源于《儒林外史》中的诗句,借由剧中角色佟国维之口讲出,让人顿时感受到不同人生际遇的百态无常,丝毫没有“掉书袋”之感。

截自《雍正王朝》

除了历史正剧,无论是演义杜撰的古装剧还是走生活流的现代剧,精品都经得住时间和观众的考验,高光的价值观永不过时。

截自《编辑部的故事》

《霸王别姬》编剧芦苇曾在访谈中说:电影的价值观就深深地镶嵌于故事之中。

是啊,好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27年过去,依然有很多观众在讨论和分析这部电影,依然能从故事中理解电影想要传达的价值观。27年前的观众能够欣赏的,27年后的观众也能欣赏。

对于所有影视剧的甩锅行为——

观众:甭赖我!

成功的底色是包容与尊重

电影《花样年华》有句台词:一个人受了挫折,或多或少都会找个借口来掩饰自己。

这本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甩锅行为。

跳出演艺圈再来看一看。

国际上,西方政客将国外的疫情甩锅给早早共享病毒基因组测序数据的我国,韩国首尔的雾霾甩锅给隔海一千多公里相望的北京……

国内呢,古时候文人把君主的昏庸灭国甩锅给漂亮女子,还专门造了“红颜祸水”的成语来甩锅;现在呢,租房平台暴雷甩锅给租户和房东,外卖平台将骑手配送时间甩锅给顾客……

人生真是处处有锅处处能甩。

而生活中的人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偶尔也会陷入甩锅的思维方式中,把挫折归咎于外界或他人,于是我们也成为这样的甩锅者或背锅者。

你有没有经历过或旁观过这样的场景:

出门没带钥匙,明明是自己匆忙中忘记了却怪给水逆;

孩子打游戏耽误学习,不去反思自己作为家长的失职却怪游戏公司;

同事丢来烂摊子难以处理结果害你被领导说做事慢,他却全身而退说着“不关我的事”;

…………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术:

“我之前就担心你会XXX,我以为你能×××”

“不是我的问题,我早就……”

“是我太过相信×××”

…………

甩锅其实是一种人类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但本能不代表正确,如果一直放纵这种推脱行为,只会困囿于自我取悦的封闭圈。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克服这样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自己的责任呢?

演艺圈中同样有正面的做法可以参考,一起来看看“反甩锅三步走”吧。

①客观看待彼此的优劣。

吴京曾在《流浪地球》上映时期说过这样一番话:

吴师傅的这段发言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甚至被时光网选为了年度语录。这不仅拉近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更是在观众心中播种下未来对中国科幻片的期待。

由此可见,客观看待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不仅不会“掉身价”,反而会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包容。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在事实面前,任何的辩解和话术都不堪一击。

主动选择实事求是不仅是诚实的品质,也是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大局观念。比起创作者和观众的关系,生活中很多甩锅行为的左右方关系往往更为紧密,还需要继续合作相处。一味地甩锅,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整个过程不那么愉快。很明显,甩锅并不能寻求共赢的结果。

②在逻辑自洽的外面“放放风”。

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讲“逻辑自洽”,在当下的语境中,这个“高级词汇”意指自圆其说,追求一种因果逻辑中的自我完备。

在我们举棋不定时,在我们的观点被他人反驳时,在我们陷入自我怀疑时,逻辑自洽能够帮助我们平和自信,获得内心的舒适感。

但一味沉溺逻辑自洽就容易让我们生出偏颇,进而正义化我们的甩锅行为。试想,如果所有矛盾的双方或多方都活用这个词,每个人在自己的逻辑思维中自我满足,那现实的问题怎么办,还能自己解决了吗?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逻辑自洽外放放风,试试换位思考。

面对新电影《夺冠》的口碑争议,导演过《甜蜜蜜》《中国合伙人》等众多佳片的陈可辛就表示,不会为自己的影片辩护,会把骂声看得更细一点,不换位思考的人是不会进步的。

陈可辛朋友圈图源自网络

不同的思维方式下,自然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换位思考让我们能够以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自身,发现问题。

此外,换位思考还能提醒我们不要以“劳苦功高”自处,不要觉得付出就是有理,用自己的辛苦“道德绑架”他人。。

虽说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和皎洁,但若能换位思考,于隐晦处是否能多几处皎洁呢?

③反馈不积极,做事有问题。

古装剧《东宫》在观众指出不足后,导演参照观众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改,使剧呈现了更好的效果,而这种“边播边改”的模式也收获了一众好评。

截自《东宫》导演李牧鸽个人微博

可见,如果内容创作者能够重视起观众的意见和评价,那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作与反馈过程,实现口碑重塑。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反馈的作用。

一件事情不要做完就撒手不管,及时地复盘,和他人交流分析想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任何挫折和困难,才能取得进步,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林更新已经道歉,这部剧也还在播出。希望这次风波可以让他懂得,观众不该成为主创团队负面情绪的出口,对作品的批评逆鳞更应该长在对品质内容的严格要求上。

被“扫射”的我们也应该尽快冷静下来,在指责过后,以此共勉。

别甩锅,听听别人怎么说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0年第24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参考资料:

[1]沙林.《雍正王朝》为何能成为“第一大片”?.《羊城晚报》,1999.

[2]林西.冯小刚放炮:中国垃圾电影遍地,一定和垃圾观众有关.观察者网,2017.

[3]张丹丹.专访编剧芦苇:《霸王别姬》只是一次正常的合作.凤凰网文创,2020.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