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868门混合式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金课”,这份线上课程设计指南速收藏

发布时间:2020-12-08 22:20:47来源:麦可思研究

太长不看

(文章重点我们给您划出来了)

随着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学生对线上学习的“兴奋期”逐渐减弱,教师更需加强课程设计,提升课堂互动交流。

在混合式课堂中,教师如何设计在线环境的主动学习教学法?范德堡大学教师教学中心主任德里克·布拉夫表示,“语音和文字是网络交流的两大途径,教师首先必须掌握相适应的工具。”语音工具无需赘言,即师生使用的电脑等设备配备了音质清晰的耳机和麦克风。对于文字工具,该教师教学中心将其分为聊天区、投票反馈和共享文档。

教师又如何利用这些在线交流工具提升在线教学的互动性?布拉夫主任提到常见的课堂分组讨论,“在线教学平台允许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语音讨论,组与组之间互不干扰,难点在于教师如何掌握学生讨论进展。”他建议,教师可利用共享文档,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共享文档页面,并要求一名学生记录本组讨论情况。

混合课堂并非单纯将理论讲解转移到网上,教师在网络教学部分也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判断分析等高阶能力。显然,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活跃起来”值得教师关注。

近年来,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教育部发布的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中,混合式课程有868门,占了总数(3560门)的接近四分之一。混合式课程具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它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麦可思开展的“2020年大学教师教学‘新技术’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接近八成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应当获得学校的支持”,同时,过半教师认为“课堂讨论”和“关注学生注意力”是网络教学部分的难点。

随着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混合课程成为高校教学“常规操作”,学生对线上学习的“兴奋期”逐渐减弱,教师更需要加强课程设计,提升课堂互动交流。对此,高校教师纷纷在学校教研会上建言献策,例如,某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认为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反馈”,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后,让学生通过软件平台自带的“讲快一点”“讲慢一点”“是”“不是”等按钮反馈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举手”及时发问。某外语专业教师认为要多设置小练习调动学生,“比如翻译句子、造句等,让学生在留言区写出来,先让学生互相点评或是小组讨论,教师再挑选讲解。”同时,一些教师提出,相比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稍差,更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提醒督促。

掌握工具掌控交流

其实,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增加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是“以学为中心”课堂的关键,不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主动学习教学法,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在传统课堂上得到了推广与运用。在混合式课堂中,教师如何设计在线环境的主动学习教学法呢?

对此,范德堡大学教师教学中心制定了详尽的指南,该中心主任德里克·布拉夫表示,“语音和文字是网络交流的两大途径,教师首先必须掌握相适应的工具。”语音工具无需赘言,即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电脑等设备配备了音质清晰的耳机和麦克风。对于文字工具,该教师教学中心将其分为了三种,聊天区、投票反馈和共享文档。

聊天区通常内嵌于在线教学软件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留言反馈,重点讲解学生的学习遇到的难点或解答疑惑。不过,留言区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师尤其要注意全班范围的讨论秩序和发言礼仪,同时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布拉夫主任表示,教师需要制定学生在留言区发表意见或提出疑问的时间规则,例如是允许全程留言或是规定时间段留言(知识点讲解完毕或是教师给出指令)。此外,教师可以安排助教帮助筛选有价值的留言,以避免教学节奏被打乱或消耗教师教学精力。

如本文开头所述,一些教学软件平台自带投票反馈功能,并预设了选项按钮,教师口头或文字提出问题,例如“该知识点是否理解?”“该习题是否需要再次讲解”等,学生可以点击对应选项快速反馈。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常常需要个性化的反馈,例如设置随堂问题等。教师或许需要专业软件实现这些需求,“新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有时间成本的,教师应当衡量是否有此必要。”该中心强调。

{链接}

麦可思开发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满足学校开展学生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等需求,还可以让教师通过手机端登录平台,实时发起随堂评价或随堂提问。

与聊天区相似,共享文档允许全体学生访问,主要用于在线讨论使用。常见的在线教学软件平台通常不具备该功能,教师需要选择其他软件并提前让学生了解使用方法。为了避免学生同时登录编写导致文档混乱,教师需要制定使用规则,例如每次由1至3名学生负责编写等。

精巧设计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该如何利用这些在线交流工具提升在线教学的互动性呢?布拉夫主任提到了常见的课堂分组讨论,“在线教学平台允许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语音讨论,组与组之间互不干扰,难点在于教师如何掌握学生讨论进展。”他建议,教师可以利用共享文档,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共享文档页面,并要求一名学生记录本组讨论情况。“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各小组讨论进程,以便掌控时间或提供帮助。”为保证效率,教师需要提前制定讨论流程,诸如“是否阅读完背景资料”“背景资料提出了哪些问题”“本小组对某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等。

除此之外,范德堡大学教师教学中心还提出了拼图法和鱼缸法等精巧有趣的在线教学法。

拼图法

该方法非常适合课堂案例学习等需要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情况。根据班级人数,教师预先将案例背景资料分为若干部分,该数量与课堂学生分组数一致。例如,若班级有16名学生,教师可以将背景资料分为4部分(每部分至少包括一个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学生以4人一组,分为4组,称为焦点组。围绕分配的任务,各组合作讨论,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共享文档掌控各组的进展情况。

第二阶段,仍然以4人一组,组员来自不同的焦点组,称为任务组。依据上一阶段各自得出的结论,任务组成员可以较快完成课堂任务。“不同(背景知识)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如同拼图一般相互契合,这种分组方式能有助于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该教师教学中心表示。

鱼缸法

前文提到全班范围内的大讨论尤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鱼缸法”则或许值得尝试。

简言之,在提出讨论主题后,教师可以选择若干学生组成讨论组展开讨论,其他学生则(关闭话筒)仔细聆听并记录到各自的共享文档页面内(以便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讨论组学生如同进入了“鱼缸”,此法因此得名。讨论结束后,“鱼缸”外的学生需要总结并陈述讨论组的观点或结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重新选择一组学生进入“鱼缸”进行第二轮讨论。

在分组原则上,该教师教学中心建议“教师可以利用投票功能,快速了解学生对话题的意见,例如支持或不支持,选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在第二轮的讨论中则选择其他观点的学生。在布拉夫主任看来,这一教学方法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利用在线教学环境(例如方便快捷的语音控制以及教师随时查看的共享文档),全体学生可以同时参与;二是通过聆听与转述,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表达以及共情等高阶能力。

结语

随着混合式教学覆盖面不断增大,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愈发重要。麦可思研究某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学生课堂参与度一方面受到学生自身学习意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活跃度都是加强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等可以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介绍行之有效的在线教学方法。同时,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看法,并适时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范德堡大学网站

往期推荐

01.

02.

03.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麦可思范春骏

本期责编|麦可思王捷

分享、点赞与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