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影视聚合站

【金融头条】中小银行迎大考:会计新准则转换大限倒计时 业内人士建议设置过渡期

发布时间:2020-12-05 07:20:59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记者黄蕾年关将至,中小银行“财务语言”大统一进入倒计时。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路线图,所有非上市银行(主要为中小银行)将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我们正在按照财政部要求稳步推进中。”12月4日,一家北方的城商行人士说。此时距离大限还有不到一个月,留给中小银行调整适用新准则的时间不多。“今年8月,银行业协会对700余家中小银行、村镇银行进行了问卷调查,94%的受调查机构已着手开展新准则的转换工作,但是各机构的进展存在较大差异。”中国银行业协会总监、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艾亚萍告诉经济观察报。

艾亚萍介绍,具体来看,有15%的机构已完成转换工作,53%的机构已开始步入实施准备阶段,26%的机构已计划但尚未实施,6%的机构对准则转换尚未计划。

记者了解到,新准则转换的困难程度因区域及银行情况而异,部分地区的省联社、城商行、农商行等存在和反馈的问题更多一些。

基于此,今年9月,艾亚萍所在的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已将这份针对中小银行的调研报告报送至财政部及银保监会,并向财政部发函,建议政策制定部门充分考虑银行业实际情况,给予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或部分确有困难的机构)延期1至2年执行新准则的过渡安排。

转换由来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9年11月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IFRS9)。这一新规从2013年开始执行,简化了资产分类,即从原来的交易性资产、可供出售投资、持有到期时资产、贷款及应收款4大类变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两大分类。

借鉴IFRS9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我国财政部修订了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即“新准则”)。要求境外上市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对于银行业来说,新准则的实施既符合我国银行业强化金融监管的方向,也有利于银行业更好地管理金融工具和更恰当地披露金融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财务会计系副主任何顶表示,IFRS9的出台并非偶然。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多国监管层普遍认为此前实施的金融会计准则存在滞后性等问题,为此呼吁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新准则,以更好地反映经济下行现状并起到危机预警信号的作用。

根据安排,目前上市银行已全面实施新准则。情况如何?艾亚萍表示已实施商业银行执行新准则过程中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关于金融资产“分类”,部分复杂业务的合同现金流测试较为困难。二是新准则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计量更多依赖于模型,模型的合理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银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三是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后,部分重要财务指标口径需要进行调整和统一,例如拨备余额、生息资产、付息负债、净息差、净利差等,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四是预期损失模型下的三阶段划分缺乏监管指引,与五级分类之间的关系尚待统一明确。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经济观察报,新准则对于创新业务依赖较大的银行影响会稍大一些,因为本质来讲银行的很多金融资产都是创新业务的产物,如果创新业务规模较大,则新准则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更大。不过2019年(新准则)各银行披露的年报对比2018年(旧准则)来看,会计准则变更带来的整体影响不会太大,因为银行(不分大小)的主要利润是存贷款利差。

非上市银行实施难在哪

新准则转换的困难程度或因区域和银行情况而异。有东部省份的省联社相关项目组成员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负责IFRS9(即新准则)改造之后的接入项目。12月初在进行模拟数据测试,各个前端系统像资金、财管、票管等都已经基本改造完成,“12月同步测试,计划是明年1月1日上线。”“虽受新冠疫情影响,实施进度放缓,但截至目前IFRS9转换工作进展顺利。”一家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规划,该行应该能按期于2020年12月31日完成新旧准则的切换。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地区的省联社、城商行、农商行等存在和反馈的问题更多一些。艾亚萍认为,当前新会计准则能否在非上市银行全面实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疫情和国际环境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还未得到充分暴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小银行将面临资产质量持续下降的可能。我国非上市中小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下属法人机构众多(目前全国35家省级农合机构,平均每家下辖法人机构数量64家,河北、河南、云南、山东、山西等省份下属法人机构多达上百家),资产质量参差不齐,时值疫情影响期间,部分资产质量较差的机构在切换新准则时因拨备增提,会对净资产产生较大的转换压力,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一次性达标基本无法实现;我国现有村镇银行1640家,大部分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规模小、业务较为单一,贷款占资产比例较大,无大型商业银行以中间业务收入做为缓冲。新准则减值测算中硬性定量指标占比较大,若按新准则计提资产损失准备,增加幅度较大,对资产质量影响突出,将导致监管指标恶化。

