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东:民营企业兴则国内消费兴,民营企业活则国内循环活
发布时间:2020-12-06 21:20:44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中占比接近70%。企业家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抓住这一波数字化机遇,将大大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文丨《中国企业家》记者刘哲铭
编辑丨李薇
图片来源丨中企图库
“和此前消费互联网阶段,互联网公司摧枯拉朽地席卷一切不同,这一轮变革中,了解产业规律,深刻理解制造逻辑的产业公司将比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这是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的判断和分析。
12月5日至7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0(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陈东升、刘永好、宗庆后、宋志平、王石、杨元庆、沈南鹏、张磊、周鸿祎、张文中、王玉锁、王文京、阎志等上百位企业家出席年会,热议新发展格局下的公司力量。
郑庆东在开场致辞中指出,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次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付出了巨大努力之后,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历史交汇点,受疫情等复杂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短期看是完成‘六稳’、‘六保’任务的要求,长远看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郑庆东表示。
关于“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郑庆东分享了三个基本判断:
第一,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新冠肺炎疫情就像“催化剂”,推动着数字化和智能化向前跨了一步,以实体经济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必将产生巨大变革,企业家们应抓住机遇,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夯实大国根基。
第二,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并行,庞大的国内市场将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立足内需市场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将成为一段时期内中国企业重要的战略抉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都将发生深层次的调整。
第三,全球化虽然遭遇种种阻碍,但仍然是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任何人都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全球视野是企业家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基于这三点判断,郑庆东建议中国企业家们,一是要心无旁鹜地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中国经济制造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要立足内需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以高质量的供给满足消费者;最后,要坚持全球视野,不断增强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在这场数字化变革中,民营企业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主力军。“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中占比接近70%,其中就有华为、小米这样优秀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有近些年快速成长起来的科技领军企业,还有千千万万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企业家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抓住这一波数字化机遇,将大大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效率。”郑庆东表示。
以下为郑庆东的现场演讲实录,有删节:
今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公司力量”,我认为很有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统筹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积极响应中央决策,推进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重大的历史使命。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次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付出了巨大努力之后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针对企业界面临的种种困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7月21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企业家对经济形势、对“十四五”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9月17日,总书记在考察湖南山河智能股份公司时强调,“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槛必须要做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中”。
11月12日,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来到南通博物院参观张謇生平展。总书记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我们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既体现了党中央对企业家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党中央对企业和企业家发挥更大作用的殷切期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历史交汇点,受疫情等复杂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短期看是完成“六稳”、“六保”任务的要求,长远看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关于“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我们有这样几个基本判断与同志们分享:
第一,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新冠肺炎疫情就像“催化剂”,推动着数字化和智能化向前跨了一步,以实体经济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必将产生巨大变革,企业家们应抓住机遇,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夯实大国根基。
第二,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并行,庞大的国内市场将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立足内需市场、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将成为一段时期内中国企业的重要的战略抉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都将发生深层次的调整。
第三,全球化虽然遭遇种种阻碍,但仍然是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任何人都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全球视野是企业家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基于以上这些判断,对中国企业家来说,我认为,当前尤其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心无旁鹜地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中国经济制造的质量和效率,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总书记多次强调,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只有牢牢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才能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应当看到,实体经济正面临着一场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革,5G、云、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爆发,互联网已进入到全真互联网阶段,每一个传统产业都有可能重新做一遍。和此前消费互联网阶段,互联网公司摧枯拉朽地席卷一切不同,这一轮变革中,了解产业规律,深刻理解制造逻辑的产业公司将比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
当产业和5G、云、AI深度融合,一场数字化革命就拉开了帷幕,这将是一场围绕实体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民营企业应该成为这场变革的主力军。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中占比接近70%,其中就有华为、小米这样优秀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有近些年快速成长起来的科技领军企业,还有千千万万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企业家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抓住这一波数字化机遇,将大大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立足内需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以高质量的供给满足消费者。
我们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一场消费升级大潮正在兴起,国内大循环目前还不够畅通,主要矛盾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的供给质量不高,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水平还不能够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经络,畅通国内循环。
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是自身竞争性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是大多数最终产品的提供者,具有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等特点,让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是打通国内大循环中生产环节的重要着力点。
同时,民营企业又是形成庞大内需市场的重要力量。从生产性消费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民营企业大多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费大量的原材料等中间产品,是上中游产品得以实现和产业链条得以延伸的重要环节。
民营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是大多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生活性消费的基础就在于收入,收入又源于就业,就业稳了居民消费才能够活起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营企业兴则国内消费兴,民营企业活则国内循环活。
三是坚持全球视野,不断增强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应当看到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并非自我封闭、自给自足,也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国际合作,我们必须始终具有国际视野,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更加紧密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当前,国际上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但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毋庸讳言,在不少领域,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达到领先程度,还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现象,在全球产业链上还有很多方面还处于中低端。
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闭关锁国,而是要紧盯各领域发展最前沿,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学习各国先进的技术、经验为我所用,汇集各国的资金资源为我所用,对此我们广大企业界应有清醒的认识、理性的判断、周到的举措、睿智的行动。
。END。
值班编辑:李薇审校:陈睿雅制作:崔允琰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