另一方面,非上市银行技术层面存在的难点导致新准则实施速度减缓,主要反映在系统改造量大、设计改造范围较广、数据积累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等方面,另外还有无法准确应用计算模型、投入成本过高、数据质量不高、准确性核对存在难度等问题,因此逐步过渡消化压力、分段达标,比较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

财务专家、注册会计师王耀武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新准则对中小银行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信用减值损失。会计科目名称由之前的资产减值损失变为信用减值损失,即由之前的已发生损失法变成了预期损失法,需要金融企业更加足额提取信用减值损失。换句话说,金融企业提取的信用减值损失可能会比之前的资产减值损失要高,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会对中小银行的业绩压力增大。“这样更加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树立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

即将实施新准则的非银金融机构,同样有着相应的顾虑。“新准则的实施,将使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在一夜之间发生剧烈的变化。许多金融机构可能突然面临监管指标不达标的困境。假如监管机构配套措施没有到位,不知道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处罚。”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戴林表示,同时他认为当融资合作伙伴看到企业资本充足率突然大幅下跌,也会对公司情况产生担忧,进而可能瞬间引起影响流动性的连锁反应。

戴林坦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高度依赖实体经济和消费的捷信消费金融和业内其它机构一样,今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贷款发放额明显下跌,融资来源也受到影响。虽然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已明显企稳回升,但微观主体的风险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很多微观企业还没恢复元气。”

业内建议设过渡期安排

中小银行作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主要提供方,在经济持续下行、疫情影响升级的严峻形势下,风险正向银行端聚集。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曾呼吁推迟中小银行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时间。按现行规定,非上市银行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从已切换为IFRS9的上市银行公布的财报来看,许多银行在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情况下,拨备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实施IFRS9将会显著加大中小银行的拨备计提。此前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因新冠疫情已宣布推迟巴III的执行时间,因此建议将中小银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时间后延1年。

对于如何推进中小银行实施新准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李百兴在国是论坛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会计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强调信息的可比性,基于此,对于非上市公司建议可以分类推进实施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例如非上市企业里的银行等金融企业由于系统改造难度较大,实施新准则的影响也较大,可以推迟实施;其他企业,由于系统改造难度并不大,新准则实施的影响相对也较小,并且已经预留了足够的适应时间,实际上可以统一执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则认为延缓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很有必要。疫情防控形势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面临挑战。如果明年初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会给相关企业增加资金流动性压力,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中小银行会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等压力。同时,一些企业仍受疫情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实施会增加企业负担,影响其还贷能力、偿债能力,进而会使金融业如银行业、信贷业等出现不良贷款率提升和坏账等情况。设置政策缓冲期有助于经济稳健复苏,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和企业健康成长。

艾亚萍表示,今年9月已将针对中小银行的调研报告报送财政部及银保监会,并向财政部发函,建议政策制定部门充分考虑银行业实际情况,给予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或部分确有困难的机构)延期1至2年执行新准则的过渡安排。

上述城商行人士认为如在2020年末切换IFRS9,将对银行的拨备和资本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适用新准则后,28家上市银行在新准则首次实施日增提拨备比例达到平均15.1%;同时,在首次实施日,上市银行股东权益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鉴于前述原因,希望监管部门将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时间适当延后,给银行一定的缓冲时间以实现平稳过渡。”

戴林表示,实施新准则时,监管机构应该考虑社会心理和制度安排方面的影响,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并加大宣传,给行业相关主体一个更充分的认识时间,提高心理接受度。